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灵植物合集~苣荬菜

苣荬菜 [qǔ mǎi cài],菊科苦苣菜属植物。

《诗经》中写道:“谁谓荼苦,其味如荠”。其中的“荼”就是指苦荬菜。苦荬菜被广泛食用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苦荬菜尝上去苦中有甜、甜中有香,可食可药。…

苣荬菜(学名:Sonchus arvensis L.)是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垂直直伸,茎直立,高可达150厘米,有细条纹,基生叶多数,叶片偏斜半椭圆形、椭圆形、卵形、偏斜卵形、偏斜三角形、半圆形或耳状,顶裂片稍大,长卵形、椭圆形或长卵状椭圆形;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总苞钟状,苞片外层披针形,舌状小花多数,黄色。瘦果稍压扁,长椭圆形,冠毛白色,1-9月开花结果。

苣荬菜几遍全球分布。中国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辽宁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00-2300米的山坡草地、林间草地、潮湿地或近水旁、村边或河边砾石滩。

苣荬菜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溼排脓,凉血止血之功效。

中文名:苣荬菜,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桔梗目,菊科、亚科、舌状花亚科,菊苣族,莴苣亚族,苦苣菜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垂直直伸,多少有根状茎。茎直立,高30-150厘米,有细条纹,上部或顶部有伞房状花序分枝,花序分枝与花序梗被稠密的头状具柄的腺毛。基生叶多数,与中下部茎叶全形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羽状或倒向羽状深裂、半裂或浅裂,全长6-24厘米,高1. 5-6厘米,侧裂片2-5对,偏斜半椭圆形、椭圆形、卵形、偏斜卵形、偏斜三角形、半圆形或耳状,顶裂片稍大,长卵形、椭圆形或长卵状椭圆形;全部叶裂片边缘有小锯齿或无锯齿而有小尖头;上部茎叶及接花序分枝下部的叶披针形或线钻形,小或极小;全部叶基部渐窄成长或短翼柄,但中部以上茎叶无柄,基部圆耳状扩大半抱茎,顶端急尖、短渐尖或钝,两面光滑无毛。

苣荬菜:

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总苞钟状,长1-1-5厘米,宽0.8-1厘米,基部有稀疏或稍稠密的长或短绒毛。总苞片3层,外层披针形,长4-6毫米,宽1-1. 5毫米,中内层披针形,长达1.5厘米,宽3毫米;全部总苞片顶端长渐尖,外面沿中脉有1行头状具柄的腺毛。舌状小花多数,黄色。瘦果稍压扁,长椭圆形,长3.7-4毫米,宽0.8-1毫米,每面有5条细肋,肋间有横皱纹。冠毛白色,长1.5厘米,柔软,彼此纠缠,基部连合成环。花果期1-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0-2300米的山坡草地、林间草地、潮湿地或近水旁、村边或河边砾石滩。

分布范围:

几遍全球分布。中国陕西(沔县)、甘肃(平凉)、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塔城)、福建(连城)、湖北(竹溪)、湖南(龙山)、广西(百色)、四川(南川、泸定、峨眉、成都)、云南(昆明)、贵州(平坝、望谟)、西藏(察隅、聂拉木)、辽宁(桓仁、盖州)有分布。

繁殖方法:

苣荬菜主要靠地下匍匐茎繁殖,也有靠种子播种繁殖的。4月初野生苣荬菜嫩芽破土时,刨其地下根茎,用高压水枪冲洗掉泥土,按照匍匐茎上节间的长度用铡刀截成5-10厘米的短节。苣荬菜的地下匍匐茎是肉质茎,容易失水萎蔫,短截后要及时栽植,以防失水过多降低成活率。定植时,在分割好的地块内沿南北方向开深10厘米、行距15厘米的浅沟,将苣荬菜地下根茎短节按株距5厘米平放在沟底,然后覆土将沟填平,浇定根水。浇水5天后,待地面不粘鞋时铺一层麦草,保持地表湿润,以防地表板结影响幼苗出土。地表覆盖麦草后要及时抽样检查,如有60%幼苗已破土生长,要及时揭取草帘,使幼苗见光生长。

苣荬菜栽培技术及温室建设:

苣荬菜栽培设施为土墙体、钢屋架、半地下和草帘双层覆盖日光温室。跨度7.0-7.5米,长60米,脊高3.6-4.0米,墙体基部宽2.0米,顶部宽1.5米。为了提高蓄热保温能力,室内栽植面应低于室外地面30厘米,温室的方位角以南偏西5°为宜。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后,用罗盘仪测出子午线,确定南北方向,然后按南偏西5°放侧墙线,垂直于侧墙线放后墙线。线放好后用白灰或者木桩进行标记,然后按照标记进行施工。土壤封冻前或完全解冻后夯筑墙体,随后安装水泥立柱和钢屋架,搭建后屋面。最后扣棚膜和上草帘覆盖物,完成苣荬菜栽培日光温室建设。

