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看见有人这样形容,许巍和朴树是流行乐坛最让人心疼的两个歌手。
说这话的原因,是因为两人在音乐上都才华横溢,令人激赏、令人期待,然而同时,这两人内心的敏感、脆弱,以及面对生活压力的无措,常令人为之担心不已——他们都曾经受过抑郁症的折磨。
所不同的是,朴树的压力更多来自于他对自身完美的要求以及如何在做明星和自我之间获得平衡,
而许巍则饱尝了在美好理想和残酷现实之间反复颠簸的滋味,
他的人生,就像在他一鸣惊人的《两天》中唱到的:“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
01
从16岁爱上摇滚开始,这个桀骜不驯的少年就一直在自己的梦想道路上追寻驰骋,并立志唱红全国,飞向世界。
1994年秋天,26岁的许巍独自踏上了从西安开往北京的列车,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了红星音乐生产社。
这家公司推出了郑钧、签约田震而出名,他认为签约了就会马上发专辑,就会过上好日子。
第二年春天,他如愿接到了红星音乐的签约通知。
然而在合约的限制下,许巍处处碰壁,自己坚持的音乐,没有多少人理会,连生存都差点成了问题。
如此隐忍了三年,1997年,他终于发行了第一张个人专辑《在别处》。
其中的大部分歌曲都创作于初到北京的那几年,要名没名,要利没利,带着些纯粹、痛快,也带着些灰暗和愤怒。
梦想总是以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实现,有时,我们会因此而让自己与世界和解,有时,我们会陷入新的困惑之中,你会看到更多的风景,也会迷失在这风景之中。
也许便是因为《在别处》这张专辑寄予了许巍过多的厚望,发行后所带来的巨大落差让许巍陷入了抑郁之中,
对于纯粹的音乐创作人,对于年轻的许巍来说,也许以为只要把作品做好了,就一定能获得大众的接受,落差让人产生自我怀疑,便是在这种状态下,许巍每天早上起来听着U2、披头士,吃着百忧解,创作了第二张专辑《那一年》
《那一年》录制时间是1999年,发行时间是2000年,依然是不温不火。
很多年后,许巍回顾前尘说:“第二张专辑是我人生中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张专辑,那是我抑郁症的产物,我会过很多年,还会把他拿出来听。”
那一年,他开了第一场个人演唱会;
那一年,他留着长发,青涩而不善言语;
那一年,他在歌中唱:“在生存面前那纯洁的理想,原来是那么脆弱不堪。”
也是那一年,他陷入了抑郁的痛苦之中,一整夜一整夜睁着眼失眠,他每天去看心理医生,边吃安眠药边录专辑。
每天萌生一万个想要自杀的念头,然后再用一万零一个活下来的意念战胜它。
此后更是雪上加霜,公司倒闭,在北京混不下去回老家开杂货店,去爬山遭遇大风雪......
2002年,历尽千辛万苦的许巍渐渐在苦难中找回了自己,并再次回到北京,换了新的公司,发行了第三张专辑《时光·漫步》,也把他战胜病痛的勇气带入了作品当中。
和前两张专辑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仿佛挥挥手告别过去,告诉每一个听歌的人,明天会更好。
02
许巍的歌,总是这样简单却直入人心——那种沧桑感十足的声音,踏着鼓点,在质朴平实的文本间穿行,仿佛早已把万水千山走遍,归来仍是少年。
当年的许巍,也是如此——16 岁那年,他开始练习摇滚乐、接触吉他。
当时,他的梦想,是组一支全国最牛的摇滚乐队,红遍世界。
然而,现实总是骨感的——几年后组建的乐队,仅仅 9 个月,就因为经济压力各奔东西;
孤军北上的许巍,在音乐圈沉寂了好几年,做过幕后、发过专辑,始终默默无闻。
最难的时候,他身无分文,自己也不会做饭,抱着只剩两根琴弦的吉他,哭得像个孩子。
但即便如此,他从未放弃过音乐,即便被生活锤炼过无数次,在他的歌声里,依然没有那种垂头丧气的挫败感,只有温暖纯真的笑容和如海的胸怀,伴着歌声,拂去了身上的灰尘,坚定前行。
也正是那些灰暗的“曾经”,成就了如今的许巍。
2014年7月,许巍带着他的“蓝团”去了英国,他自掏腰包,做了名为《在那摇滚的故乡》的纪录片。
纪录片拍摄全程耗时35天,他们从英伦出发,去利物浦、曼彻斯特、到爱丁堡。
这一段行程,他参观了披头士的工作室,来到利物浦洞窟酒吧进行了半个小时的演出,见到了滚石的唱片制片人。
