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节选自《左传》中的名篇叫《郑伯克段于鄢》,里面的内容与今天要介绍的古城有直接关系,同时这也是两个成语即“多行不义必自毙”和“黄泉相见”的起源。
《古文观止》
这个古城就是京襄城。遗址位于现在荥阳市东南郊,当地依托着遗址西侧的城墙建起了一个京襄城遗址公园。
京襄城遗址公园
我们先来聊聊京襄城的历史。说到京襄城的历史,就不得不说郑国的历史。公元前806年(西周时期),周宣王将郑地封给弟弟郑桓公,郑国始立。最初的郑国位于现在的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东部,郑桓公也成为郑国的开国国君,同时也是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的叔父。
公元前775年周幽王任命郑桓公担任周王室的司徒,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郑桓公在司徒任上兢兢业业,颇得民心。但是当时周幽王宠幸褒姒,每天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并重用奸臣虢石父,加重了对百姓的剥削,导致民怨沸腾,又为了取悦褒姒而烽火戏诸侯,诸侯们也颇多不满,对周幽王失去了信任。
烽火戏诸侯
郑桓公见周幽王一意孤行,预料到国家终将再起祸端,自己只好先作打算,于是在太史伯的建议下,于公元前773年将郑国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百姓等举国迁移到东虢国和郐国之间的京城(即现在的京襄城遗址)。公元前771年犬戎之乱时郑桓公为保护周王室而战死骊山,桓公之子掘突被郑国人推举为新国君,是为郑武公。武公即位后联合秦晋卫三国联合击败了犬戎,又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阳,同时也把京城作为郑国东迁后的国都进行营建。郑武公高举“尊王”与“爱民”两面大旗,着力发展经济,并先后灭亡了郐、东虢以及其他八个附庸国,势力发展到今河南洛阳附近。
荥阳郑氏三公像(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
后来,为了东周王室的尊严和利益,郑武公主动让出制邑(今荥阳西北虎牢关附近)以西的大片土地,着力向今河南荥阳的东南方向发展。公元前765年,将郑国都城由京城“迁到溱洧(今河南新郑一带)”。
也就是说郑国东迁之后把京襄城作为都城大约有5-6年的时间。后来到战国初期,郑韩两国交兵,郑国都城(新郑)被韩国攻破,郑国再次把都城迁回到京城,一直持续到公元前375年,郑为韩所灭,郑国也成为战国时期最早灭亡的大诸侯国之一。所以说京城既是郑国东迁的初都,也是郑国的末都,郑国立国共计432年,传位24君。
京襄城东北角
那为什么又把京城称为京襄城呢,大部分的解释是是因为公元前636年,周王室有“子带之乱”,周襄王从洛邑出避,郑文公迎周天子暂居此城,后亦名襄城,清朝时合京、襄二字称为“京襄城”。但我查了相关史料,当时周襄王确实是避难于郑,但是被郑国安顿在“氾”(今河南襄城南),所以并不确定周襄王是否曾经在京襄城暂住过。另外一种说法是京襄城为京县城的讹音,《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京县故城,(荥阳)县东南二十里,即郑京城太叔之邑。”因此京襄城为京县城的讹传可能性很大。但我们还是按照目前的命名,称之为京襄城。
京襄城整个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775米,东西宽1425米。在城址的东侧和南侧原来有京河环绕同时也具备护城河的功能,现在已经干涸,但河床距离城墙依然有十余米的高度,城墙西侧和北侧也有壕沟保留,北侧壕沟有十余米深,西侧壕沟则大部分已淤积。
京襄城护城河
京襄城的古城墙至今保留了多段,不规则分布在城墙的东西南北四面,且大都比较巍峨,城墙外就是深约十余米的护城河。其中北城墙东段、东城墙大部、西城墙南段均有保留,南城墙因紧邻京河,城墙遗迹很难寻找,但大体沿京河走向东西布局。城墙上的夯土痕迹非常明显,每层夯土高约10cm,木棍孔及夯层也十分清晰,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能保存成这样实属不易。
清晰的夯土层(东城墙)
东城墙北段内侧
在京襄城内部偏东侧有一条深涧贯穿南北,将京襄城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面积为东侧两倍左右。这条深涧与护城河相通,可以推断在当时既可取水也可行船。在东城墙中段位置,也有一深沟从护城河延伸到城内,城内侧则非常像是一座小型码头。
