找出“病”因

      我们都知道生病拿药医生要根据病因对症下药方才见效,这一点在教学中也无一例外。这正如孔子所说“因材施教”。

      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小测验,从此次测验中发现了不少零零总总的小问题。

      其中修改病句一题,给了一段话修改八处错误,对孩子们来说这无疑增加了难度,我发现平时训练过的知识点只要换一换方式,他们中的一部分就会“懵”掉。我打趣的形容他们“就如同平时认识人群里站着的的人是人,若让他们坐下或躺下就不知道他为何物!”带领他们找出病句的病因,这次我将常出现的病因引导同学们都说出来并写了下来,加深巩固。在这个过程中我又的发现一个问题,我虽然平时也在强调病句要找病因,但还是有个别同学不知如何下手或不能很好的理解哪些是属于病因,比如小赵同学在同学们已经总结了很多的情况下,举手说到:“老师,还有一种病因是‘填字’‘落字’.”我和同学们都愣了一下,后来才明白他是将修改符号的作用当成病因了。

    理解不到位这点在阅读理解题中也再次出现。有一道题“文中用哪两个事例说明吐鲁番的热?”好几位同学答错,又给了他们机会再找一遍有一部分找对了,他们就属于审题不仔细,还有一部分找错了找的是‘气候描写’这部分就属于对“事例”这个词不能理解的,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一番指导效果确实不错。

      此次运用的方法很实用,以此自励!

你可能感兴趣的:(找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