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本身,大脑和心理互动产生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参照点被称为自我。
自我——体验的领域
躯体感觉是情绪一个组成部分,情绪形成表征,表征有相应的影响到之后出现的感觉,情绪及表征,这是一个回路或互相重叠的。但是识别不同领域的自我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因为它有助于说明患者个体带入治疗关系中的整合(或缺乏整合)的性质。
患者在什么程度上可以体验他们的躯体感觉?感受他们的情绪?思考他们的方法?能够多大程度上有效整合这些领域?把与感受相关的想法带进来?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提供新的依恋关系,了解患者最需要什么。
躯体自我:躯体自我是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自我,因此,自我的最初感受源自于躯体体验。这些体验主要有早期依恋关系的品质决定,比如,有敏感反应的母亲养育的安全型婴儿,与那些冷漠型,迷恋型,未解决型母亲养育的婴儿相比,这些婴儿对于生理应激的激活反应阈值要高。安全型婴儿的体验在一生中,不断地落实,提示并丰富自我。反之,不安全婴儿的体验被否认,被解离,被扭曲——即为达成不同的心理目的,身体本身受到剥削或攻击。这些体验都是在关系情境中形成的。所以依恋取向的治疗必须纳入对躯体自我的关注。
情绪自我:首先,情绪是……个体的直觉判断,或是个体对他人自身的机体状态……或是对自己身处其中的一连串环境条件的直觉判断。其次,情绪会趋势行动——有的时候会触发各种先天的行为系统开始运作,包括依恋系统。最后,情绪总是联系着身体。我们的身体逃离危险,并非是因为我们害怕——相反地,我们害怕是因为我们身体在逃跑。
表征性自我:分化创造了心理的界线,尤其是自我与他人之间、内在世界与外界现实之间。整合涉及到综合与联接,对自己和对他人整合的表征能让人把情感上的矛盾体验放在一起——例如给我们能对某人生气的时候仍然爱着他。
表征性自我基本上是奠基于情绪体验,且往往具有反应激烈的特点,因此我们对自己、他人和关系的表征不仅仅含有强大的情绪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实际上是由支撑他们的情绪所主导,并且处于觉知之外。
很大程度上,是内在表征中潜意识的情绪维度使他们抗拒改变。
反思性自我和觉察性自我:
依恋、体验和大脑:婴儿早期神经的以及心理的发育都依赖于依恋对象的调谐的反应,这种体验不论是好是坏,都发生在依恋关系的情境中。
婴儿和依恋对象的互动,脑与脑的真正互动。
大脑后续发育主要取决于“由基因规划的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如何受到人际间体验的影响。
当外来刺激(母亲的温柔,触摸如何的声音平静的面容)激发了婴儿的大脑活动,同步放电的脑神经元相互建立起“神经网络”,将这些母性的刺激和一种安全的感觉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体验这种方法,体验——特别是重复的体验——塑造了大脑的“环路”。较年幼的大脑天生是被设计为向较年长的大脑学习的,而这种学习大部分是发生在依恋关系的环境中。由此,关系的链接变成了神经的链接,进而影响自我对于新体验的反应性。相反,关系链接的缺乏——比如,在冷漠的父母和痛苦的幼儿之间——可能会阻碍神经链接的发育,从而限制婴儿感受自身情绪的能力。了解基础神经科学以及早期关系对大脑的影响,能够帮助治疗师更有效的治疗患者。
大脑的结构:脑干、边缘系统、新皮层。
脑干:脑干是大脑的“基地”,是最先出现的,出生时已经可以全速工作了。脑干与体验和学习的关联性最小,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基本的身体机能,如心率,呼吸,消化等,以及激活反射活动,新生儿朝向妈妈气味使来的方向,允吸乳头,凝视妈妈的双眸,抓妈妈的头发……这都是脑干启动依恋过程的反射活动。
脑干调整唤起水平,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兴奋使个体处于高唤醒水平,出现呼吸,心率加快。使血液流向四肢,为战斗或逃跑做好准备,自主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兴奋则致个体处于低唤醒状态,在极端情况下,个体出现紧张性运动迟缓,甚至“僵住”。
“髓腹迷走神经”会负责,我们是平稳,参与社交还是战斗或逃跑。而生死攸关之际,更为原始的“无髓背迷神走神经”会引发副交感神经关闭或者失语。我们会“假死”。解离状态通常就是这种躯体反应的心理表现。
当过去的创伤已经侵蚀了脑干的迷走神经刹车的有效性,其结果会使我们的战斗,逃跑或者僵住的倾向几乎总是处于适应不良的状态,成功的治疗,需要我们把焦点放在患者的身体非言语体验,以及治疗互动中细微之处上。
边缘系统:脑干是爬行脑,边缘系统是哺乳类脑。边缘系统主管对感受的加工处理,同时又被称为“情绪脑”。边缘系统也是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交汇之处,基于生活体验学会了预期,例如,哭闹是否能唤起有并确保母亲可以出现,痛苦是否激起母亲的焦躁不安或者漠不关心,这些体验情绪在记忆中记录,在以后与依恋相关的情境中,确保对安全或危险的评估,边缘系统是情绪自我的神经基础。他包括两个重要结构杏仁核和海马。
杏仁核:他是通向边缘系统感觉的大门,负责我们对体验的“本能反应”,决定了我们“通过眼睛解读对方心理”的能力,它指导我们优先注意面部线索,并且让我们对他人产生直觉的“感觉”。
杏仁核也被称为“生存中枢”,它对引发战斗或逃跑反应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评估是建立在生物普遍性上,另一方面评估是有特定的个人经历所决定的。
海马:海马对杏仁核那些不加区别的,失去控制的,一触即发的反应偏好进行调整,杏仁核事启动交感神经系统的加速器,海马则是刹车。海马是在生命的第一年的第三年才开始发挥功能,安全的关系让儿童的海马得以发育,来平衡杏仁核的反应。
新皮层:新皮层是“三位一体”大脑的顶层,这是大脑最晚出现的部分,无论从进化还是发育的角度都是这样,只是在经验的积累和新的学习中逐渐成熟起来的,而且它几乎贯穿了整个生命周期。
额叶是执行脑,它使有意识的想法,计划,记忆,蓄意的行为,有指向的注意力和抽象推理都成为可能。也可以把额叶看作是象征性/表征性,反思性和觉察性等维度上,为自我提供了神经基础。
前额叶:1.背外侧区:专司认知智力,与海马和主要负责语言的左侧脑相连构成网络,2.前额叶中回:专司情感智利,和杏仁核以及主要负责情感的右侧脑紧密相联。
前额叶眶回在眼睛的正后面,是“情绪脑进行思考的部分”,它能解读非言语线索,它在情感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情感调节被认为既是安全依恋关系的目的,也是安全依恋关系的结果。
新皮层主要是进行记忆和预测的脑区,它的特征是自动联系,这涉及恒定性表征,而且存在分级结构,所以说“大部分你所知觉到的,并非来自于你的感觉系统,而是由你内在的记忆,模型产生的”。
镜像神经系统:我们的大脑对别人的动作进行复制和模仿,但是只有那些有意图的行动才会引发镜像神经元放电。
双脑合一:右脑是反思性自我或心智化自我的神经基础,也是潜意识的初级过程,左脑是意识层面思维的源泉,是潜意识层面的次级过程,胼胝体连接了左右半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