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期【教学随笔】

                          一堂课的背后

                                    文/袁茹意

        完成比赛已经几天,可以静静地、细细地回顾从着手准备、进行比赛、赛后反思等方面。

一、准备阶段

1.报课题时间仓促,在朋友的建议下,选择了吴伯箫《灯笼》。之前并未讲过,有些担心,也有些兴奋。

2.搜集资料,观看网络资源,查找内容是全国教学设计一等奖和赛课一等奖,余映潮老师的评课视频。

3.设计过程,整理了一下,共八套方案。从基础常规课,到自己零星的解读,再到前辈的指点,再到朋友的点拨。方案经历了确定、推翻、确定、推翻,反反复复多次,其实直到上台,手里的教学设计也不是特别的精致。

二、讲课阶段 

发挥还算正常,比较顺畅的完成了任务。

三、赛后反思阶段

讲课毕,有老师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如果哪个地方如何处理,会显得干脆利落;那个细节如此表述,会更精致。听在耳里,记在心里。

四、赛后感悟

1.努力是个进行时态,不断刷,会不断新。

2.那些泥泞不堪的道路,虽让人狼狈,但咬牙走过了,脚下的泥泞也终芳香四溢。

3、绞尽脑汁的过往终成为黑夜幕布上的繁星,星星点点,不甚夺目。


后附八种教学设计思路:(意识流式记述)

《灯笼》方案一:常规课(资料书)

1.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灯笼的?

明确:课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 。从文化和情感两个角度来写灯笼。

2.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欢灯笼的原因。(1)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2)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3)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4)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5)引发作者关于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的联想,激发爱国热情。

3.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第11段所表现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明确: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使全民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家园。

4.品评本文的写作特色。

(1)丰富的联想。文章由灯笼想到了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想到了许多详情民俗;想到灯笼能为夜行人 指路,温暖他人;想到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想到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联想丰富,内容多样。

(2)爱国的情怀。作者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热情。

方案二基本思路

导入: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1.浏览阅读提示,提炼关键信息。预设:写作时间、体裁、内容(或整体或局部)

2.阅读原文,细化“文化”和“情感”

3.咏物抒怀类文章,要读出情味。(选择部分段落或句子,体会情感)如:

(1)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欣喜)

(2)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缓慢悠长)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舒缓)

(3)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亲切)

(4)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遗憾)

(5)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欢快)

(6)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帘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落寞忧伤)

(7)“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疯狂浪大,浪大疯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但那时人的处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悲凉)

(8)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坚定)

(9)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高亢激昂)

4.通过朗读,内容上有个人经历到家国情怀,感受到情感上的变化由深情到激情。

5.画文章结构图(灯笼)

6.德育渗透:当下,百年大庆,当代青年要有时代使命与担当,将精神传承下去。例如:古有戍边将士保家卫国,今天又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共和国的成立和建设流血牺牲,一代接一代人的继往开来。今天,恰逢党的百年诞辰,举国欢庆,天安门广场和神州大地悬挂的喜庆的灯笼就是对他们革命成果唱响的赞歌。

方案三

1.结灯笼缘(1-2段概述是哪些人,哪些事和物呢?)

2.忆灯笼事(3-11那年,                  概括作者都回忆和联想了与灯笼有关的哪些事)

3.抒灯笼情(文中那些情感打动了你,使你感同身受。找出来赏析并做批注,带着理解读一读。组内交流,组间分享)

读4-5段注意重音:孤单、挣扎、惆怅、留、亲手、特别、也(配乐天之大)

4.明灯笼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11-12配乐朗诵)

5.写作:化文为诗(改写)

方案四基本思路:读文章、听梳理、思情感、画结构、做事情(希冀)

方案五基本思路:

一、导入: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1.(写作背景及作者基本情况)本文作者吴伯箫出生并成长于山东的一个乡村,在曲阜读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1925年考入北师大,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代在山东当老师,创作了许多散文,《灯笼》是其中之一;1930年代末赴延安参加革命。吴伯箫是一位进步作家,一方面有才华,另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投身正义事业的进取心非常强烈,因此在怀念早年的乡村风俗时,会自然地引发激越的爱国热情。

2.本文是抒情散文,文中含有两种感情基调:深情与激情。朗读课文,从文中寻找哪些内容体现深情?哪些体现激情?

深情:早年乡村生活

激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灯笼在课文中起线索作用,串联材料,寄托对故乡和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通过朗读(4-5段)感受深情;再读(11-12段)感受激情。

方案六基本思路

你能够想到灯笼的哪些方面?

一、说说跟灯笼相关的记忆

1.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2.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3.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4.坡野里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闹嚷嚷的观众5.花生篮,冰糖葫芦6.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7.岁梢寒夜,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8.夜晚挑灯接祖父9.跟祖父数牵牛织女星,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10.想起母亲口中的吩咐11.挑灯上下学12.母亲亲手为我准备的消夜食品及小纱灯13.想起乡村还愿,村头高挂的红灯,慰藉孤行客虚惊的心灵14.联想到无缘观赏唐明皇的灯楼15.想到元宵节跟龙灯跑半夜,又跑看了马灯,又猜灯谜16.想到睡觉前在床头悬挂的小灯17.想到族姊远嫁的辉煌景象18.想到日后朱门褪色19.想到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字20.联想到宫灯,以及宫廷内人的生活21.想到戏曲唱词,想到汉献帝那年的处境22.想到昔日的爱国名将卫国壮举23.想到自己可以担负的使命24.想到日后国家的美好未来

板书:亲情、乡情------梦里梦外     

            悲情、豪情------古往今来

二、疑词辨析

曾在太平丰年时可以赏灯,后来呢,不太平无丰年了吗?从文中哪里可以洞悉。

1.唐明皇奢华灯楼2.族姊家境破落,官衔灯犹在3.联想到江山岌岌可危的汉献帝,泪比蜡泪长4.古书中的爱国将领,挑灯看剑5.自己的誓愿------甘做马前卒6.需火把、探海灯、燎原烈火,需要更多民众团结起来,抗击日寇。

三、通读《灯笼》后,说说吴伯箫是个怎样的人?

追求光明,心地纯良,学识渊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亲人感念、感激,对家乡眷恋,不惧挫折,深谙历史与文化,创作力强,有英雄情结,有责任担当,有家国情怀……

四、如何做个有责任担当的人?作为学生,可以……

以“稻”为线索:粮食、饥饿、浪费、杂交、大梦

辅助材料:袁隆平先生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发展杂交水稻,造福全球人民。

写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精心策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山河,也击碎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竟然采取不抵抗的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缓一腔积郁。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就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推荐阅读:《南泥湾》《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还没见过长城》要求:理清作者写了什么事,明白作者抒了什么情。

方案七基本思路:

(1)请同学们利用课文的阅读提示进行概写

(2)写法尝试:第二段的写法其实是一种文章开头方式

(3)背诵积累:第四、五段(语言积累)(倒叙开头-生发感悟-产生联想-加以议论-最后抒情)

(4)品析欣赏:阐释第十一、十二段的作用、含义。

方案八

1.读中忆事2.读中悟情3.读中明志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827期【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