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三国之法正---屈不得志,思遇明主。

屈不得志,思遇明主

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

正既宣旨,阴献策於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於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三国、南北朝那种战乱时代,总会有大量的北方人逃到江南、四川等地。这些流亡的人很多都是原来的有钱人或者豪族(因为大多数的穷人限于资金和消息来源问题,往往逃不掉),这些人到了新地方,为了土地和权势,经常会和当地的地主豪族起冲突。如何处理、调和外来户和本地人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是让当权者头痛的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外来户如何融入本地文化,面对本地人的偏见和歧视时,要如何调整,也是一个大问题。放在今天看来,这就有点像现在的大城市,面对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那种有矛盾,却又相互依赖的情况是一样的。显然,初来乍到的年轻的法正,就遇见了这个问题。

法正到了蜀地后,刘璋过了很久才让他当了一个县官(新都令),后来又加了一个校尉官衔(署军议校尉)。本来,法正远道而来,不但逃过了战乱,衣食也算无忧,生活也安定了下来,还当上了县令,许多人都会觉得能够放松安逸下来。但这对法正来说却不然,实际上,他在刘璋那里过得非常不开心。史书上对他这段经历说得很简单:“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就是说,刘璋不重用他,他又和本州的一些同来逃难的人处不好关系,被他们说成是“无行”——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作风不正——让他过得非常郁闷。不过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就很容易明白法正为什么会混到这么悲惨的地步。

图片发自App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一点,法正有才华有志气,和他淡泊宁远的祖父相比,法正心有抱负,更欲在乱世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俗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法正比一般人都要有才,加上家里又是名门,年轻气盛的时候就很容易张扬,对一些看不惯的蠢人蠢事很可能就不留情面地讽刺指责,引起了周围人的不满(关于这点,大家可以参考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天才物理学家谢尔顿)。

“无行”也就是作风不正——这个评语,其实相当恶毒,因为这种评价虽然很虚无缥缈,但却具有巨大的杀伤力,而且还死无对证。比如某单位或集体里面有一个人很牛,遭到许多庸才的嫉妒,但是这人又没有什么说得出口的缺点和不足,而且工作也很出色,那么这些庸才会怎么办呢?他们往往会凑在一起,私下说这个人作风不正——我上周看见他去寡妇家啦,哎呀哎呀真不得了啊!作风不正啊!但是如果有人认真去追究,就会发现这事儿追究不了,你要说他污蔑,可是他会说看见你去了寡妇家,又没有说你去干什么;你要和他解释,其实这是领导派我去送温暖,他就会说哎呀我们都知道你干什么去了,要不为什么不派别人就派你?就这样,虽然他们在工作上无法挑战牛人,但是他们能用谣言和风评把所有的事情都给搅黄了。

如果这时候法正的领导是曹操、刘备这种识人善用,能不拘小节的大人物,自然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早早地就能发挥法正的才能。但是遇上了被人称谓“愚暗”的刘璋,法正就只能悲剧了。当时由关中一带逃难过来的人统称为“东州人”,后来还形成东州派,可见为数不少,在这种情况下,愚暗的刘璋又怎能慧眼识珠相中法正?况且,当时法正的名声还不好,能给他一个小官做做,就是看在他家先人都是大人物的面子上优待他了。可以想象,这个时候的法正是多么郁闷多么痛苦,而且周遭的人物恐怕也对他多有排挤和欺负,让他备感郁闷。这些白眼和奚落,绝对给了他巨大的心理刺激,这样才能解释日后他终于得志的时候,对这些恩怨进行了那么偏执的大清算。另一方面,从刘备、诸葛亮等人默许他肆意所为的态度来看,他们恐怕也对法正的这种恩怨必报的行为是理解和同情的,而这种同情和默许,又反证了当年法正受的怨气之大、之不公平。

图片发自App

不过,即使是在郁闷的时候,法正还是很走运地遇上了一位知己,名唤张松。张松和法正一样,抱怨自己的才干难以施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张松并非像法正一样不受刘璋重用,刚好相反,张松官居益州别驾,别驾可是仅次于牧守和刺史的官职,就是整个益州的领导核心成员之一,这绝对不能说是不重用了。只是,张松嫌刘璋无所作为,想换一明主,这点和法正是有区别的。张松想投靠刘备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来张松是本地人,并非刘璋的亲信,无法进入刘璋统治的最核心圈子,他有所不满;二来,他也看出刘璋不是那种在乱世之中能够守住一方基业的人物,出于自己利益考虑,他会更倾向于刘备这种枭雄——因为刘备肯定能守住益州对抗北方的曹操,或者是东边的孙权。不管如何,两人在希望刘璋倒台,换一个更有前途的老板这一点上很是一致。因为受到张松看重,法正才有机会见到他一生渴望遇到的明君——枭雄刘备。

赤壁之战前,张松曾奉命到荆州会见曹操,受冷遇之后,回来见刘璋时即劝其绝曹结刘。按照时间,张松一去一回,加上刘璋考虑的时间,赤壁应该已经打完,可能还是在曹操失去江陵之后的事,刘备这时已经威势日盛,因此刘璋才考虑刘备这个盟友。这时由张松推荐密友法正去见刘备,法正一开始还不愿意去,但是去了之后就发现来得不冤枉。法正和刘备这两个雄心勃勃,同样都是长期因为客观外部条件而不得志的人一见如故,相互有极大的共鸣,这一下法正就认定了刘备才是自己心仪的主公,于是回见张松,献益州的计划应该就在此时定下。法正第二次出使荆州,是奉刘璋之命正式邀请刘备入蜀,这一年法正三十五岁,他的奇谋妙计终于有机会开始施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八章 三国之法正---屈不得志,思遇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