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嘈杂,静心独处

内心深处独处的需求

上李欣频老师的木马程序创意课的时候,老师让冥想生命最后十五分钟的状态,有的小伙伴冥想的状态是一个人静静的呆着。老师判定说,你现在是不是没有独处的时间,很希望能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果然,这位同学作为一个妈妈,除了孩子就是家庭,几乎没有自己独处的时间。

令人惊讶的是,并不是只有她一个人这样,很多人缺乏自己独处的时间。但是在我看来,有时候并不是缺乏自己独处的时间,而是在这个网络充斥的世界里,独处变得艰难,也有很少的人能够静下心来独处,甚至安安静静的停下来读一本书都变得困难。

近段时间因为出差,要么是在和政府部门的领导开座谈会,要么就是勘察项目的路上,甚少有时间看手机,慢慢的反而也习惯了。忙完了一上午或者一下午的时间,大概看看群里都聊了些什么,并没有回复或者说什么。莫名的看着琳琅满目的群,失去了聊天的性质,竟然觉得无趣起来。我想,我也是需要独处的时间,远离手机安安静静的、沉浸下心来做些什么。

和好友说,看着这些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甚至是群里的信息,竟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厌倦,想要远离。她说,你也有这种感觉吗?我说是的。她也是这样的。也许人的感受是分阶段性的,也和当时的心态有关,心情低落、时间又不够用的时候,一些总会干扰你的事情便会变的厌倦。话说回来,也并不是仅仅厌倦自己相关的这些信息,网络上的无聊新闻以及纯粹的标题吸引人眼球的文章,俘获着我们的注意力,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就是这样,每天并没有做特别多的事,感觉时间利用不够充分,却觉得累。

图片来自网络

这就是一些无关、庞杂的信息充斥在大脑中,占用了大脑的带宽,以致于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做想做的事情,当决定去做的时候身体和精神的疲惫是会影响做事的。

内观与冥想

读过的很多书和听过的课里面,都提到冥想对大脑和身体的益处,能够恢复精力,让人保持精神充盈的状态。其实,个人而言,冥想的比较少,一是没有找到好的引导性音乐,二是我能够沉静下来看书却很难自己什么都不做进行冥想。

恰好,有个朋友去丹东进行了为其十天的内观,回来之后分享她的感受,听了之后深有感触。这十天的时间里,除了打坐、吃饭、简单的洗漱,别的什么也不做,彼此之间不说话,不与外界联系。每天至少完整三个小时的打坐时间。

当静下心来沉浸在当下,感受自己的身体和内心的时候,很容易与自己的内心建立链接,感受到自己的状态,清晰的觉知。她说,在十天的内观里,她完全的与自己的身体和内心链接,并且能够专注,感受到平和、喜悦的状态。并在内观的同时,觉知到很多东西,不断与内心的对话也让自己想要做什么,什么更重要,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越来越发现,静心独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仅能够恢复元气,实实在在的与内心建立连接,不受世间喧嚣的影响,觉知到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畏浮云遮望眼,大概就是这样吧。有时候,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自己,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图片来自网络

沉静下来,去做就好

时间不够用的焦虑,催促着我们不断地提高效率,快速的去做一些事情。近段时间因为受冥想和出差远离手机的影响,突然觉知道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高效率的去做事情,并不是专注沉浸的去高效做事,而带着焦急、快速完成的情绪去做事情。这样反而没有办法完全沉浸在其中高效的完成事情,更加增加了自己的焦虑,构成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当有事情必须完成的时候,尤其是重要紧急的事情,更应该沉下心来,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法,之后沉浸在其中去做这件事,忘掉时间。对的,专注的最高境界就是忘掉时间,专注在你所做的事情里,这样反而是效率最高的时候。

专注,是一种沉浸的状态,完全投入到其中,忘记周围的环境,忘记时间。这反而需要一颗宁静的心,看似不着急,却是效率高,仿佛是时间的悖论,却超乎寻常的合理着。

静心独处能够让心变的平静,心变得平和,大脑少了嘈杂的声音且变得专注,做事也会变的高效。觉知之后便开始调整,做事的时候远离繁杂的信息,沉浸其中,反而变得愉悦,不再焦虑。

给自己一些时间远离信息过载的社会吧,静心独处一会儿,换回内心的宁静,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多一些愉悦与平和。

你可能感兴趣的:(远离嘈杂,静心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