这是许巍年少时就梦想的旅程。
当他把刻有“许巍xuwei”的砖头,隆重地镶在利物浦洞窟酒吧前的名人墙上,他开始叫自己“音乐行者”。
腾讯为这部纪录片做了一期专访。
他们问他:“英国之行,让我感受到你是一个音乐家,一个艺术家。”
许巍回答说:“我希望我是,但是差得太远了。那么多伟大的音乐家,还有艺术家,我就希望一直当一个学生,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这是许巍的朝圣之旅,50岁的他,带着虔诚的向往,行走在摇滚的故乡,他变得越来越平静,越来越淡然。
这一生繁华过世,他依然拥有信仰,对世间心怀敬畏,他似乎从未被俗世所浸染。
许巍,和许巍的音乐,赐予我们的是挣脱现实的力量。
多少人听着他的歌曲潸然泪下,多少人借由许巍的声音得到抚慰,多少人在他的歌词中重新找回青春的模样。
音乐的行者用他走的每一步告诉我们,当你奋力挣脱出捆绑的枷锁,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身体感知每一处风景时,梦想,或许就在不远的前方。
03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你对自由的向往
天马行空的生涯
你的心了无牵挂
《蓝莲花》
《蓝莲花》这首歌,由许巍作词作曲并演唱,发表于 2002 年。
原本,这是他写给玄奘法师的歌,他为这位孤身走我路的坚定行者,写下一了段颂词,而我们这些后来者,则在字里行间渗出的禅意里,听见了自己追求梦想的脚步声。
没有波涛汹涌,没有山峦起伏,没有悲喜交集,整首歌平静而高远,就将一朵静默无言却散发着温暖光芒的蓝莲花,指引着每一个身处彷徨之中的人,穿过幽暗的岁月,找到脚下的路。
我们都是人生的行者,难免会遇见“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但只要心中有光,总能遇见柳暗花明的时刻。
妈妈坐在门前,哼着花儿与少年
虽已时隔多年,记得她泪水涟涟
那些幽暗的时光,那些坚持与慌张
在临别的门前,妈妈望着我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2016年3月18日,由高晓松创作词曲,许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刷爆了朋友圈。
听众们对这首歌褒贬不一,有人把它归为“又是一首鸡汤歌”,我却很喜欢这首歌——许巍苍凉的嗓音,依旧充满故事,高晓松的才华,在词曲创作中也展露无疑。
高晓松经常在节目中提到:“生活不应该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当在我们被物质裹挟,在攀比中获得幸福感与挫败感,整日忙碌而不知为何的时候,多么希望有那么一会儿,能够清醒地享受此刻正在“活着”的感觉,即使,只有一首歌的时间。
这个世界,有太多人只看到眼前的苟且,但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片空地,留给未曾到过的诗和远方。
瞬间的停留
无论欢乐和悲伤
我已不会再回头
只是自在向远方
也来不及感伤
如此难舍的美丽
萦绕我脑海
《此时此刻》
2012 年发行的《此时此刻》里,他所表达的,依旧是音乐作品中一以贯之的疏离和自由。
宇宙何其浩瀚,我们这一生,会遇见无数的人,经历过无数次欢喜与悲伤。
但过去已然过去,未来还在远方,人生是一场不可回头、只能前行的旅途。
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拥抱此时此刻的每一个瞬间,坚定地朝前方走去,在这趟旅途的终点,总能找到心中的光芒。
除此以外,在他生命中占据最大分量的,依旧是音乐。
无论是曾经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许巍,抑或如今功成名就、淡泊名利的许巍,他始终怀揣着一颗自由、简单的心,心无旁骛,用最专注的态度,写下那些闪闪发光的旋律与字句。
胸中纵有万千沟壑,生活终是静水深流。
世界纷扰,梦之所系,始终是音乐。
专注创作,只为最执着的坚持。
忘我排练,只为最纯粹的初心。
他,一直都是那个专注写歌的少年,相信音乐能够温暖人生,照亮生命。
• end •
我是音乐人物记
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