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是学哲学的,我们都知道。所以一些想不通的问题问问她,基本都能得到智慧的回答,哲学是智者智慧的总结,哲学家的回答自然是充满智慧的。
陈果读书很多,她把优秀的哲学家、有造诣的艺术家,以及她所敬佩的人称之为“闪电般的天神”,每一次闪电划过的地方,黑暗就淡了一层,人类就亮了一分。
有人问陈果:我们读的大部分书都被我们忘记了,我们读书还有什么意义?
以前看到过一则比较犀利的回答:你吃的饭也被排泄了,你吃饭还有什么意义?读书与吃饭一样,食物变成营养滋养我们的身体;读书变成营养,滋养我们的灵魂。所以读书多的人都自带光环。
这句话我非常认可!简单粗暴,清晰明了。
今天在陈果的课里再次听到这个问题,陈果用她哲学的思维,给了这个问题一个更为细致的回答,亦让我深感佩服。
陈果说:
我们读的大部分书都被我们忘记了,忘记的原因一般可以分成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书里的东西跟我们的生活无关,我们平时用不上,于是忘记了。
比如对于一些文艺工作者来说,中学、大学时学到的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因为一直用不上,也就再也想不起来了,全都还给老师了。
第二种情况是书里有些东西你真的觉得好,比如文笔很美,描述很逼真,但这只是你作为一个读者,一个局外人,从理性的角度觉得他们好。这个结论来自你的头脑,不是发自你的内心,这个好是你的头脑分析判断的结果,而不是你的内心真正受到了触动,真正发生了震荡。
好的东西是那些你根本难以抗拒的东西,它会渗透进你的精神层面,灵魂世界。你发自内心觉得好的东西会使你不由自主有所觉悟,会使你发生内在的成长和蜕变。
所以那些你的头脑觉得好的,理性上觉得好的东西固然很好,却实实在在很难在你的心里扎根,因为你的心不曾向他敞开,你的心不曾将他引为知己,这些东西,除非你很用力去记住,否则你注定会忘记。
以前读到过一句话:那些不曾触动我们内心的东西,我们注定会忘记,而我们会忘记,是因为他们值得忘记。
毕竟人的脑容量有限,应该用来存储最美妙,最有价值的生命中发生的记忆。所以那些没有真正打动过你,影响过你,在你的生命中水过无痕的东西,值得忘记,你也注定会忘记。所以,忘记也就忘记了吧,也不必为此痛心。
第三种情况是,书里有一些东西,曾经真实的打动过你,但随着日久年深,你逐渐想不起来当时那句话究竟是怎么说的,当时那本书究竟是怎么描绘的。因此,你以为你忘记了,事实并非如此。
人的记忆伴随着时间流逝,新的记忆会覆盖旧的记忆。最新的记忆往往覆盖在最表层,过去的记忆就像种子一样被埋到地底下。每一个真正打动过你的东西,其实你都不会彻底忘记,这颗种子一直都在你的心里。只是很多新的记忆就像新的土壤一样把它覆盖了,掩埋了,你以为看不见它了,事实上它没有消失,它只是埋的更深了,进入了你的潜意识层面。
这些意识就像种子一样,静静地埋在你的潜意识里,等待着一些特定的条件把他唤醒。一旦条件成熟,他会瞬间萌芽,然后突然之间那些你以为你已经忘记的人,已经忘记的事,已经忘记的东西瞬间会近在眼前,记忆犹新。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曾经读到过一段让你心潮起伏的话,你深深的被他打动。但时间久了,好像已经忘记了,因为很多时候,你努力去回想,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但是时过境迁,若干年后某一次不经意之间,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一件看似平常的生活琐事,或者身边的人说的一句无心的话,突然一下子好像把你点醒了,让你突然回忆起了那段话。而且那个当年让你不明觉厉,却一知半解的道理,突然间你好像有了一层新的领悟,豁然开朗。
事实上,只有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你才需要用力去记住,而那些真正属于你的东西,你不需要刻意去记,因为它们长在你的生命里,他们和你融为一体。就好像你从来不需要刻意去记住,你有一颗心脏有一双眼睛,不是吗?
一样的道理,真正属于你的东西,长在你生命里的东西,你是不需要用力气记住的,因为你根本不会忘记。“不思量,自难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让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本身:读书还有什么意义?读书说到底就是在学习有用的东西。而那些真正对你的生活有用的知识,你一旦学会是不会忘记的。
同时读书还有一个层面。那就是在找懂你的人,在找知心的话,在找那些真正内在于你的东西,那些埋在你的潜意识深处,却被你忽略和错过的东西,找那些你不需要用力去记住,因为与生俱来就是长在你的生命里的东西。
所以,我们读书不是仅仅在读别人,更是在读自己,在读别人用他的话说出来的自己,再借别人的思想之光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