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为什么自我是幻觉

——《洞见》读后



     最近抽空读了美国进化心理学家罗伯特·赖特的著作《洞见》,这本书的原标题是《为什么佛学是真的》(Why Buddhism Is True)。由此可见本书主题跟佛学有关,实际上这本书正是从进化心理学及现代科学角度来阐释经典佛学理论比如“四圣谛、无我、无相、空”等的丰富内涵,并结合作者正念冥想的具体实践而写就的。全书有着丰富翔实的科学证据支撑、观点论述逻辑严密、层层推进又浅显易懂,读来非常有趣、令人获益匪浅。


五年前因为机缘巧合我开始接触正念冥想,自以为每天睡前花几分钟观呼吸就算是冥想了,但其实那是非常肤浅的一种实践。不过即使是这种浮皮潦草的正念实践,也让我深受其益。比如昨天下午上班我感觉内心很懈怠,那种想要自我懈怠的想法很强烈,但彼时我觉察到了内心的这个想法,并与之拉开了一定的心理距离,保持客观视角默默看着它,不一会儿这个想法也就消失了;我内心那股想要懈怠的感觉也消失了。


再比如今天早上上班,我内心也比较懈怠,我想要放松混日子不想逼着自己写稿之类。但我只需保持正念觉察,与自己内心的这种想法拉开心理距离,不认同它、也不逃避它、更不抗拒它,慢慢的这种想法就会失去力量,不再能够控制我了。而如果放在没有坚持尝试正念冥想以前,我可能就跟很多人一样,通常会下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认同大脑中浮现出的各种想法、情绪及观念等,从而成了这些东西的俘虏还不自知、不自觉。比如我内心一产生懈怠想法,我下意识就会去认同,接下来在情绪及身体感受上就会显得很懈怠很无聊很没精神,这种状态从心理学上就被称为“认知融合”,也就是说我已经无意识地把内心想法或观念当真,并和它融合为一体了,成了它的俘虏还不自知。


作为一名伟大的进化心理学家,罗伯特·赖特在《洞见》这本书中提到,我们人从本质上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基因传承及代际繁衍,它通过数百万年不断迭代进化,从而创造了现在的人类。而它采取的手段简单来说就像刘德华那首大俗歌中所唱的“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来”,凡是有利于物种生存、基因繁衍的事物,都被自然选择定义为好的,通常会给我们愉悦、开心、兴奋、幸福的感受,比如性、美食、睡眠、金钱等,从而驱使我们对这些代表美好感受的事物趋之若鹜。而凡是不利于物种生存、繁衍后代的事物,都被自然选择定义为坏的,通常会给我们恶心、痛苦、害怕、焦虑等感觉,比如腐烂变质食物、疾病、毒蛇、流血、战争等,这些感受会刺激我们迅速逃跑或躲避相应的事物。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选择创造的“机器人”,自然选择通过“情绪感受+思维行动”的初始设计软件来指挥我们的一举一动,从生到死我们都在无意识地遵从自然选择植入我们大脑内部的软件指令来生活、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之类。那么这有什么问题吗?这样难道不好吗?


当然有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一辈子都无法超越人类视角从而看到世界的本质真相,我们终其一生都只能在自然选择这个终极大神划定的框架范围内,饮鸩止渴般地不断追逐那些对我们的基因传承有好处的事物,比如挣钱、出名、尽可能占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结婚生子、子有生子、繁衍生息之类。同时我们终其一生也都在神经病般不断捍卫自我利益、维护自我小家庭、小圈子的各种权益好处,哪怕给他人带来痛苦、伤害甚至死亡也在所不惜;同时不断逃避或抗拒各种令我们自己感到痛苦、焦虑、失落、悲伤的人生处境。


这种对(自然选择定义的)好的人生感受的不断追逐、对(同样是自然选择定义的)坏的人生感受或人生处境的不断逃避,以及一辈子都永不满足的状态就是佛家所云的“贪、嗔、痴”三毒。而《洞见》这本书中对此的解释则更加简洁明了——“贪”就是对各种有利于生存繁衍的感受的执着追求,而“嗔”就是对各种不利于生存繁衍的感受的逃避抗拒,而“痴”就是对这两种看似完全相反实则内在统一状态的一生执着,于是“贪嗔痴”也被称为“贪爱”。


而世俗社会可能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无意识地沉溺在“贪爱”状态中无法自拔,一辈子追逐“贪爱”(追逐好的、躲避坏的感觉),渴望获得内心的幸福圆满,但却万万没想到此举就像饮海水一般,只会越喝越渴,越来越无法满足。因为这就是自然选择玩的把戏而已,它通过让人永不满足的程序机制设计以保证基因繁衍概率最大化,它才不在乎人类是否知足幸福,它只在意基因传承这一件事。


那么我们人应该怎么办才能超越自然选择的初始程序设计,一点点杜绝“贪嗔痴”三毒,活出更广阔恢弘的人生自由呢?其实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坚持尝试正念冥想。


