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将他们的未来寄托在孩子身上该批判吗?

几年前我读过一本与心理学有关的畅销书——武志红写的《巨婴国》。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那么多人,好古怪,他们自己为啥都不好好活,为啥硬要把自己的生命攀附在别人身上?

别人荣,他们便荣;别人失败,他们便失败。仔细想一想真的变态。

每个人都光荣或耻辱,为什么不由自己来定,为什么要放弃?

很多人爱说‘一切为了儿女’,那‘儿女’又是谁?

如果儿女也继承不同的想法(往往如此),也说‘一切为了儿女’,那不就是老鼠会,不就是传销,不就是谎言一堆吗!

一环扣一环,生命的价值在一堆看似高高的选择中指向终极的虚空。

看完后我深以为然:与其把时间精力金钱花在孩子身上,不如把用来培养自己。给自己一些兴趣班,逼自己早睡早起用来珍惜眼下的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有空的时候就看看课外书陶冶情操,要是之前还有没完成的梦想,那就花时间抓紧去完成。

总之,人要为自己而活,要靠自己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什么要把未来寄托在孩子身上?

但最近我的所见所闻,让我的视野变得开阔了起来,我跳脱出了自私与狭隘,理解了更为广阔的众生。

01

我在之前写的《阶级的裂缝》一文中和大家聊过我在培训班遇到的一个女孩,我且称她为Z。

Z今年初三,她上课非常认真,一道题讲完,我让她自己动笔算一遍(理科中计算特别重要,即便会做了也可能算错,算错一步可就前功尽弃),午后上课,没睡午觉她也很困,但她依然会算得特别认真,并且仔细寻找过程中出错的地方。

两个小时的课讲完,待到要布置作业了,我担心她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做不完,想着给她少布置一些。

她却说:“没事儿,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

我给她的作业要么是很巧妙的题,要么是二次函数的压轴题,都是她需要花一定时间去完成的。

我就给她上了两次课,她的作业完成情况让人欣慰。

就像一部电视剧如果拍得十分精良,观众有种受到尊重的感觉。

这个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会让老师感到自己被尊重了。

02

Z第三次来上课时的心情很不错。

她告诉我这次数学她考了全班第一名,而且和第二第三产生了断层。(她124分,第二只有111分。)

“如果在题目中遇到定直角,就要立即想到圆。”

我在上课的时候跟她提过,她在考试的时候遇到类似的题便将这个规律用了起来。

在给她改作业的时候,我再一次强调了计算的重要性,并且发现她好几题都算错了。

她责怪自己不够仔细,我安慰她:“没关系,谁都会算错的,多练练就好了。”

Z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数学老师也这么说,谁都会算错的。”

“所以他下课的时候经常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练习计算。”

“我的科学老师也经常强调计算的重要性,他也会在下课的时候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练习题目。”

“还有我的语文老师,她可喜欢我了。”

我羡慕地说道:“那你好优秀啊,任课老师都喜欢你,继承了全村最硬的龙鳞。”

听到优秀一词,她又聊了下去。

“不不,我不优秀,我妹妹才优秀,跟她相比,我太普通了。”

“她说的很多东西我都从未听过。比如,她感冒了就说:‘没关系,它自己会好的。等我感冒好了,身体就会产生抗体,帮助我抵抗病毒。’”

我应和道:“对啊对啊,就是这样的啊。”

Z提高了分贝:“可是我竟然不知道!”

“你妹妹几年级?”

“小学六年级。”

“才小学六年级,那你妹妹真是个人才!”

“不,我妹妹不是人才,她是个天才!”

