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90、00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出生的年代决定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达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这就出现了过度养育。可能有人无法完全理解这个词的意思,那你一定听过溺爱这个更接近地气的词。
溺爱就是过度养育。说到这个词,很多人觉得家里老人,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更适合这个词。老话说:隔辈亲,老人对孙子辈的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恨不得所有事情都帮他做了。事实上不光是老人这样做,很多家长也有这样的问题。
《父母和青少年》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名词叫:直升机父母。说的是父母像直升机一样在孩子周围盘旋,让孩子感到压抑和痛苦。很多父母打着对孩子好的旗号,不停的教孩子应该怎么做,让孩子感觉烦躁和窒息。
很多母亲为了能照顾好孩子,选择做一个全职妈妈,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打理得非常仔细,就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地学习环境。做为父母想要孩子能好好学习,这没有错,但是忽略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我们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了,孩子会慢慢养成饭开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变得完全没有自理能力。可以想象一下,当孩子离开父母独自生活时,会是多么糟糕的场景,这不是爱孩子的表现。
样样包办,样样现成的,孩子依赖惯了,稍微出现不顺,孩子就会把事情怪到父母身上,他们会抱怨父母的溺爱毁了自己的前途。
在康涅狄格州一个小城,有一位主妇建了一个室外泳池,周围有三颗山胡桃树,为了外孙安全,主妇让人砍掉了那三颗山胡桃树,原因竟是外孙坚果过敏。这种行为已经形成了过度保护。
家长不愿让孩子受到伤害,总会限制孩子的行为,不让孩子做一些我们认为不安全的事情,把孩子与外界之间扣上一个保护层,为孩子扫清所有障碍。这种担忧就像病毒一样,侵扰着你的内心,让你时刻保持高度的戒备。可是孩子总有一天要踏入社会,你有想过到时候孩子该怎么面对吗?
过度养育在现代家庭越来越普遍了,物质的提高和独生子女的特性奠定了这个基础。父母把孩子保护的密不透风,陷入子女养育的细节中。就连孩子交朋友都得家长调查一番,害怕自家孩子交到坏孩子。还有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多学几项技能,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让孩子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家长也不在意孩子的感受,只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想想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基本就是放养模式,父母忙的见不到人,孩子满大街跑着玩,根本没有家长看着,但是放到现在,没有人看着,孩子就不能出去玩。当然有人会说了,那拐卖儿童的就是因为孩子没有看着才被拐的,现在虽然犯罪率下降了,但是风险还是要避免的。这个原因也导致了孩子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沉迷电子产品当中。
现在的孩子太脆弱,抗挫折能力差,没有感情韧性,遇到问题,情绪就会崩溃,大喊大叫,不知道如何处理,成年以后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懒。
过度养育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过度控制,它对孩子的心智成长更具毁灭性影响。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对孩子进行掌控,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孩子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父母安排好的,孩子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就好。
这种设计好的人生,是在扼杀孩子的成长,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和自由。父母把自我价值与孩子进行捆绑,对孩子充满更多期望,一但期望落空,有的家长会比孩子更焦虑,对孩子进行大声责骂,让孩子产生负罪感和内疚感。
因为我们爱孩子,所以不想让孩子受到伤害,为了让孩子专注学习,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为了以后有个好前途,用自己的经验帮孩子做出选择,这些有错吗?
出发点没有错,错在过度这两个字上。孩子进入社会,你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是符合你的私人理念,还是更能适应社会需要,是培养听话的孩子,还是优秀的成年人?
所以家长要懂得适时的放手,才能让孩子在我们庇护下茁壮成长,在走入社会后站稳脚跟。就像泰戈尔说的那样,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又给你以光辉灿烂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