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道德经》(7)犹豫是美德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严兮,若容(客);涣兮,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混兮,其若浊;旷兮,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读了这一章,方知“犹豫”原来是一种美德。犹,本义指一种猿类动物。猿类都很警觉,若一个人畏惧四周(邻居或邻国),他对四周(邻居或邻国)的一言一行都会关注,警觉。这里形容“善为道者”对外在事物环境的警醒觉知。豫,指象属,象之大者。大象走路缓慢,走路缓慢可以理解从容、安适,也可以理解小心翼翼,这里形容“善为道者”谨言慎行。犹豫两个字连在一起,表示善为道者在事情的谋划部署阶段的精神警觉和言行谨慎,总之是一种沉静的蓄势待发。

  此外,结合下文,我们可知,善为道者除了“犹豫”,还有下面一些美德:端庄恭敬(若别家作客);快刀乱麻(若冰河消解);敦厚朴实(若一方璞玉);心胸豁达(若空山幽谷)。

道的美德如此,道的达成如何?老子教导我们说:“静之徐清,动之徐生。”意思是既要好静,又要能动。惟静可以清浊,惟动可以催生。动静是必须的,而且不可偏废,需要把握适当的平衡。诚如此,则与时俱进,万象更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读《道德经》(7)犹豫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