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司马懿,是鸡汤还是砒霜?

图片发自App

明明是言而无信、不忠、不义,却被塑造成了励志鸡汤

三国里的人物,其形象大多已经被固化了。以至于提起诸葛亮,最先想到的是足智多谋 ;说起关云长,大概就是忠义两全……等。

而对于司马懿,大抵也就如一个“千年忍者”,最终修成了正果。

图片发自App

曹家待司马懿不薄

曹家两代一直待司马懿不薄。甚至是曹爽,也曾将司马懿当成是好爸爸。(《三国志》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专行。) 从曹丕、曹叡两代都托孤于他,说明对司马懿是极度信任的。

公元239年,曹叡托孤时握着司马懿的手说,“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 此时曹叡的一番话,已有点哀求的意味了。曹叡心里明白,曹爽不论才干与谋略,均与司马懿相去甚远,安排二人辅政,主要还得倚仗司马懿,曹爽顶多也就是个凑数的。

图片发自App

自小就跟曹叡一块玩的曹爽却不这样认为,他也有政治抱负。既然曹叡不在了,之前的老臣也该是时候,让位给有能力的人。于是,推出了正始改制,封司马懿为太傅,一下子把司马懿给架空了。就算走到这步,曹爽也没有任何要废除或加害司马懿的意思。

获取三代君主信任的司马懿,与其说他会忍,倒不如说他会装。

图片发自App

曹叡托孤仅仅过了十年,司马懿终于露出真面

公元249年2月,司马懿瞅准了天子曹芳和曹爽兄弟去给曹叡上坟的机会, 发动兵变占领洛阳。

(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对司马懿的这种做法甚为不屑 : 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 )

曹爽其实是有实力扳回的。一是司马懿手中握有的兵力不多,只有司马师的三千人马。二是身边剩下的,都是些一起共事几十年的曹魏老臣。而曹爽手上的筹码显然更多,既有天子,还留有大将军印玺,且兵权在握。

此时的曹爽,虽有桓范在旁极力劝说,要其以天子之名召集兵马,讨伐谋反的司马懿。可曹爽仍然不肯下手,正左右犹豫之际,司马懿更为狠毒的一手随之而来。

直到现在,司马懿不过是暂时的夺权,而纷纷叫好的,也多是与其共事多年的老臣们。


图片发自App

言而无信,痛下杀手

司马懿自知不能一举拿下曹爽,就使了个损招。不断地指派殿中校尉尹大目、尚书陈泰等前去说服曹爽投降,甚至还动用了当朝太尉蒋济亲自写信给曹爽。说司马懿已当着众人指着洛水发誓,只要兵权,而不要性命。

(《三国志》帝又遣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諭爽,指洛水為誓,爽意信之。)

既然有这么多的老臣作保,可以保住性命,曹爽真就信了。司马懿直到此时,才算真正的大权在握。

大权在手的司马懿翻脸比翻书还快,先是推翻了自己的承诺,更对蒋济的苦苦劝说置之不理,直接将曹爽灭门。

图片发自App

作保的几人见到这幕,一下子就傻眼了,想不到自己原来也被司马懿给耍了。

事后,蒋济拒绝了司马懿的封赏,因对曹爽之死耿耿于怀,几个月后就郁闷而死了。

尹大目则在私下,拉拢别的大臣共同反对司马懿。

陈泰被司马懿调离京师送往前线,最后也不得善终,自杀而死。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上的司马懿,是鸡汤还是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