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父亲的忏悔(三十一)

王生很是兴奋,他终于摆脱了烧烤摊的束缚。再继续下去,他非疯了不可。

仅仅一周时间就结束了那个一时头脑发热,又是考察,又是学艺,回来之后就急乎乎摆摊的生意。

冥冥之中他总能感觉到,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想当然的时候更多,冷静决策的时间更少。也可以这样判定,自己就是个舞文弄墨的料,而不是想着如何做实业,多少次的创业失败都足以证明这一点。

他不时地回忆起自己的过往,可也不正是这样吗?

算了,上天即便对你关上了门,但还是会为你开一扇窗的。他自己一路的苦苦探索,不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吗?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他只是一个劲儿地狂奔,想要寻找那个未知的未来。

眼镜的一套理论无疑让他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他的那一套理论就是他屡屡失败的答案,他想着跟着这样的老师,不断地精进自己,好像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

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王生和英子都异常兴奋。王生可以发挥自己好学爱钻研的长处,不断地研究公司和企业文化,对产品能很有条理地讲下去,不怯场。英子则可以发挥自己擅于演讲,有很好的舞台主持风格和经验,两口子各自发挥自己的优长,成了这个团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时间团队出现了裂变式地增长,几乎每天都有人签单,都有人加入进来。放在架板上吃土的产品卖得很快,时常断货,胖子隔几天就要张罗着进货。门市上也是人来人往,热热闹闹,加上他们时常组织讲课,又有新人不断约人,整个专卖店热闹了起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聚人气的地方必然聚财。看到这边的市场启动得不错,上级指导老师也是频频下来讲课,其中有一个本来是中学语文老师,非常看好这个行业,竟然租了整整一幢楼作为工作室,时常利用课外时间授课,后来他的团队遍及好多地方,靠着周末或者工作余暇讲课显然不行了,于是他断然辞掉教师的工作,专职做直销。

他的故事很励志,让王生在那么一瞬间就想着自己也可以走他的路呀。他不用去单位上班,可以全心全意的和妻子两个开拓市场,他渴望像那个老师整天到全国各地跑着讲课,扶植团队,只要团队发展起来了,钱就会形成自动波源源不断地流进他的腰包,那是何等惬意的事呀!

王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一有时间,他就翻阅公司的各样宣传资料,还有团队编印的资料,边看边做笔记,还时常把自己关在家里练习演讲。就连公司的产品彩页他都觉着那只是一些博人眼球的宣传品,他要从基本理论上弄懂弄通产品的原理,只有自己对这些产品认同了,从心底接受了它,给别人宣讲的时候才能竹筒倒豆子一样滔滔不绝,又能激情满满,这样的宣讲就会有感染力,才会引起听众的共鸣,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一件事情只要你开始做了,那怕做不好,你可以优化它,不断地改进它修正它,那么它就会越做越好。

整个团队也在上级老师的指导下,平时就在专卖店的二楼练习演讲,每个人都上台讲,其他人坐在下边听,一轮接着一轮讲,期初大家都有恐惧症,结巴,讲不下去中途退场,因为紧张不敢上台这都是很正常的,慢慢练着,进步还是有的。

只是大家练着练着就有些不耐烦了,这些临时凑起来的散兵游勇毫无组织纪律性,又被各样事务缠身,还得为生活奔波,大家的热情也就在日复一日的没有效益的忙碌中消磨殆尽。

虽然如此,他们总还是不甘心,人还是继续跟上趟能来听课,但要让他们上台讲几句,那可比登天还难。能拿得出去,上得了台面的只有那么几个人,真的是凤毛麟角。

那怕是”要想当总裁,就得上讲台。“的口号喊得多响,他们也是不敢去冒险,害怕自己讲得太烂,太丢人!就当个普通人多好,只要自己的团队做起来了,自会有老师竭力扶持。因为老师说过,做直销就是听话照做,把老师传授的一套方法复制下去就成,不能自行其是地创新,不得有丝毫的走形变样,否则就有可能走偏,一个和尚念一套经可不成,得所有和尚就念那套他们研制出来的经。

王生可不这么认为,老师的确讲得不错,他尤其佩服那个辞职的中学语文老师,讲起课来神采飞扬,声情并茂,讲得多精彩,多到位啊,听他的课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他在钦佩的同时想的更多的却是如何把他这套讲课的本事也能复制下来,他虚心请教,仿照他的提纲试讲,结果却常常卡壳。慢慢的他也明白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家在讲台上可是讲了十几年了,天天如此,他就想着在几天的突击训练后就想达到他现在的水平,怎么可能呢?

