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渔璜与他的咏西湖诗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首著名的咏西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其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描绘了西湖扑朔迷离的湖光山色,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粼粼,十分美艳,而在雨幕笼罩下,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更显出一种朦胧与空灵之美。在诗人眼中,无论是晴姿抑或雨态,西湖之景都是妙不可言的。

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诗人把西湖与西子作比,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西子即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而人所皆知。西施无论是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美到极致。而西湖呢?无论晴姿雨态,抑或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将西湖写得活灵活现,不知是西湖如西子一般美丽呢,还是西子如西湖一般美丽了。从此,“西子湖”便成了西湖的别称,而这首咏西湖诗也便成为了“绝唱”,数百年间,鲜有能在“绝唱”前别出新意之作出现,西湖似乎淡出了诗人们的视野。

直至清康熙年间,贵阳人周渔璜《泛舟西湖夜半始归》一出,才又令人大开眼界。周诗云:“天边明月光难并,人世西湖景不同。直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是广寒宫。”这首诗字字平易,诗写西湖,首句却并不落在西湖上。因为是夜半,抬头见月,便从天边明月写起。虽然月光难并,但人世间自有美景,不必因月光难并,而有所遗憾之意旨,便隐约透了出来。接着诗人把碧澄如镜的西湖比作一轮皎洁光亮的明月,湖中的楼台亭榭则像月中的广寒宫一样。这首诗的比喻看似平常,实则精妙绝伦。诗人泛舟西湖之上,看见水中的一轮明月,便信手拈来,拿来与西湖作比,清新、自然,不着痕迹,却使人浮想联翩,由明月而想到月宫,由月宫而想到嫦娥。诗歌赋予了西湖新的形象和更悠远的意境。

清代查为仁在《莲坡诗话》中说,“周宫詹起渭《西湖》诗云,天边明月光难并,较东坡别是一格。”袁枚《随园诗话》中亦云,“断句入耳,有终身不能忘者。”两位大家都给予了周诗极高的评价,当然我们也不敢说周诗便高于苏诗,但是我们却可以骄傲地说,贵阳出了一位可以跟大文学家苏东坡相提并论的大诗人周渔璜,在“绝唱”前别出新意,另辟蹊径的难事,竟然被一个“鲜为人知”的贵阳人做到了。周渔璜何许人呢?

周渔璜,名起渭,别号桐野,贵阳青岩骑龙镇人。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渔璜作诗500余首,有《桐野诗集》传世。清末贵阳诗人陈田《黔诗纪略后编》认为渔璜之诗,“华妙不减渔洋,颖特岂逊竹垞”,即可与当时诗坛领袖王世禛、朱彝尊相颉颃。除此之外,周氏还是著名的《康熙字典》的主要编撰者之一,著名学者毛奇龄称誉渔璜“风雅之宗,领袖群彦”。

青岩古镇是贵阳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其古色古香的风貌,绚烂夺目的地域文化,加之令人流连忘返的风味小吃,深得游人们的青睐。每逢节假日,小镇便人满为患,常常有外地人、甚至外国人徜徉其中,游人们喜悦之情可谓溢于言表。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出了青岩古镇往北,前行约五、六公里,就可到周渔璜故居。所谓故居,不过是几间破旧的房屋而已(据说不久前已修葺一新),但仍旧值得一看,毕竟是我们的周渔璜嘛。在那里,你还可以听到当地人说一些周渔璜小时候的故事,并且还可以见到周渔璜的第八世孙,据说他是周渔璜纪念馆馆长,一位老实的乡下人,当然我们不知道他喜不喜欢其祖的诗。但是,许多人游罢青岩也就止步不前了,于是,就在热热闹闹的青岩古镇旁边,周渔璜和他的故居便一直那么凄凄惨惨,那么凄凄惨惨地矗立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渔璜与他的咏西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