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下第二单元教学记录及反思

九下第二单元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接触的最后一个小说单元,共有四篇小说:《孔乙己》《变色龙》《溜索》《蒲柳人家》。所选文章风格各异,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

本单元的教学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完成。在开启单元教学之前,留给学生一个预习任务:利用周末预习《孔乙己》和《变色龙》,任选其中一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这个预习任务的目的,是想借此掌握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

从学生的预习反馈来看,对于文章的理解停留在浅表层面,概括人物形象,寥寥几个词语,不能结合具体文本进行细读分析。在阅读的过程中,仅限于了解故事情节,并没有良好的圈点勾画做批注的习惯。

面对这样的反馈,我调整了之前的策略,选择《孔乙己》一文的第四段和第十一段,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逐句细读,并按照“是什么”(人物形象分析)“为什么”(为什么塑造这个人物形象?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关乎小说主题)“怎么写”(小说艺术手法分析)三个问题串起对课文的学习。最后,用一张思维导图将这三个问题与课堂细读内容进行梳理,教会学生做笔记。

之后,安排学生用同样的方法重新预习《变色龙》。这次,学生有法可循,对《变色龙》的预习做得非常好。“是什么”“为什么”两个版块,通过文本细读分析,查阅背景资料等,自己基本全部解决。“怎么写”这一问题,漏掉了奥楚蔑洛夫穿脱大衣的细节描写和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另外,没有关注到课后“思考探究”部分第三题其实已经涉及到“怎么写”这一话题。

《溜索》《蒲柳人家》是两篇自读课文,采用了预习+录屏课的方式进行学习。从学生的预习反馈来看,对于文章语言特色没能深入体会,除此之外,人物分析、主题解读都做得可圈可点。

按这样的方式结束了第二单元的小说阅读,也为学生初中阶段的小说学习画上了句号。别样的授课方式,也让我不断地反思、调整教与学的策略,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我进一步思考:

1.日常的教学没有关注过学生的预习反馈,备课设计对于学情的估量停留在理论化、想当然的层面,这样一来,更多的教学内容,是我的一厢情愿,并不见得对学生是需要的、有用的。

2.受制于长久的习惯和氛围的影响,遇到问题总是安排学生讨论解决,好像只有这样,才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现在看来,在学生出问题的地方,再多的讨论也是无用的,因为这受制于学生的学识和思维水平,正由于此,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出现了很多漏洞,不会细致全面地对文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就是漏洞的具体表现。手把手地教,学生马上就能举一反三。对后面三课的分析,就是他们学习效果的明证。所以,教学中,老师的教,一定是必要的,教方法,授以渔,才能真正让学生得以提升。

3.谈一下网络授课的小优点。隔空教学,诟病甚多,我自己也深有体会。但我发现,这种方式下,学生倒能放得开,自己的想法、疑问全都通过对话框、评论区等进行呈现,打破了以往课堂上不愿意不好意思发问的局面,从这一点而言,网络课堂,也算是一种看得见成长的课堂。

最后,我想说,利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写”这三个问题分析课文的方法,是我为了学生好理解自创的,不具备任何科学性和严谨性,但愿此提法没有误人子弟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统编版九下第二单元教学记录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