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3

·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 市场地位、份额以及按业务种类划分的收入来源有哪些

· 近期是否有兼并购等活动

· 股权结构是什么样的

· 盈利可持续性

·产品,市场地位与定价能力:

产品质量、溢价水平(premium)、产品线多样性:这些因素可以通过一些指标进行量化,比如与对手比较的毛利润边际率(gross margin),3年内新产品销售占比

品牌声誉(认知度)是否已经建立、消费者忠诚度:通过第三方市场调研,或简单的净推荐分数(NPS)计算

分销渠道:可以参看区域乃至国家的覆盖率,新兴销售渠道销售收入占比(互联网、移动端等);批发与零售渠道占比

行业排名与竞争对手情况:市场份额(公开信息或第三方市场调研)等指标

·供应商与客户依赖度:最大5家客户所占收入比重;最大5家供应商所占原材料采购比重

·销售收入增长:不考虑汇兑收益、非有机增长(并购)等因素,公司实际销售收入增长率是多少,同时细分是销量还是价格的影响导致的增长

·盈利能力:EBITDA利润边际、净利润边际(net income margin)等指标的绝对值,以及与竞争对手相比的相对值

·长期盈利前景:除了结合行业前景得出的主观判断,省时间的方法也可以参看是否有现成的第三方报告对于销售收入和利润等进行了预测

·其他:对于某些特殊行业,比如金属类大宗商品公司,如西部矿业,还要考虑大宗商品的套期保值问题、矿山的质量与开采寿命、存货的跌价计提等

现金流(信贷分析或固定收益投资分析中的关键因素)

· 内部现金流创造能力:这里简单的方法是根据现金流量表,用净营运现金流(NOCF)减去资本支出和股利,得到自由现金流(FCF),看其是否是正的。如果是,这些正现金流的用途是什么?是用来偿还债务了,还是储备成了现金?是用来收购公司了,还是用于扩张性资本支出?如果是负现金流,我们要考虑这个资金缺口公司是通过什么途径弥补的(贷款、现金储备等)。公司当前的短期流动性如何(如现金、可交易证券),是否可以覆盖短期债务。当然,除了现金流本身,还可以参考其他一些对现金流有明显影响的指标,比如利息水平、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帐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资本支出对折旧的比率、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等

· 外部融资能力:公司是否有充裕的银行授信(一般可以从上市公司年报或债券募集说明书中获得),是否是国有企业,是否已经上市(或者是否有上市的子公司),债券发行情况(共发行了几笔,本币还是外币,额度、期限,与类似期限的国债相比利差如何)

杠杆结构

· 负债水平:有息债务(IBD)和净有息债务水平(有息债务除去短期流动性高的资产,如现金),其中抵押担保类贷款占比是多少。IBD除以EBITDA的比值,根据多年经验,一般超过3.5倍说明这家企业是杠杆类企业(当然也要参考行业的特征以及和竞争对手的综合比较,比如公用事业类企业3.5倍就不算高)。利息覆盖率(EBITDA除以利息成本),有形权益,以及表外或有负债,如担保类债务、资本支出承诺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看一下这家企业每笔债务是本币还是外币,到期日分别是什么时候,梳理出一个还款的日程,为的是鉴别在不久的将来是否有集中还款期。

公司治理与管理层

· 长期管理战略:管理层的战略前后是否一致可持续,比如预期资本支出与计划的融资需求是否协调。如果是国有企业,是否政府主导并监管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等

· 运营能力:管理层团队成员行业经验,公司的运营效率(资产管理指标)

· 管理层架构与公司治理:关键人风险(key man risk)、接班人安排、管理层团队流动性、公司治理情况(董事会规模与组成、学历、经验),是否是家族企业、高管任职时间等

· 商业计划与控制能力:公司业绩的预测数字是否与之后实际发生的数字相吻合,资产效率类指标是否有突然的反向变动,公司运营是否合规等

· 信息透明度:主要看公司信息的公开程度,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起码有年报和季报,发债公司可以获得审计报告和债券募集说明书、外部评级报告等

· 其他:外资行在中国企业管理层方面的分析有一个弱点,即无法分清地方国企、央企、国资委以及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的地位和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判断。目前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制定统一的政府相关企业(government related entity)分析政策,分析师遵循政策中的指导,作出相对正确的判断。


竞争对手分析与比较

如果只做个体公司的分析,就像井底之蛙,没有看到同一个行业中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指标如果看似太差了以为这个公司要不得了(比如公用事业公司,普遍有着很高的杠杆率,或者贸易公司负债率高得不得了),指标如果看似太好又以为捡到了宝。除此之外,对比分析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实用:当你不熟悉或不确定某个财务指标的高低是好是坏的时候,通过对比,你起码知道这家公司相对的位次。因此,做公司分析,一定要记得考虑竞争对手,在做因素分析的时候(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分析)要与竞争对手的情况对比,最终得出综合性的结论。

