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吗?

        关于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我弄得最清楚的是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逻辑清晰明了:如果A能推出B,那么A就是B的充分条件。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则A就是B的必要条件。“下雨”和“地湿”,“下雨”是“地湿”的充分条件。“有志”与“事成”,没有“有志”必然没有“事成”,有了“有志”未必会“事成”,那么“有志”是“事成”的必要条件。

          做一件事情就是启动意志行动的一个过程 ,即三步“确立目标、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确立目标”即是一个立志的过程,也是大家非常看重的一个环节,谚语也是这么说的“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好像是立下大志了,似乎就离成功不远了。其实不见得,拿我自己来说,是“克服困难”的行动过程这一步最难,记得2004年初,自己定了个目标“通过司法考试”,也制定了计划,废寝忘食的进行了两个月,奈何征途复杂艰难,驱动力又不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经常鼓励或者警醒自己的“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行百里者半九十”座右铭,想想都是着重于“克服困难”将行动进行到底的过程的名言警句,看来我对自己还是了解的。

          那么再思考一下,自己是关注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还是“以成败论英雄”?诚然前者侧重的是“过程” ,后者看重的是“结果”。回顾自己的过去,对那些没有“事成”的结果会耿耿于怀,每每想起犹如针扎在心上,不难发现我是一个更看重“结果”的人,关注成功,不论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多么的可陈可点,我通通看不见,忽略了行动过程中所经历的风景。所以很多情况下,害怕结果不能如我所愿,做事畏手畏脚,不敢开始,反而害怕成功。事实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换句话就是失败才是正常态,接受每一次的结果,有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不对结果患得患失,关注于一次又一次的行动,也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是正常的。这触动我深深的自省,也是自己一惯的意志行为的一次珍贵的修正,努力达成结果固然高兴,因为满足了我的需求,但是努力克服困难的行动过程更加的重要,它需要我“看见”,它需要我打开心扉,容得下“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经常念念不忘的是清代彭端淑的那篇《为学》中“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段话很入我心,每每面对新的陌生的东西需要学习时,畏难情绪生起,就想退缩,脑海中就自然而然蹦出来,根治这类畏难懈怠症状有奇效。还有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也是深刻在脑子里的,鼓舞着我勇于面对现实,敢于挑战自我,并且永远保持乐观心态,无论结果如何。

      你今天想干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你的目的达到了吗?”经过对我的认知、情绪管理和意志行为方面进行了梳理,离有效率的生活更进了一步,非常欢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志者事竟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