只要接触并尝试过正念冥想的人,肯定都会有一种基本直观感受——比如你把注意力放在观呼吸上,哪怕几秒钟时间,你就会蓦然发现,原来自己大脑中的想法就像瀑布、就像河流一样生生不息,根本就不受自己控制。实际上,自然选择设计的人类大脑默认网络模式就是不停自由联想,不停搜索、产生各种情绪及想法(这些情绪及想法的核心目的还是始终围绕着捍卫生存安全感与物种繁衍任务的)。


只要没有特别紧急的工作挂着心,那么大脑就会开始神游,各种想法、感受、画面、回忆等组成无数的小浪花在脑海中泛滥,你自己想要靠自我意识来禁止或阻挡它们,注定是徒劳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正念觉察,默默地观察它们在脑海中来来去去、动心起念、念头升起、转化、消亡等等之类。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下意识或无意识地被脑海中的念头拐跑,顺着念头的方向不知不觉开始思索、沉溺其中,甚至奔着念头的指示去行动去了,这种情况被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称为“跟自己的念头交配”,从而自我繁衍出更多更复杂纷繁的念头、想法之类,无休无止、生生不息。

比如我这会儿本来应该认真工作,不一会儿不知不觉走神了,想起昨天跟老婆吵架她没有听我的,于是我心中产生了一股怒气,接着在这股怒气的带动下,我脑海中蹦出一个想法,想要打电话骂她一顿。


以上这种情况在《洞见》一书中就被称为想法在自我思考、想法在自我繁衍。本来我们大多数人通常会坚定地以为平时明明是我们自己在思考、在自主产生各种想法、观念、行动、计划之类;但实际上科学研究证实,一直以来都是大脑在自我思考,大脑中数百亿的神经网络通过各种各样复杂动态联结,从而产生、激发一些想法、感受、情绪之类,这些东西通过神经网络模块之间的相互竞争,有些取得竞争胜利的想法、情绪、感受等就会浮现到意识层面,从而才能让我们的主观意识生出“我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的感觉。


其实我们的自我根本不是大脑的“首席执行官”,不负责产生想法、观念、情绪等,自我最多只能算是大脑的“新闻发言人”,大脑内部神经网络及复杂神经模块的决策、竞争、产生想法、观念、情绪的整个过程我们的自我通常一无所知,也根本没有能力插手,自我本质上只负责对已经浮现到意识层面的想法、观念、情绪等给出自以为是的解释和说明(而大量的情绪、想法、观念在潜意识或无意识脑海深层堆积,我们的主观意识通常意识不到),并自以为是自我主动产生的这些想法、观念、情绪。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脑中根本就没有所谓“自我”的生存空间,或者更准确地说——“掌控大脑的自我”其实就是一种幻觉。当然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思考性自我”(也就是大脑中产生各种想法、观念、情绪等的机制)是由大脑本身所掌控的,我们无能为力;而“观察性自我”(也称“元认知”,对大脑中各种想法、情绪的客观觉察),则可以由我们的自我意识主动掌控,对脑海中“思考性自我”源源不断产生的各种想法、情绪、观念等进行正念觉察。


《洞见》这本书提到,在大脑内部我们无法找到自我(确切地说是“掌控大脑的自我”)存在的明确证据,而在大脑外部也无法找到自我(以皮肤为界限的自我空间)存在的清晰证据。我们通常“以皮肤包裹的身体”为界限,认为这个东西就是我们与他人的人我界限。而实际上我们通常也会把爱人、亲人、孩子、朋友等无意识地纳入我们的自我范畴,比如如果你的爱人、孩子或挚友受伤,你内心通常会产生非常痛苦的感受,此时你自以为“完整圆满的自我感”会受到深深伤害。


同时作者在书中亦提到,他有一次正念冥想过程中,忽然感觉窗外鸟儿的鸣叫与他的脚丫子带来的疼痛感仿佛不分彼此,也就是说他感觉自己那一刻的自我界限,并不像平时自以为的那么界限清晰。实际上,从佛家看来,我们的内在无我、外在依然无我。我们自以为一辈子都跟他人、跟世间万物有着严格清晰的人我边界、物我界限的这种感觉,其实是一种深深的自以为是、根深蒂固的幻觉。


从《洞见》这本书提供的世界观来看,我们每个人究其一生都有两条人生道路可选,一条是一辈子无意识地在自然选择初始程序设计下,老老实实扮演人类这个角色,用人类的视角体验生活、看世界(就像自然选择安排给猪马牛羊的视角是一样的道理)。另一条道路就是通过正念冥想,尽可能摆脱自然选择初始程序设计的影响,摆脱人类视野的先天局限和狭隘处境,改用宏阔无比的宇宙视野来体验生活、看待世界,你也许就会发现,世界的本质真相往往出乎你意料。


说了这么多,当然以上很多观点也是一种鹦鹉学舌,不是我的切身体悟。总之如果读者诸君有空,翻开这本《洞见》读一读,并尝试一下正念冥想,真的没坏处,只有无穷无尽的益处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为什么自我是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