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哥:一个农民谈农业的出路

中华自古以农立国,农耕文化是它最值得骄傲的文明成果。“士农工商”是延续了几千年的社会阶层划分的模式,“本(农业)末(商业)倒置”这个成语充分的说明了农业在历朝历代的重要位置,新中国成立后依然按照“工农商学兵”的次序来区分各条战线,多年的一号文件几乎都在关注三农问题——由此来看,中国的农民即使在这个社会中不是强势群体,至少也应该是一个很受重视和尊重的阶层,在这个国家里做一个农民应该是体面而有尊严的——然而且慢,作为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父老乡亲都在农村并且一直从事农业生产的普通农民,我几乎从没有感觉到农业的尊崇,却始终生活在被其他阶层轻视鄙视乃至无视的感觉里。

究竟为什么?

历史上教科书上文件上把农业重要地位说的无以复加,把农民的勤劳勇敢聪明善良书写的淋漓尽致,把农村的田园牧歌的美景描绘的美轮美奂——书本上是这样说的!书本上的事说是就是么?

冠冕堂皇的表象背后现实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当年孔夫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享用着当时农产品链条中的最顶端,按说应该对农业生产者感恩吧——可是当他的学生樊迟向他请教种田种菜的农业问题时,他老人家竟不耐烦的端着架子说“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学生没得到答案只好转身离去,老先生却背后评价说“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把一个虚心向他请教实用知识的学生评价为“小人(地位低贱的人并非后世意义上的品行恶劣的人)”,还大言不惭的说“上”位者“焉用稼”(我当官做老爷的人还用得着种地吗)?——就这样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竟被历代供奉为”圣人“,由此我似乎知道古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的虚伪!

孔子如此,那么另一位道家的”圣人“老子又是如何看待当时以农业生产人员(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农民)为主体的”百姓“呢?他老人家在《道德经·第五章》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用草扎的作为祭品的狗,用过以后就扔掉了),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儒家和道家分别是中国历史上进行世俗统治和精神统治的利器,两位”圣人“几乎采用了相同的态度看待农业和农业生产者,崇奉他们的历代帝王将相对待农业和农民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1978年,安徽小岗村的一次冒险实验似乎让农民真的成了土地的主人,联产计酬土地承包也似乎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可是好景不长,各种各样的集资提留摊派税收以”皇粮国税天经地义“的名目又把刚刚缓过劲儿来的农民压得透不过气儿来。于是,青壮年农民背井离乡纷纷踏上流浪异乡或城市的打工生涯,人均面积本来不多的耕地只好留给身残年迈身单力薄的老人妇女耕种——农业和农民,似乎又走进了历史的死胡同。

进入二十一世纪,农业税取消、农产品补贴、农民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好像让农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你如果和一位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乡交谈,他一定会一脸满足的告诉你:上级每月给70元钱养老补助,比个儿子都要强(因为在本地许多家庭儿女给父母的养老月份钱也不过此数),看病有新农村合作医疗(每人每年缴纳180元,据说上面补助好几百元)。不知道此情此景会让你作何感想?在货币不断贬值的年代,70元钱也许还不够城里人的一顿饭钱、一包烟钱、一次打的的开销,但它却让农民充满了对上头由衷的感激。农民的要求是如此的质朴与简单。绝大多数的农民都安于现状、乐于现状——除非走投无路!一个多么容易满足要求多么低微心理承受能力多么强大的伟大群体啊!

上述这些虽不全面却大致代表了中国农民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状况。

也许受”不知足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句话的蛊惑,我却觉得农民问题还多的很,三农问题始终未能尽如人意。

目前中国农村的状况已经缤纷异呈,很难以用一种叙述模式去容纳全部:有高度发达的农村——比如曾经的大邱庄和现在的华西村,它们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水平就是和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也毫不逊色;也有亘古不变的传统农村——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绿树土墙、炊烟袅袅的星散在山坡平原的村庄;更有浓烟飘拂、机器轰鸣、农业设施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留下的遗产、田地里只长楼房不长苗的农村。

究竟何种发展模式更适合目前中国农村的现状?