但是他却要在这个团队里刷存在感,他就是要拿出自己的特长和别人的短处比较,在打败别人的同时收获一点自信心,然后把这种优越感持续下去,久而久之,一个讲师就能出炉。他认为知识是基础,技巧是辅助,坚持不懈是必要条件,要想站上讲台,三者缺一不可。

他又拿出在学校学习普通话的套路来,写上一篇演讲稿,然后找到一个清净无人打搅的地方一个人不停地练,直到熟练了再找机会上台面对听众演讲,如今这家直销企业给他提供了这么好的上台机会,他可不能错过了这样绝好展现自己的平台。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参加了工作之后,抛头露面的机会太多。尤其是参加工作之后,特别是任职领导以后,这样在公众面前露面的机会更多,主持会议,在大会上安排工作,单位搞活动都是他去组织,这些所有的锻炼机会他从来没有错失过,有意无意中他就成了一个公众人物,就算同事有个婚丧嫁娶的事,大家第一时间总会想到他,请他讲几句活跃活跃气氛。他总是那个讲话的人,长期不间断的有意无意的锻炼使他面对听众的时候泰然自若,即兴演讲更是信手拈来,小菜一碟。

越是演讲,他越是发现自己才疏学浅。因此学习成了他的每日必修课。

如今加盟了这家直销公司,他的演讲本领有了施展的舞台。当大家向他投来艳羡的目光的时候,他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学习了解公司的方方面面,深入了解产品以及奖金制度,成了他最为重要的任务。

很多时候,英子主持,他讲解公司和产品知识,夫妻两个配合的”二人转“还真的不错。一时间还吸引了不少的新人来听课,加入团队的人越来越多,原来的二楼临时会议室太小,他们就商量着搬到了一个大型商场里面,还是二楼,周围商户很少,大多数房子空着,之所以租在那个地方,一是离专卖店比较近,来去方便;二来房子也大,能容纳近一百人,足够召开大型的产品说明会,搞个联谊会也绰绰有余;三是显得正规,专业,也让上级来的老师有面,这里里外外都想妥当了。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直销团队一大,各路神仙都凑热闹来了,有其他团队借了解公司来挖人的,有因为属于不同支系而互相猜忌的,又因为一直付出而心生怨怼的,还有因为共同出资付房租、活动经费而动辄闪人的......

王生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大家能走到一块干同样一项事业那真是缘分。他想其他老师今天能有的,他们这些人通过不懈的努力,明天同样可以拥有。正因为这样,他的付出从没有怨言,即便大家觉着胖子老板抠,他也会私底下做他们的工作,人家一个人不远千里抛家舍业来开这个专卖店多不容易吗?房租每年要两万多,谁出?水电费比家用多了一倍,是大家在用啊,可得他出啊!比起他出那么多钱,我们多出了一点气力,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而且但凡一有活动他必带头收拾会场,但凡一有收钱的事他必带头交钱,但凡那个团队成员有啥困难,他必去帮忙化解,就算老板有事不在,他帮他守店,竟然每一天都有出货,而且销售额屡创新高......有了他这样一个粘合剂,又加上他们两口子全力以赴干这项事业,一时间生意红火,门庭若市,好不热闹。

时间一长,他们两口子就成了这个专卖店的主心骨,成了这个地区的无限极事业的核心人物,上级领导人对他们两口子很是器重,就动员他们可以实现团队裂变,到其他地方去开专卖店,就以这种方式运营专卖店,把另一个市场做起来,和这个专卖店互相依托,互相辐射,坚持两到三年,只要团队稳定了,市场就稳定了。再从这些优秀的经销商中寻找专卖店主,到其他地方开专卖店,以这个模式复制下去,覆盖整个西北市场。

这个上级领导人无意的点拨,却在王生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他是一个极不安分的人,常看到自己的偶像级人物每天全国各地飞来飞去,扶植不同地方的市场,到哪里都是如同圣人一样被迎来送往,鲜花和掌声不断,美女和香车环绕左右,经他扶植的人一个个对他顶礼膜拜,他一手缔造的帝国版图在日益扩张,这就是一个男人该做的事业呀!他老羡慕了,就想着也能找个机会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做一个男人中的翘楚,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他内心酝酿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父亲的忏悔(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