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先生

“先生”在如今多用于对男性的称呼中,然而,在稍早一些,“先生”还有老师的意思,并且也是对学识渊博的女性的尊称。今天,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女先生。她从教超过70载,年过九旬,依旧坚持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她雍容典雅、满腹经纶,为了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2年累计捐款3568万,是一位万众敬仰的大家。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优雅与美丽的完美结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女神,她就是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出生于1924,华裔加拿大学者。号迦陵。北京人。幼承家学,喜唐诗宋词。1941年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大学毕业后,当过中学教员。1948年举家迁居台湾。先任中学教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等校。1966年应聘赴美国讲学。后入加拿大籍,长期担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学系教授。1977年以后多次到中国访问,并应聘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典诗词。著有《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灵鳛词说》(与缪钺合作),以及《唐宋词十七讲》等。

叶嘉莹先生长期在西方教学工作,叶嘉莹有机会阅读了不少西方文艺理论著作,与西方学者的交流,更推动了她在这一领域的深入,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是叶嘉莹先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重要贡献。

叶嘉莹先生结合西方文论中的阐释学、符号学和接受美学等理论对中国传统词学不断反思,将词分成了歌词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三大类别。这三类不同风格的词,同样具有一种属于词体之美感特质,叶嘉莹对于这种美感特质在词体的演进中,对于歌词之词、诗化之词及赋化之词不同体式的词作中的影响和作用,做了推源溯流的说明。

 她用自己极为崇敬的诗人杜甫的诗句“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自勉。她说,能够做到哪一天,自己并不知道。但只要还能站在讲台上,就一定尽最大的力量,把诗词的美好传统传播下去。让我们走进先生,跟随先生,读诗赏词品中国传统文化,修行养性悟人生。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叶嘉莹先生——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