一般来说,我们选取最少3家、最多5家竞争对手来进行比较,最直接的比较就是前面提到的财务指标。竞争对手的选取也有一定的讲究:1)业务要尽量相似(回忆之前所说的,钢铁厂和钢贸公司可不是一回事,同样是炼钢的,德国的蒂森克虏伯和随便一家地方钢铁厂也不是一回事——钢的品种不同);2)规模尽量相近,不能说一家是央企比如宝钢,另一家选了一个地方的小钢厂。总而言之,竞争对手的选择一定要尽量相似,这样才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当选择了3到5家竞争对手后,我们可以做一张大表(在Excel里),把这几家公司的财务指标都填进去,横向对比(如表8)。


外部评级参考

分析企业的基本面,其实就是看企业的信用水平。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应该尝试着去获得三大评级公司给予的评级和对应的评级报告,作为我们分析的参考。当然,三大评级公司也有它的缺点:1)中小型公司往往不被注意,也因此没有对应的评级;2)评级相对滞后。国内本土的评级报告也可以作为参考,然而国内的评级一直以来被人诟病,主要的槽点就是评级同质性太高、差异小,无法通过这些评级实现价格发现。不信,你去搜几个比较一下就知道了。然而,凭良心说,这类报告内容还是有参考性的,只是不要太把报告中的评级当回事儿。

鉴于此,既然我们谈到价格发现,不要忘记在第一章的部分我们谈到过信用违约互换CDS。我们前面说到一个国家有其对应的主权CDS,行业有行业对应的CDS,公司也有着其对应的CDS。在有些情况下,假设银行的内部评级或者外部的三大评级公司给的评级一致(相对滞后的评级),我们也可以再参考一下CDS隐含的评级是什么(这个评级通常可以看作是市场的风险先行指标),如果两者之间相差较多(比如B与CCC-),说明其中必然存在特定的信用事件导致了这个价差,值得进一步挖掘(狗仔精神)。

非量化数据的分析与前景

我们前面说的不是财务类分析,就是通过年报的阅读对于公司有了一定的主观判定(传统方法)。然而,如果一家公司的年报厚达600-700页的时候(比如德意志银行),哪怕少点200多页(比如万科),估计没几个人会真的去读吧?这种情况下,目前国外投行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大数据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培训模型,最后给出预测的评分——也就是说,基于年报的文字,进行语义情感分析,最终给出公司的评级。这种实验性项目得出的结果还不能完全用于实战,但是作为一种参考还是很有价值的,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1)观察利润摘要,检查收入、利润及现金流情况。如果业绩差,直接看一下财务三张表,如果资产结构差、现金流差的则无需再浪费时间了。

2)阅读董事会报告,积累行业背景知识。

3)了解客户集中度。要留意客户集中度高的企业,了解是否是行业属性,还是自身原因,当情况是后者时,尤其要谨慎,哪怕客户更换供应商的成本较高,也不应该重仓此类公司。

4)对外担保情况。有小部分企业愿意给客户提供担保,此类担保较大时,就要怀疑其收入的真实质量了,哪怕其应收款项和现金流看起来都不错。

5)阅读财务三张表,占比资产较多的项目应详细查看明细。如应收款、借款、资金及固定资产等的变化要留意;无形资产、商誉、股权投资较大时,一定要查看明细。对研发投入较大的,需特别留意研发费用是否资本化,所占比例大小。

6)应收账款大的公司,了解其收款方式,确认是否是回款质量差的原因。

7)存货大的公司,了解是否是属于容易贬值的产品。

8)了解毛利率、费用率及变化,投资收益占比情况,营业外收入占比情况。

9)了解经营性现金流情况,投资资金需求大小等。

10)坏账及折旧计提比例等。

11)对于资产良好、坏账及固定资产计提保守、盈利能力强、费用控制良好、现金流及自由现金流良好等的公司(公司的管理能力及执行力最终会通过以上项目体现在报表中)。查看招股说明书、报表、行业内其他公司的报表、招股说明书等,了解其竞争力、行业及竞争对手公司情况。选入股票池,跟踪观察。

12)股票跟踪时,重点跟踪其产能、利用率、在建项目的进度、未来可用的产能及其释放时间、市场的开拓(尤其是新产品)等。资产结构、资金压力、费用率、毛利率及现金流等的变化亦要及时跟踪、了解。了解的渠道有公司报表、公告、股东大会、公司网站,投资者交流平台、交流网站,新闻、用户论坛、以及公开发布的研究报告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业分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