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自主阅读,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腾出时间做自己的事,当然,从长远利益来说,孩子读书越多,理解能力和见识就越强,这个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对于未来的幸福也是助力满满。
如何能让孩子自主阅读呢?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回想,孩子从小自主学习的事真不少,学会玩耍,学会爬,学会走路,学会吃饭……
这些自主的事有没有共同点呢?对,就是能让孩子开心。
记得闺女2岁左右的时候,最喜欢拿本书扔我面前,然后说:读读!每当我给她读的时候,她就煞有介事的跟着看,而且家里挂图上的儿歌,也会乐此不疲的指着读,虽然她不认识那些字。
蒙台梭利曾说过:因为人类的某种本能,儿童更愿意习得知识,而不是进行无意义的玩耍。
蒙台梭利曾在桌放了上一些漂亮的玩具,然后把写好名字的字卡放进箱子里,只要孩子们能够拿着字卡读出名字,并指出正确的物品,那么孩子就可以玩那个玩具。
另她吃惊的是,孩子们在弄明白玩法以后,并不会去长时间玩玩具,而是一张接一张的抽取卡片,并一一读会。
她试图拿玩具来吸引孩子,可是毫无作用。
蒙台梭利总结:与获得知识的快乐相比,这些华而不实的玩具已经丧失了吸引力。
可是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喜欢阅读了呢?
在给闺女读了一段时间书以后,我开始“教”她识字,在读书的时候,经常指着字问:这是读什么?
闺女大多数时候都说:不知道。
然后我就教她念,可是过几天闺女又忘记了。
渐渐的,闺女开始烦躁起来,不再主动要求看书。
这种逃避行为,在心理学称为“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在阅读时候认字,孩子就会有挫败感,因为不认识的字太多,久而久之就对阅读兴趣缺缺了。
蒙台梭利说:书是思想的语言,而不是机械表达。这就是儿童在掌握逻辑语言之前无法读懂一本书的原因。认识每一个词语并不等于能够理解书中的内容。
任何的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的,这个必须在孩子能力范围内,不然就会适得其反。
在孩子养成自主阅读之前,最重要的就是陪伴。
陪孩子读书时不提问,多表达自己对书里内容看法,和孩子交流不同意见,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陪伴孩子阅读,考验最大的就是父母的耐心和毅力,养成睡前阅读的习惯,既能让孩子在睡前平静心情,也有助于孩子培养兴趣。
以孩子兴趣为主,孩子喜欢哪本就读哪本,有时候孩子会一直选择读同一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陪伴的目的是带孩子体会读书的快乐,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必须和孩子一起看,允许孩子即兴表演,但不能让孩子一边玩一边听大人讲。
闺女有段时间就是,我讲到一个点时,闺女会很高兴的给我表演,这时候我就会认真看她表演,然后把她叫回来在一起看着书读。
从养成阅读习惯到自主阅读,时间耗费颇长,当然,不同的孩子所用的时间也不可能一样的。
我是从孩子3岁开始陆陆续续陪孩子阅读,正式养成习惯还不到一年,闺女现在有时候自己拿着绘本看,字大多还是不认识,但是通过图片能把情节说的八九不离十,当然,这还不算是自主阅读。
我邻居是一直陪孩子阅读了3年,现在她儿子上小学半年了,基本可以自主阅读,而且每晚睡前自己看书。
帮孩子养成自主阅读习惯是一个耗时耗力的持久工程,但这个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没有耐心的浇灌,种子也不会发芽;
没有持久的修剪,小树也不会挺拔。
一颗参天大树,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