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说“我不得不”的时候,你可能有个错误的认知

我是顾一

// 01 //

卢森堡博士在他的著作《非暴力沟通》一书说到:“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显然,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

这句话一看上去似乎有点难理解,

我不得不做一件我讨厌的事,跟我的个人责任有什么关系?

一开始,我也跟你有一样的疑问,但在我看了他的叙述反复思考之后,便很快明白了自己认知的误区。

并且因此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改变了我对所有“不得不”做的事的态度和看法。

所以现在,我们就来聊聊那些“不得不做”,真是让人恨透了的事情,到底该怎么办吧。


// 02 //

首先,我们先来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多少事是让你觉得“我不得不去”做的。

你的脑海里可能一下子就蹦出了很多:

“明天下午就要考试了,我现在不得不去复习。”

“部门又要搞新活动了,部长让我写个策划,我不得不花好长的时间搞它。”

“我的房间太脏了,我不得不把它打扫一遍。”

“下周又要安排专业课实验,我好烦,但我还是要去。”

......

如此种种,我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甚至多多少少都说过类似的话。

但是这样的话往往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给我们带来的是——处事过程中满满的抱怨和反感、超低的效率还有逐渐被消耗的耐心。

因为我们觉得这些事打乱了我们原有的计划,占用了我们做喜欢的事的时间。

越抱怨,就越烦躁,越烦躁,就越没有耐心。然后你就发现,你用了更多的时间去做完这件事,也更久的忍受了它的折磨。

...

如果说到这,你感到了一些共鸣,那可能你确实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知。

我们抱怨“不得不做”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我们认为这些“不得不做的事”来源于别人。

你要复习,是因为考试压迫你,要写策划,是因为部长要求你;你要打扫房间,是因为房间脏的不像话,要做实验,是因为这是老师的教学规定。

可是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你在面对考试,策划,脏乱的房间和专业课实验时,你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面对考试,你是一名学生,认真读书是你本就应该承担的责任。你要复习,不是因为你要考试,是因为你有责任去安排好时间把所学的知识掌握扎实。

面对策划,你是一个部员。既然你已经选择了加入这个部门,那你的时间必然有一部分要分配到部门的事情上。因为把它们完成好,是你作为部员的责任。

同样,面对你的房间,你是它的主人,尽量保持它的干净整洁是对你自己的个人卫生负责;花很长的的时间完成专业课实验,也不是因为老师的教学安排,而是你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理当要去完成的任务。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就会明白,文章开头卢森堡博士的那句话的含义了。

你认为的“不得不做”的事情,并不是他们在强迫你,而是因为你没有意识到你对于这件事情的身份和责任。


// 03 //

所以,打破原有认知之后,我们现在来重塑观念。

你的时间没有被占有,你的时间一直属于你自己。

怎么理解?

很简单,当你意识到那些“不得不做的事”其实是你的责任之后,你就会很快发现,它们其实是你自己的事。

它们和追剧,看小说,谈恋爱,打游戏,泡图书馆一样,是你本就应该花时间去完成的事情。

只要想明白这一点,我敢保证,下次遇到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时,你抱怨和抵触的情绪会明显的减少。

因为你已经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它们了,你意识到你才是这些事情的主人,跟别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你会更理性更合理的,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分配你的时间,比如什么时候完成它们,什么时候打游戏,什么时候看看书。

这种思维不仅可以减少你抱怨和反感情绪,还可以大大提升你办事的效率,从而给你喜欢的事留下更富余的时间。

毕竟为自己做事,有什么好不耐烦的呢?


// 04 //

所以,当你下次因为某件事情而抱怨烦躁,向别人吐槽自己不得不去做的时候,请在“不得不”这三个字说出口之前,就把你的话停住。

因为一旦你说了,你就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

你不妨把话停在这里好好想想,我会这样以为的原因,是我忽视了自己怎样的责任?

曾经以为那些痛苦的抱怨,折磨人的抵触感,还有一万种心不甘情不愿的理由,只有在事情结束的时候才能得到开解。

可我们都未曾想到,它们其实可以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我是顾一,公众号【顾一文舍】致力分享成长干货。

如果你想知道我百试不爽的的心态调整方法|想知道我用半个小时提高专注力的秘诀|想和我聊梦想,聊偶像,聊藏在心里的那些不为人知却殷切热爱的追求

那么,我在这里等你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你说“我不得不”的时候,你可能有个错误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