城墙及阴司涧遗址
除了那两条深涧之外,京襄城遗址内大部分地方则是一马平川,现在被果园和农田所占据,只有在南部现存有一个村落就叫京襄城村,村落并不算大,占据了京襄城十分之一的面积,即使紧邻郑州市区,村里面人口也不多,和现在中原地区大部分的农村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年轻人。
东城墙护城河入城处
京襄城村中间有一个古老的寺庙叫洪福寺,建在那条南北贯通的深涧之上,庙中有一座1761年(清乾隆年间)立下的古碑,碑文中有“(此涧)名阴司涧,古今相传有来历,不及黄泉无相见,郑伯克段即此地”。
城墙遗址(部分)
根据《郑伯克段于鄢》的记载,郑武公去世后,太子寤生即位,是为郑庄公。郑庄公的母亲武姜由于生郑庄公时难产而受到惊吓,因此武姜不喜欢郑庄公,而喜欢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多次要求郑武公立段为世子,但因周朝礼制有“立长不立庶”的规矩,郑武公仍立寤生为世子。庄公即位后,其母武姜请将共叔段封于制邑(今荥阳西北虎牢关附近),但因制邑地势险峻且又是与东周王室交界的地方,郑庄公没有同意。武姜又请封于京(即京襄城),郑庄公答应了武姜的请求。
共叔段到封地京城后,被称之为“京城大叔”(“大”通“太”),开始修筑城墙,厉兵秣马,整备战车。郑国大臣祭仲向庄公谏言,京城规模宏大,不符合分封礼制,劝庄公早日铲除共叔段以绝后患。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您就等着看吧”。很快共叔段就发动叛乱准备突袭郑国首都,武姜则计划作为内应打开城门,但共叔段的叛乱计划很快就被郑庄公探明,并派兵主动出击京城,共叔段的叛乱也并没有得到京城百姓的拥护,很快被郑庄公所平定,共叔段逃往共国。
郑伯克段于鄢示意图(春秋时期)
郑庄公对母后武姜很生气,把母后武姜从都城新郑驱逐到颖(今临颖)。郑庄公发誓:“不到黄泉下永不相见!”但又很快就后悔了,可惜君无戏言,所以庄公很是苦恼。颍考叔听说此事后,想化解他们母子的关系,于是故意在和郑庄公一起用餐时把肉留下不吃。庄公感到非常奇怪,颍考叔说:“我母亲只吃过平民百姓的饭,还没吃过君主赐的肉羹,我想给她带一些回去。”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我却没有!” 颍考叔故意装作不知问询原由,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这有什么为难的呢?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依了他的话。于是颍考叔迅速行动,很快挖成了一个地道,请庄公和母亲在那里见面。母子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从此言归于好。这即是著名的“掘地见母,黄泉相见”故事的由来。
掘地见母,黄泉相见
我们再来讲一讲郑庄公。作为郑国的第三代国君,郑庄公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精权谋、善外交的政治家。其过人的政治才能,也是他在春秋初期列国纷争中能称霸中原的重要原因所在。郑庄公一生功业辉煌,在位期间,分别击败过周、虢、卫、蔡、陈联军及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攻伐陈、许、息等国,抵御燕国和北戎,都是攻必克,战必胜,可谓战绩显赫,使得郑国在春秋早期空前强盛,就连当时的大国——齐国也跟着郑国东征西讨,史称春秋小霸。
公元前707年夏,周桓王不让郑庄公参与周朝政,郑庄公便不再朝觐周桓王。同年秋季周桓王率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周桓王亲自指挥由周军主力组成的中军。双方在今长葛一带展开战斗,战斗开始一段时间后,蔡国、卫国、陈国的军队便开始败逃,周天子的军队因此也陷入混乱。郑国的军队便从两边会拢围攻周军,周军大败。郑国大将祝聃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周桓王虽然受伤,但还能指挥军队。祝聃请求追击周军,郑庄公说:“君子不希望欺人太甚,哪里敢欺凌天子呢?只要能挽救自己,国家免于危亡,这就足够。”于是郑军便没有追击。晚上,郑庄公派遣祭足慰问周桓王及其随从。但从这件事情开始,周王室天子的权威便开始衰落,进入到了孔老夫子说的“礼崩乐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