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让书长在脑袋里

查理芒格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都阅读的。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在这个流行知识变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了。可是看过就忘,却总是似曾相识,怎么看书才能读过一本书后,让书牢牢记在脑海里,就像长在脑袋里呢。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认为,读书应该有三个档次:为了娱乐而读,为了信息而读,和为了理解而读。读书最重要的目的,应该是为了理解一件原来我们不懂的事情而读。并且读书应该以我为主,不是以书为主。读书应该掌握作者的思想,并且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而不是完全按照作者的思路去死记硬背,毫无效果,看完一本书很快就忘记了书到底讲了什么。

想要做到读完一本书,把知识融会贯通以至于长在头脑中,需要很严谨科学的方法。阅读的最核心技术是读书笔记。

一本书应该读两遍,并且只读两遍。第一遍是通读,不必追求太快,放松地欣赏作者的有趣故事和精妙思维。并且能从宏观上建立对书本的整体认知,了解书本的知识架构。

第二遍是要在阅读的同时写读书笔记。书中的故事案例就不必细读了,跳过即可。要重点整理清楚作者的思维脉络。读一个章节,记一章笔记。每读完一个章节,必合上书把章节内容过一遍,如果有难度,就把书本再翻一遍,务必要完整过上一遍。这样把书中的思想都记录下来,就可以把书扔在一边,不需要再看了。

读书笔记主要是用来让我们日后重温这本书用的,所以记笔记的要求就是要把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都记录下来,直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将来我们回想一本书讲了什么的时候,只需要翻阅自己的读书笔记即可。

做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清晰表现每一张的逻辑脉络;

    带走书中的亮点;

    记录下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阅读的联系。

总结下来就是:脉络,亮点,心得,联系

很多作者在讲述自己的观点时,会插入许多的故事来支持观点。每个人读故事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记住了故事反而忽略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我们要做的是总结出作者通过案例来传达的思维,通过不同的故事掌握作者思想脉络。

一本好书中,一定会有一些很精妙的段落和语句。很多名著流传广泛的可能只是一句话一个段落,这些亮点是值得我们记录下来细细回味的。

读书的过程,除了被动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更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主动的去和作者「沟通」,当发现一段精彩的段落,我们不可能无动于衷。这时就要在笔记中记下,作者是如何打动我的,让我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触发了什么联想,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我们是都赞同,有什么不同意见。是这些我们主动的思考历程,让我们日后翻阅笔记的时候,觉得会比原书更有价值。

读书多了,就会发现不同的书中可能会存在相似的观点。或者对同样的知识,不同书中可能会有一些区别。我们在读书笔记中需要记下我们比较不同的书籍中的相似或者不同。这就在我们的整个阅读中形成了体系。同样的一个概念,会有哪些不同的角度去讲解分析,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就是整理笔记。把之前记下的笔记反复阅读牢记掌握。打破原书对章节的限制,将笔记中的知识点,按照自己的逻辑整理划分,根据知识的相关性进行整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知识整理成为「知识树」。

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将书中精华吸收到知识树当中,这样就会让一本书牢牢长在我们的头脑当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阅读让书长在脑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