一聊起她的妹妹,Z的语气中充满了骄傲。

我妹妹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她是年段第一。

而且她已经习惯第一,每次考第一她都波澜不惊,觉得这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她平常讲话都奇奇怪怪的话:

‘我在幻想着,

幻想在破灭着。

幻想总把破灭宽恕,

破灭却从未把幻想放过。’

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她都懂一些。

所以她成了我们家的小霸王,我们全家都听她的。

我爸之所以来送我补课,就是担心我今后会跟她拉开差距。

我妹在我面前很嚣张,她总是嘲讽我,不过她对我其实还是蛮好的,她说今后等她赚钱了,就带我去环游世界。

03

“等她以后赚钱了,就带我去环游世界。”

Z讲这话的时候笑出了声,这话也让我联想到我妈带着我去看望病重的舅舅时对他说:“XX说了,今后毕业赚钱了要带我去到处旅行,你病快快好起来,之后我把你也带上啊。”

我也记得我妈说她这辈子最骄傲的时刻是初中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当着全班家长表扬我,并且让她站起来,向全班同学的家长介绍:“这是XXX妈妈。”

04

听完Z对她妹妹的描述,我感慨地说:“为什么你俩都如此聪明,你爸妈的基因真的太好了。”

“不,我爸才初中毕业,他说他以前英语考试只能考30多分。”

我诧异着是不是基因突变了的同时,也忽而明白了为什么国人前赴后继地愿意花重金去培养孩子。

如今,Z的理科也起来了,而文科本就是她的优势,语文老师喜欢她,是因为她5分钟就能背完一篇课文。

照Z的聪慧程度以及她对学习的态度,今后定是黑马。

而更大的黑马,是她的妹妹。

即便她们姐妹今后不从商,就走学习这条路,照中国目前对人才的珍惜程度(沿海地区对硕士博士都有丰厚的津贴,且薪资不菲),今后必定能打破阶级壁垒。

父母生养小孩,不管是对于女性还是男性而言,从长期来看都是一件风险极大、投资回报率极不确定的事。

生育本身就是一场冒险,女性为生小孩,要付出健康的代价,变胖了瘦不下来,肚子上有了妊娠纹;原本在职场上发展得较好的女性还可能因为生育而错失了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男性为了养育孩子、养育家庭,就必须将原本可以用来投资储蓄的钱拿给孩子去学习,假如有个好机会摆在眼前,但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有了孩子,他也不敢随便做决定了。

可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家庭前赴后继地愿意去做这件事?

因为生孩子就像是买彩票,即便你基因普通至极,经过大自然神奇的基因排列组合,依然能生出脑袋十分好用的孩子。

父母辛勤一生,因为各种原因,在自己这辈无法完成阶级跨越,就交由后辈去完成:就像是游戏中自己这个号练废了,再练一个新号。

孩子和父母虽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但他们血脉相连。

看着自己练的新号初始装备就如此之好,那种欣慰感让之前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05

《巨婴国》中所描绘的都是些问题家庭,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迫孩子去按照他们想象的样子去生活。

但中国的父母并非都是控制欲极强的病态父母,更多的父母因自己学历低又爱孩子,对于养育孩子这件事可谓怀揣着敬畏之心。

我可以想象得到,一个初中毕业英语只能考三十几分的父亲,发现自己女儿次次考试年段第一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06

我一直认为人生只要不结婚生娃,就会过得不那么焦虑。

在最好的年纪,人们要承受压力买车买房,结婚生子。

有了四脚吞金兽之后,父母们放弃了冬天温暖的被窝,每天早上六点就叫孩子起床去上学,回到家累了一天还得辅导孩子功课,要被班主任呼来唤去地做各种任务,工作上明明很忙碌了,还得去参加家长会,孩子闯祸了又该被叫去学校立正挨骂。

中国有大量的家长赚钱依然辛苦,他们有的在工地干活做劳力,用汗水以及危险的工作环境换来微薄的收入;

有的家长开早点摊,每天出摊基本全年无休的他们不知道冬天温暖的被窝是啥滋味。

这些勤勤恳恳的国人本可以把钱存下来,买点理财,存多了就买套房。

但是他们选择养育下一代,一条漫长艰辛有着极大不确定性的路。

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的日复一日无私的付出?

泰戈尔有句诗:“要学孩子们,他们从来不怀疑未来和希望。

以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将他们的未来寄托在孩子身上该批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