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册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大致了解,接下来就从阅读、习作等方面来具体分析教材里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阅读编排解析与教学建议
1、单元总览
本册教材编排了八个主题单元,从语文要素上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类别。
一是文体单元,包括第三单元——现代诗、第八单元——童话。语文要素主要指向如何阅读现代诗和童话。
二是习作单元,包括第四单元——写动物、第五单元——写景物。为什么将第四单元也归类为“习作单元”呢?因为这个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从体会写法角度提出来的,而且与单元习作联系紧密,是典型的读写结合关系。这与统编版习作单元中阅读训练要素和表达训练要素之间的联系是一致的。第五单元从选文角度也可以看做是文体单元——游记,是从学习写法角度编排组织学习内容和活动的。
三是阅读方法策略学习单元,包括第一单元(抓关键语句体会感情)、第二单元(运用提问策略提问策略进行阅读,并试着解决问题)、第六单元(如何抓住长课文主要内容)、第七单元(从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中体会人物品质)。其中,第二单元与四年级上册的“策略单元”是一脉相承的,是提问策略的进一步运用。第二单元从选文角度也可以看作是文体单元——科普说明文。
从上面的大致分类出发,关于本册教材的阅读教学,主要分析第一、二、三、六、七、八六个单元。
2.关于不同文体的阅读
(1)现代诗阅读
统编版教材明确的文体阅读,除了大量出现的童话单元(如三年级上册三、四单元,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册教材之前,还有寓言故事单元(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和神话单元(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等。本册教材编写了两个文体阅读单元,第二单元聚焦现代诗,第八单元继续学习阅读童话。
从古诗词到现代诗,形式变得更加自由,一以贯之的是节奏优美,注重意象,意蕴丰富。儿童是需要“诗教”的,因为“诗”是情感和审美的产物,通过阅读诗歌,儿童能够“遇见”与自己的天性契合的灵性表达,他们的想象力、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都能得到呵护和发展。
显然,现代诗从形式到内容,与一般的现代文有明显的区别,带来的阅读体验也是独特的,儿童以合适的方式亲近现代诗,言语思维的创造力会得到激发。
现代诗是分行的,所以有了清晰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押韵或者不押韵);现代诗里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塑造鲜明的形象,即意蕴丰富的意象,创造出独特的意境;现代诗饱含着真挚丰富的思想情感……运用合适的方式了解现代诗的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亲近现代诗。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在教材中阅读过一些现代诗,但不是作为一种文体阅读提出具体学习要求的,学生只需要基本读懂和积累语感就行了。这个单元在阅读训练要素中明确提出“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进而体会诗歌的感情。这个要素提醒我们,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对于体会诗歌的感情,是有帮助的。
那么,到底怎样通过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感情呢?
第一,特点不必进行理性分析,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品味中感受、发现。这在课后思考题中有具体体现,如《短诗三首》第1题:“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绿》第2题:“这首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还有《白桦》的第2题。更值得关注的是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的总结,教师要充分领会和运用。
第二,要体现学为中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学生的真实体验和充分交流,可以相互引导体会现代诗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要以诗歌文本信息为依据,在此基础上鼓励多元理解。
第三,要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实践中,阅读更多的现代诗,积累更多的现代诗,尝试写一写现代诗。这一点教材有明确的活动设计——综合性学习。教学中,要重返展开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有真实、真切的学习体验。
(2)童话阅读
统编版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编排了很多童话文本,三年级不仅重视童话阅读,而且重视童话的创编。本单元的童话学习,除了继续感受童话中想象的奇妙,还提出了要“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材选编了三篇童话文本,《宝葫芦的秘密》和《海的女儿》都是长篇童话中节选的一部分内容,《巨人的花园》是根据王尔德同名童话改编,原文也比较长。这些童话中既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又有鲜明的人物形象。阅读这三篇课文,感受想象的奇妙仍然是学习的重点,但不能只停留在阅读感受上,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创编故事。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要读懂童话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最好是鼓励学生阅读整本书,更加深入地体会人物。
3、关于方法策略单元的阅读
这些单元的学习,要关注纵向上的联系。
第一单元与第七单元,阅读训练要素中明确提出了阅读的方法和目的。第一单元学习运用抓关键语句的方法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七单元学习运用抓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方法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感情,感受品质,领悟形象,都属于都文章主题的把握,都需要学习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
抓关键语句,从“交流平台”可以知道关键语句指什么样的语句,怎么抓,不能靠老师来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充分阅读课文,自己去发现。
抓人物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品质,不能将语言、动作从事情中抽离出来分析,要引导学生结合人物的处境、选择来体会,要重视朗读,重视“设身处地”地想象和体会。
第二单元与四年级上册的策略单元是一脉相承的。学习这个单元,要与上册的提问策略的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提出问题,为的是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写法,所以要主动积极地解决提出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既是能力,也应成为一种阅读习惯。不仅此单元要落实,学习任何一个单元,都要运用,都要落实。
第六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四年级的一个学习重点,从上册到下册,有三个单元的要素都与此有关。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引导学生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一件事的主要内容。
上册第七单元是学习把握写了几件事的文章的主要内容。
下册第六单元,进一步提高要求,如何把握叙事情长文的主要内容。
从教材的内容和学习活动编排来看,是将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难点来处理的,所以,教材从两个方面做了编排上的努力。
一是故事内容浅显,贴近学生生活的——人文主题就是“多彩童年”;
二是选编的长文章都是已经被分成了几个部分的。
《小英雄雨来》原文中的每个部分都是有小标题的,编写时,重新划分了部分,用序号来标示,一方面是想让学生知道这种编排方式,第二是想让学生自己概括小标题或主要内容。
《我们家的男子汉》直接保留了小标题,告诉学生可以直接利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课后也提了“换小标题”的要求。
《芦花鞋》又不一样。没有序号,要求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这样的编排,很直观地引导学生,可以在概括每个部分主要意思的基础上,再把每个部分的意思串连起来,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除此之外,《小英雄雨来》还利用小泡泡,告诉在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泡泡中的方法就是帮助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
长文章的教学要注意长文短教,不要面面俱到,抠得很细。最好的做法,一要根据阅读训练要素细化单元阅读学习目标,紧扣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二根据课后思考题、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来选择教学内容。
4、关于“人文主题”的价值发挥
学习是需要进行意义的自主建构的,儿童一般不会将学习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本身作为学习意义的追求。“人文主题”,让母语学习拥有了联结生活的通道,甚至让母语学习拥有了真实、真切的生活情境。教学中,不要仅仅做“渗透”的事情,而要将人文主题转化为母语学习的“境遇”,让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丰富情感的实践之地。甚至,有些人文主题,可以成为将教材单元创造成开放的、多维拓展的主题学习单元——创造性使用教材,创造自己的教室课程,是让语文学习充满活力的应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