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主导设计:一个整合性的分析框架

文章目录

    • 一、引言
    • 二、相关文献回顾
    • 三、主导设计形成后的新进入企业的SWOT分析
      • (一)NE的优势分析
      • (二)NE的劣势分析
      • (三)NE的机会分析
      • (四)NE的威胁分析
    • 四、结论
    • 五、参考文献

一、引言

技术变迁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及公司理论等理论所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技术的进步时常导致已有的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旧的大企业可能在新的技术浪潮中被淘汰,而新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则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的技术的领导者。这种一波又一波的技术变迁所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成为自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此外,技术与产业结构的变迁同时伴随着国家技术地位与综合国力的此消彼长,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德国与美国等国分别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着当时技术领先者的角色,并且通过技术的领先而确立了经济、政治与军事大国的地位。总而言之,技术变迁与企业的竞争能力乃至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消长密切相关,而对技术变迁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正是理解这一现象的关键环节。我们也相信,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可为我们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实现国家的技术赶超带来一定的启示。

在创新理论领域,对技术变迁与产业结构关系的论述最流行的理论之一便是“主导设计(dominant design)”理论。Abernathy和Utterback最先提出了“主导设计”的概念(Utterback and Abernathy, 1975;1978),通过对汽车业的实证研究,他们指出主导设计形成前后,产业结构、企业的关注重点以及竞争环境会有明显的不同,这些差异是企业在制定竞争战略时必须考虑的。本文在之前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详细的分析了企业在主导设计形成以后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强调了破坏性技术对于企业的经营环境的重大影响; 2)提出了一个分析主导设计形成以后新进入企业的竞争态势的统一的分析框架。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二部分概述了与主导设计理论相关的文献,提炼出对于本文主题分析有所帮助的部分,并且指出了部分文献分析的遗漏之处;第三部分用SWOT模型分析了当主导设计形成以后的新进入企业一般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重点关注了破坏性技术出现以后,新进入企业的竞争态势发生了那些变化。第四部分为结论。

二、相关文献回顾

其它学者从不同角度发展与完善了主导设计理论。Dosi(1982)模仿库恩的“科学范式”的概念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他指出技术变迁具有与科学进步类似的特征,即当新的革命性的技术出现以后,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便形成了,它与旧的技术范式相竞争并取得了主流地位,而新的技术范式的出现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Anderson和Tushman指出,主导设计的出现结束了技术竞争的混乱时期,产品开始标准化,厂商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来降低成本。他们也指出,企业应该塑造自己的技术能力来应对技术变化,要注意加强组织间的合作及保持人员的多元化(Anderson and Tushman ,1990)。在另一篇文章中,他们将技术突破分为“能力增强型”与“能力摧毁型”两种,能力增强型的技术使得现有厂商可以进一步挖掘它现有的技术能力,而能力摧毁型的技术则导致公司现有的技术能力不再适用,而这常常导致现在公司在技术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Anderson and Tushman, 1986)。Suarez and Utterback(1995)研究了进入市场的时间对竞争结果的影响,表明在主导设计形成以前与形成以后,公司的竞争策略与生存状况有很大的差别。还有一些文献考虑了网络效应对主导设计形成的影响,Katz and Shapiro(1985)指出,网络效应可能嵌入到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中去,使得消费者所获的效用不仅与产品的特征有关,更与这种产品的使用量或称安装基础有关。Teece(1986)区分了在主导设计形成前后企业不同的竞争策略,并指出在主导设计形成后企业所具有的互补资产对企业在技术竞争中获胜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根据不同的技术的特征及企业的特点,新进入企业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策略,即垂直整合,合同外包及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在近几十年的信息科技企业的技术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Henderson and Clark(1990)在传统的渐进创新与激进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块创新与架构创新,他们特别指出架构创新虽然常常并不需要很多新的技术知识,主导企业实际上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来进行建构创新,但是在实际中,微小的架构创新常会导致主导企业的失败,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导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惯例使其不能认识到架构创新的革命性意义,并且在认识到以后也无法做出足够的调整来应对架构创新。Adner and Levinthal (2002)则指出应区分两种技术进步的过程,即技术本身的进步与技术应用领域的进步,如无线电从在实验室中发现,到应用于无线电报与广播,再到应用于无线电话,在这一过程中无线电技术本身未发生显著的变化,但其应用领域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一发现的战略意义在于应用领域的变化也可以导致一场技术变革,新进入的厂商通过进入边缘市场,通过利用边缘市场的资源来改进自己的技术,并且最终进入主流市场,打败旧有的厂商。Christensen and Rosenbloom (1995)提出了“价值网络”的概念,他们指出架构创新与应用领域的变化之所以能够导致一场激烈的产业结构的变动,其主要原因在于它们改变了企业原有的“价值网络”,原来的企业由于固守于原来的消费者市场,满足原有的消费者需求,因此常常忽视边缘市场的消费者及满足这些消费者的需求的技术,当边缘市场上的技术得到了足够的改进以至于可以满足主流市场上的消费者的需求,主流技术就会处于极为不利的竞争地位。Christensen后来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除开以上介绍的对主导设计理论在不同角度上加以补充与延伸的理论以外,另有一些学者试图将这些分散的理论进行整合,提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来阐述主导设计的形成。如Suarez (2004) 提出一个整合性的分析框架,他分别分析了企业在公司层面与外部环境的若干因素对形成主导设计的影响,并将主导设计的形成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企业的竞争有不同的特征。Murmann and Frenken (2006)引入了产品等级系统,设计空间,基因多效性((pleiotropy)等概念来分析主导设计的形成,他们首先分析了学者们在主导设计理论中的一些分歧,即对主导设计的定义不同、分析单位不同、分析层次不同、暂时排序(temporal sequencing)不同、因果机制的理解不同及边界条件不同。他将产品看作是一个具有等级的技术系统,这些系统可以被分解为子系统,直至分解到组件部分。这些子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子系统称之为核心系统,正是它界定了同一种产品类型。在同一种产品类型中,如果这种核心系统稳定下来,主导设计便形成了。核心系统以外的子系统可能因企业不同而不同,并且经常会被修改,但核心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直至重大的技术变革。在此基础上,Murmann和Frenken分析了以上所述的六个分歧,提出了一个对主导设计的综合

你可能感兴趣的:(旧文集锦,主导设计,创新,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