【一】宅基地和农地确权?让农民对土地拥有产权——年老的农民终将会随着自然规律故去,土地作为遗产会被他的后人顺理成章的继承,也就出现”添人不添地减人不减地“情况,人口减少的家庭会成为新的”地主“,新添人口会成为没有生产资料的”贫农“,这肯定不符合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的大目标——这种现象已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了新的矛盾。

【二】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这个初衷无疑是好的,它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交锋竞争和博弈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转型阵痛,而这个运动所造成阵痛现象在某些地方则呈现为农村的凋敝和枯萎。

这绝非危言耸听——你也许看到了某些村庄变成了外表富丽堂皇的小区,某些精致高档的的别墅群在曾经以生产粮食为主要功能的耕地里破土而出——我以为“凋敝”一词不仅指外在的萧条与冷落,它还指社会组织肌理层面的萎缩和退化。

小桥流水、老屋祖坟、红砖绿瓦、石门小巷等古色古香的自然人文的东西最能寄托故园之情,人情世事应该是中国人既想挣脱而又不得不膜拜的生活意义的宗教——天涯游子之所以每年春节千里迢迢返回故乡,正是这些让他们梦牵魂绕。而打着“新农村建设”旗号的工业化城镇化让很多人灵魂失去了寄托所在,许多为生计所困流浪异乡或城市的农民工离乡离土,居无定所甚至无家可归,而一些靠这样那样手段先富起来的人们则以“土豪”心态用大兴土木、横行乡里、骄奢跋扈的方式来炫耀其财大气粗,这样便在农村很多地区形成一种新旧交织、贫富对立的奇特景观——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迷失了自己精神的家园。

是否有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更适应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答案是有的:农民职业化!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城镇人口的失业率统计中,都没有把农业这个被称为“第一产业”的职业算进去,这既说明了传统的择业观念对农业的轻视,也说明了农业因为体制机制的弊端不能为现代人提供体面而有尊严的岗位而不被人们所接受。

如何让农业成为一个体面而有尊严的职业?如何让农民职业化?慧哥以为,这并不是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

“中国人的饭碗里应该主要盛中国的粮食”“让农业成为体面的产业”——这既说明了决策者对粮食安全的重视,也为农民职业化为农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提供了契机。

怎样破解这一命题呢?作为一个农民,慧哥自信地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农业职业化。

【一】打破家庭承包的小农经济的藩篱和一盘散沙的农村组织形式,建立以土地国有为根本,集体所有和农场所有为形式的新型土地制度,把有意愿种地的农民组织进(这里说的是自愿加入而不是束缚)集体(如华西村、南街村依旧是集体土地所有制)或农场(如某些大型国有农场,农民其实就是农场职工)这个载体里。

【二】因为有了前面的土地制度做基础,就可以改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生产方式为集团化、集约化、工业化、企业化、科技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利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大农业的生产方式。

【三】有了前述两项,就比较容易实行三个产业协调同步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也实现相关工业的现代化(在小农经济模式下大机器高科技根本无法实现)以及和及相关工业的服务业(庄稼医院、农机维修、农产品销售)的同步发展。实现了农业劳动力向专业化职业化合理有序的转移。

【四】有了前述三项,农业的生产效率肯定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粮食的单产总产也会大幅度的增长,“达到粮食自给率95%的目标”也会轻而易举的实现,农副产品价格的话语权就不会听命于国际贸易中的一些垄断商,三个产业的协调同步发展也会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资源和资金的积累同时解决教育和医疗保障问题(一些国营大农场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

【五】有了前述四项,农村的城镇化也就顺理成章的得到了解决,大型国有农场本身就是农民职业化的蓝本,集体土地所有制(南街村华西村已经实行了城镇化并且把农村建设得比城市更美)更有条件让农民成为不离乡土的职业人(试想如果7亿多农民都背景离乡涌入城市,那样的城镇化将是制造难民群体的一场灾难)。

【六】前述五项的成功,将会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它将在土地公有和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让农民个体的土地使用经营权向国有农场和集体农场集中,从根本上改变以农户零散经营为特征的自然的小农经济模式,使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化的职业人,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市场、金融、贸易、环保、生态等需要,为中国农业找到一条正确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让中国农民成为真正体面而有尊严的群体!

诚如是,慧哥以为农民梦圆矣!中国梦圆矣!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慧哥:一个农民谈农业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