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3个我曾经犯过的极简误区

接触整理收纳2年多的时间了,在这期间被新奇感和强迫症所绑架,走了不少弯路,也花了不少冤枉钱。相信也有不少朋友曾经历过,或者现在还在经历整理收纳中所遇到的烦恼。

本期分享3个我曾经犯过的极简生活误区,希望能为你的极简生活带来一点思考。

1、为极简而“极简”

在日剧《我的家空无一物》女主麻衣为了过上完美的极简生活。她将“断舍离”发挥到极致,甚至达到变态的地步。不需要的东西就要果断扔掉,尽管有时被家人制止,麻衣依然锲而不舍地扔东西,无论珍贵与否,有没有特殊的意义,一旦无用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我身边有一些朋友就是这种状态。对脏乱差的环境积怨已久,当接触到“极简”,便怀揣着一种报复性整理房间的行为,把家中的物品,衣橱里的衣服凡是能舍的都舍了。刚开始面对少而精的生活,自我感觉良好。可没等半个月,就感觉生活的方方面面缺失得严重,于是又去商场网店购买比之前还要多的物品堆进房间、衣橱。如此反复,就陷入了极简的恶性循环。

其实真正的极简主义并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所有与之相关的书籍、视频、授课都只能是作为一种参考。你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生活喜好、居住环境来作参考。

不浪费,不盲目断舍离,要有选择性地扔。扔掉过期食物、扔掉已经无法使用的物品、扔掉自己不喜欢的物品.......生活应该是少而精,且要物尽其用。而不是为到达某种目的,强迫自己或身边的亲人一起去践行清教徒般的生活方式。

为了极简而“极简”,很容易演变为拔苗助长的悲剧。

2、过度依赖收纳工具

并不是所有的收纳工具都适合自己的日常收纳,很多人在刚开始学习收纳时,痴迷于购买各种收纳盒,有的人甚至还让每个物件都有自己的专属收纳盒,厨卫要放上统一的收纳盒。给“收纳”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贴上了强迫症的标签。

到后来因为懒,很多收纳盒都变成了摆设,浪费钱不说,还让收纳盒也沦为了无用之物,占用了本就不多的空间,造成了进一步的收纳负担。

商家从细枝末节开发的收纳商品,虽然都很不错,但他们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有解决收纳的根本问题!

正确的收纳方式,应该是不完全依靠收纳工具,理性地使用合理的工具。规划好收纳空间,再挑选收纳物品,拒绝为了收纳而去收纳。

3、严格控制物品数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物品的数量多少”竟成为衡量是否是极简生活的标准了?

很多人为了到达所谓的极简生活,开始严格控制家中物品的数量。他们喜欢检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为家中的物品和自己的欲望套上沉重的枷锁。家中有几套餐具?几双拖鞋?几件衣服? 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若某件物品的数量超出规定的范围,即使会造成生活的不便,也会强迫自己舍弃。

极简生活是指能为自己带来“愉悦、清爽”的生活体验,而不是强迫自己像清教徒般在日常生活中严苛执行。这绝不是极简生活的真正模样。

可以尝试山下英子的物品收纳标准:以“必要、合适、愉快”的基准额物品取舍指南进行操作。具体指“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是必要的吗?是否适合我?使用起来是不是心情愉快?”

极简生活是一个缓慢生长的过程,而不是突然看了一本书、听了一句话,就心血来潮立马进行极简主义。它更像是培育一颗幼苗,阳光、空气和水,还需要你的呵护,这个过程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它长大。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极简生活:3个我曾经犯过的极简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