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婚姻三部曲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两个人相爱容易,但相守似乎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在认真聆听了韦志中老师的《文化动力取向的家庭教育及家庭治疗》、《爱情心理学》这两门课后,我总结了一下,发现,幸福家庭似乎很难,只要你弄明白了这三个问题。


一、我从哪里来?

弄明白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社会文化历史。说的是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家庭所处的地域文化或者小团体社会文化背景。

远的不说,就是现今我们中国当前奉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的主流文化,同时也是我们建立家庭文化的标杆。如果你的家庭文化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相悖,那么,你的家庭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比如说,自由平等。现代社会的女性已经撑起来半边天,结果丈夫还在家中搞“三从四德”“男尊女卑”那一套,肯定不行。

社会文化除了我们国家的大的文化价值观,也存在地域文化和局部小团体文化。比如介休和平遥的文化氛围就有着很大的区别,介休和孝义的饮食文化也是有着较大的区别。你娶了孝义媳妇,非要让她下午和你吃面条,我想她很难接受。

小团体文化说的是什么呢?

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与自己的社会团体中。我高中是在介休十中上的学,当时叫汾西矿务局第一中学,我入学那年是第一年,该校面对市区非矿务局子弟招生。三年下来,除去学习,我就发现非常有趣的问题。简单的说,我发现自己和人家根本不是一路人,他们所处的经济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是我没有触及过的,一直处在乡村的我是没有办法理解人家的生活方式,他们或许也没有办法去理解我。我们没有共同的话题。当然这个不排除有个人的性格原因。

第二个是家庭文化历史。

我们说恋爱是两个人的事,但结婚就是两家人的事。韦老师提出了“一张床六个人”理论,讲的就是两个家庭的文化冲突。当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男女双方一头扎进婚姻的殿堂后,突然发现,这不是她想要的婚姻,为啥?家庭文化不一样。所以我们在结婚前,或者婚后有责任有义务去了解对方的家庭文化历史。

我和我老公是自由恋爱。婚前妈妈也是各种不愿意。其中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误会。我的公公是一位小学人民教师,我妈妈在婚前做了很多工作,其中一项就是打听他家的各种情况。我很能理解妈妈的这种做法。打听到什么呢?就是我公公之所以现在能成人民教师,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懒,不想做苦力,所以缩在学校里。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母亲都有一种担忧,怕我的老公像了他的父亲——懒。

婚后,和婆婆闲聊,婆婆讲述了为何公公能够坚持到今天一直做老师。从婆婆的嘴中,我了解到的公公不再是偷懒的,而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人民教师,还有就是婆婆一家人的团结以及智慧远见。“做苦力挣钱,年轻力壮还好说,那老了怎么办?”“国家肯定会重视教育,教师也会受到关注”就这样,在婆婆的支持鼓励下,公公考上了太谷示范,也顺利通过的各种职称考试。到现在村里的人偶尔会讥讽的说我公公命好,但是只有他家人之后,这背后的艰辛与挣扎。

了解了老公家的故事,我妈妈的担忧便不再是担忧,更多的是油然而生的敬佩。

所以,我们进入一个家庭,更多的是融入了一种新的文化,当你发现新的文化与你原有的家庭文化存在冲突时,你不妨冷静的观察,静静的等待。“存在即合理“如果真的新的家庭文化是错的,你再想办法也不迟。当然,最好就是我们婚前就能有足够的慧眼去发现新的家庭文化价值观是否正。

二、我在哪里?

这个问题不是问你的位置,而是你自己角色定位的问题。也是韦老师提出的”六个人一个床“什么意思呢?婚前我们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是婚后就不一样了,我们不再只是我们自己。

我们既是原生家庭的子女,还是另一半的爱人,更是孩子的父母。可以说我们是身兼数职。那么在这些角色当中,趋于首位的肯定是我们是另一半的爱人。然后是孩子的父母,最后才是原生家庭的子女。这三者有先后之分,但并不是主次之分。

韦老师在《向西游记取育儿经》这门课中,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最好的亲自教育就是和谐的夫妻关系。很多问题看似是孩子的问题,实际是母亲的问题,很多时候看似是母亲的问题,实际是婚姻的问题。

当家庭矛盾出现的,我们首先顾及的我们小家庭的和谐,最后才是其他。但是其他关系的忽略久而久之会让你的婚姻出现裂痕。

前些天,我们能家就闹了一个笑话。姐姐因为紧张外甥的学习,有些日子没有给妈妈打电话。当电话响起的那一刻,妈妈就说了句”你打错了吧“。当然我们知道妈妈是在开玩笑,但是我们不难理解妈妈背后的潜台词,”你连自己的妈妈都快忘了“。

有意思的是,你会发现,如果你么有结婚,你长时间不往家打电话,家人会着急紧张你,但是你一旦结婚,意味着你已经从原生家庭脱离,这时候的双亲,不再是你的第一牵挂人,如果你不往家打电话爸爸妈妈就会变得失落。而我们却不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那份失落。所以,各种新生家庭与原生家庭的矛盾也因此产生。

特别是婆媳矛盾。韦老师说婆媳矛盾是千年难解之题,为啥?因为两个女人爱上了同一个男人。那这个时候,如果加在中间的男子,能够让妈妈也感受到他的爱,那么婆婆很大程度上会协助小家庭,那婆婆整天看到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眼里心理只有别的人,那么她就会委屈。特别是单身母亲或者独生子女。

所以,聪明的女性,婚后一定是规劝丈夫要更加疼爱自己的母亲的,而不是与她的婆婆争风吃醋。

所以,家庭关系中第一首位的是夫妻关系。其他关系也需要我们去维护,保持情感上和平衡。

三、我要往哪里去?

弄清楚前两个问题,我们就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我们要树立信心,建立积极的家庭文化,积攒作为家庭成员的心理资本,——宽容,忍让和尊重。好的婚姻能够成就彼此,不好的婚姻便是当事人的一场毁灭。

在搞清楚了前面两个问题之后,当家庭出现冲突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我们这个小的家庭有没有统一认可的家庭文化。夫妻双方,一个追寻你有你的自由,我有我的风采,一个追求要为家奉献,那么很显然这样 的两个人是很难相容的。在亲子教育,一个奉行快乐教育,一个奉行严师出高徒,那么这个孩子很容易在你们的两面中失去自我。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会听到这样的一种理念“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这样的理念对不?我想说的是很对。这个理念说的不是家庭文化的相对立,而是说的是方式方法的变通,但是原则性的东西肯定还是要一致的。


关于心理资本,这个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很多人都参加过高考,有的学生平常学习优秀,但是一上考场就脑袋空白,有的人平常表现平平,但是考场上会超长发挥。为啥?心理资本不一样。这个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经历人生重要事件后的深刻反思而不断提升的。有的人一遇上事情就火急火燎,不知所措,夫妻矛盾刚露头角,就火冒三丈,不停解释,气急败坏的把对方的情绪也点燃了,好了,一发不可收拾,陈年旧事,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掀出来了。到最后两个人都不知为何而吵。

这就是婚姻当中两个人的心理资本不够。不尊重对方的解释,不能忍耐对方的气愤。

总之,家庭文化这个东西,首先要统一,然后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好的文化要传承,不好的文化要摒弃。

家风建立了,那么好的婚姻、是需要双方为婚姻而付出的,家庭成员必须具备尊重宽容忍让这些心理资本。

这些问题,已步入婚姻的你,是否已经弄明白了?快行动起来,你会发现,幸福来的很简单。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福婚姻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