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反思

新闻的价值是独立的角度,态度,真实的反应,反映客观的报道。人都有立场,无法做到真正的客观,就是要允许存在不同的声音,多角度才能更真实。只有信息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世界的真实面目才能呈现出来。就像一切的规律都是以数量为基础的涌现。不管数据有好有坏,有对有错,只要是数据量足够大,就一定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其根本都规律就一定可以显现出来。

人类差异的存在是过程,最终一定会统一,但会出现更高层次的差异。

人在无知无助时一定要抓住点什么,无关对错,只是本性使然,为的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世界不可全知,只能无限的接近真理。

天道是自然的规律,人道是人类社会的,人性的规律。人道受人的影响,天道不由人类左右,最终还是要修正人道以适应天道。

其实这一天天的我也不知道我在写些什么,不过看着半年多积累的这些文字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不过昨天又想到一个问题,还是要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思考,不能再这么随意了。要有针对性的适当的深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一是现在每月读的书太多了,如果不有针对性的对所读的书进行二次的思考,时间久了书中的东西就完全的忘记了。所以还是要对书中内容进行二次梳理的,在你还没把书中内容忘记的时候,把他们都变成自己的东西。围绕书中的内容,进行一个完善,把新知识连接到自己的已有知识体系之中。因为现在感觉写的东西有点没有新玩意了,都是自己已有的再加工。没有二是了。

昨天看了本书叫《知觉认识论》。我看书的一个动力就是感觉自己太无知了,但又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需要不断的看书来化解这种焦虑,可越是看书,就越感觉自己无知。不管是看书,还是抖音上那些知识博主的分享,只要是你学习、思考就会不断的受到感觉自己无知的暴击。学习就像是走进了一片无尽的充满各种未知的森林,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下一步会看到什么。每走一步都有可能颠覆你以前的认知。你的世界会不断被打破和重建。唯一的动力就是好奇,驱使你不断的前行。

最近感觉自己看书有点敷衍了,缺少深入的思考,好像只是为了看书而看书,是为了数量。这样不对,看书是为了思考只是一个方面,还要有针对性的学习一些方法。这个是需要停下来思考和练习的。你光看是无法掌握方法的,要看还要思考和练习。这就需要你放慢速度,读完书,过几天再拿出来梳理一遍。对书中内容进行二次加工,读书最后都是要用的,不把他们变成自己的东西你怎么用呢?

我总说人生是个过程,你首先要让自己动起来,动起来后才能有先验的知识。再在不断的前进中对先验的知识进行修正。你的第一步不见得对,但你可以让他慢慢的变对。就像我不断的写,在写的过程中我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发现了问题就改呗。就算是改,我也不一定就肯定能改对,但在改变的过程中肯定会越来越对。现在我不就发现自己的问题了吗,进行修正吗。

思考是断续的,想差不多了,就还需要再梳理一下。你现在发现的问题是,对写的东西有点不满意了,需要对看的书有个更深入的思考。通过思考、练习来提升自己。你的认知体系需要继续扩大,成系统。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要深入!你现在对于很多东西只能说是知道,远谈不上什么了解,更不能说形成自己的体系了。这就需要你通过思考来构建你完善的知识体系了。你脑中要有一个完善的认知体系,才能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那下一个问题就是你该怎么做。反思还是根据以前的笔记进行反思,随笔就不要瞎写了,要对现在看的书进行思考。

再说两句对自己以前想法的想法吧。我的想法好像只是自己的想法,完全是主观的感觉,缺少事实的支持。你只是看到一些内容,然后就做出自己的一些判断。而这些判断也是缺乏思考的,更多的是一些直觉。没有经过事实验证,通过严谨的逻辑思考,而得出的东西是禁不起推敲的。你的想法只是个想法而已,无法形成严谨的理论。总之就是你还是太肤浅了,知道的太少,像盲人摸象一样,知道一点就要断定所有。通过一些词语让自己感觉好像知道了很多,掌握了什么根本的规律。但真的是太肤浅了,太自以为是了。做事还是要踏实一点,首先要做好最基础的东西,学习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是需要时间的。急不得,必要的积累到了才会产生他该产生的东西。就像现在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前却没有感觉一样。是因为我到了这个阶段,所以看到了以前不曾看到的东西。

既然知道了自己的无知与肤浅,那就继续好好学习吧。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该你得到的时候自然会有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8月17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