苣荬菜土壤改良:

土质疏松、肥沃的的砂壤土有利于苣荬菜地下匍匐茎的生长和增加出苗密度,提高品质和产量,所以对质地黏重的土壤要深翻和掺混有机肥及细河沙进行改良。每座日光温室(420平方米)需4立方米粒径0.3-0.5米米的细河沙和6立方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将细河沙和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按一定体积均匀堆放在地表,将细河沙和农家肥均匀撒施在地表后深翻,拍碎土块、耙平,然后沿南北行向,将耙平的地块分割成宽1.2米的条状地块,地块间起垄高20厘米、宽30厘米,便于灌溉和田间操作。

中耕除草:

一般在苣荬菜生长到15厘米左右时人工铲除杂草,每个生长周期进行3-4次,铲除杂草时可稍深,因苣荬菜主要靠地下匍匐茎繁殖,适当切断匍匐茎有利于根茎繁殖和增加密度。中耕除草宜在灌溉后6-8天进行,此时除草土壤较湿,土质疏松,容易拔出杂草,且除草过程中的适当断根不会导致苣荬菜失水萎蔫。

温湿调控:

苣荬菜喜温暖潮湿的生长环境,生长期适宜的温度为白天20-25℃,夜间温度8-10℃,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60%,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保持在40%-60%。土壤过于干旱时苣荬菜容易抽枝生茎,土壤过于潮湿时容易徒长倒伏。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生长空间有限,室内温度和湿度随着外界光照和灌水等管理措施的不同,在短期内升高或降低。为了防止日光温室内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给苣荬菜生长带来负面影响,应定时监控室内温湿环境,通过调整日光温室上下通风口大小来及时调控室内温度和湿度。

苣荬菜肥水调控:

移根栽植前施足基肥,基肥主要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每次采收后追施尿素150-225千克/公顷。苣荬菜是喜氮植物,氮肥充足时叶片肥厚,纤维素含量低,食用时口感好,抽枝、开花等生殖生长期延后。氮肥不足时,叶片细小,叶片过早衰老黄化,纤维素含量高,食用时口感差,抽枝、开花等生殖生长期提前。施肥后,为了发挥肥效和保持土壤一定的湿度应及时浇水,但浇水量应以小水漫灌为主。灌溉后地面不可积水,以防烂根和肥料流失。

主要价值:

苣荬菜以全草入药。性苦,寒。有清热解毒,利溼排脓,凉血止血之功效。有抗菌,降血压,降胆固醇,抗肿瘤,保肝作用。主治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痔疮,急性菌痢,肠炎,肺浓疮,急性阑尾炎,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内服: 煎汤,9-15克,或鲜品30-60克,或鲜品绞汁。外用: 适量,煎汤熏洗或鲜品捣敷。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 含量参考 不溶性膳食纤维 钠 镁 磷 钾 钙 锰 铁 铜 锌 维生素A 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维生素E

苣荬菜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0.2 g 8 mg 52 mg 30 mg 237 mg 218 mg 0.55 mg 9.7 mg 1.07 mg 0.49 mg 907 μg 33 mg 0.05 mg。

中国分布的苦苣菜属植物有:苣荬菜,花叶滇苦菜,长裂苦苣菜,南苦苣菜,苦苣菜,沼生苦苣菜,全叶苦苣菜,短裂苦苣菜…。

苣荬菜、苦苣菜、全叶苦苣菜三种植物怎样辨识和利用

一,三种苦苣菜属植物的辨认三种苦苣菜属植物的花序都是头状花序,黄色,不太专业的人不容易辨认;辨认主要看叶片变化。第一种,苣荬菜:苣荬菜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植物名实图考》,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学名为Sonchus wightianus;别名各地叫法不一,...

饥苦年代曾令人望眼欲穿的苣荬菜

苣荬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由于生吃有苦涩味,耕牛对苣荬菜也懒得动口。《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苣荬菜,旧社会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苣荬菜充饥。苣荬菜叶,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

苣荬菜,“苦进”甘来

苣荬菜在我国民间食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诗经·邺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苣荬菜)苦,其味如荠”之说,看来从那时候起苣荬菜就已经是以苦味的形象出现了,不过《诗经》不这么认为,它觉得苣荬菜的味道其实是和荠菜相似的。

苣荬菜:苦从曲中来

那些野菜长着锯齿一般的叶子,叶子中间是暗红色的脉络。一棵挨一棵、一丛连一丛,他饿极了随手采起一把野菜塞到了嘴里。从没吃过野菜的太子,竟然从这种貌不惊人的野菜中尝到了一丝又甜又清香的味道,太子很是激动,他觉得这野菜比自己以前吃过的所有山珍海味都要美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灵植物合集~苣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