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大学生好难啊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学法学的师兄在发他的公众号文章,“在校大学生能否与用人单位构建劳动关系?”Leelydone·劳动法 | 在校大学生能否与用人单位构建劳动关系?他说最近有很多大四的毕业小同学问他一些关于就业方面的法律问题,所以就写下此文。

文章指出:

“对这个问题的分析相当复杂,我国法律并未对在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用工关系作出明确的规定,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形来论述,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工作形态,可以分为实习培训以及全日制劳动两种形态。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的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四条仅规定了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不适用劳动法,并未将在校学生排除在外,学生并不当然不能加入劳动力群体。对于这类可以有条件进行全日制劳动、能够接受用人单位管理的大学生,系完全有建立劳动关系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




简单来说,就是大一大二大三出学校做兼职,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相反以学习任务为主,受到学校保护。但大四即将毕业的,可以全日制劳动的,那么签订的合同是明确、无欺诈威胁等情况下,应当给予相应权利保障,这一点在实习生工作中遭受人身损害的情形显得尤为重要。

身边的同学在大四实习的时候确实有受到用人单位的人身损害的,而我大四实习比较幸运,待遇不错,但作为从大一就出去社会“玩耍”的人,正如师兄文章所说的,这几年的经历确实让我感受到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平衡之难,在此分享一个难点:当学校活动与社会“兼职”发生冲突的时候,该怎么处理?

在此说的学校活动是指学校为主的学习等任务。

在此所说的“兼职”不是“勤工俭学”,不是“赚取生活费”为主要目的的“兼职”。

你可能会疑惑:“啊?居然还有这样的兼职?不是这样的话,算兼职吗?”

有,以“学习成长”为主要目的的,周末两天进行劳动学习的“兼职”。

说白了就是有意义的活儿,你愿意投入关系或时间,但可能是费力不讨钱的。

当然乖乖在学校学习的同学不少,但当你走出来玩耍的时候,你也知道,跟你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也很多。

社会的运作其实少了谁都可以照样风生水起,“地球少了谁都可以转”,这句话的第一个意思其实是——“你不想少了你”,初次见识社会,大家都是热血沸腾,直到遇到冲突,四处碰壁,发现“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你以为我可能准备鸡汤了,但我从不写鸡汤,只是边写边梳理:大一大二大三,遇到学校学习和社会“兼职”,怎么处理?

1、心底承认一些“无可奈何”,并不是“无能为力”

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就是会比较清楚,比较坚定的维护自己的利益,知道谁在维护,做什么可以维护,所以有些人如果碰到不公平,会即刻拒绝继续。

但有的人,比如我,就难以承认自己的“不用力”,好像在社会打拼必须要非常努力,拼尽全力才可以证明什么,或者获得什么,在大人眼里这叫“社会地位”,“社会价值”,你必须得占上一个位置才行,那么一遇到“临时抽出身子”需要顾及学校的活动的时候,我就非常的不适应,甚至这种不适应要靠另一种感觉去逃避它,那就是选择忽视。

怎么忽视?就是忽视提前知道的可能发生的冲突,一往如前,简称“不管它”。

结果反而给自己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身边也有人突然“爆掉”,后来就明白了,其实可以做的更好,那就是心底承认一些“无可奈何”——大一大二大三没时间就是没时间,学习任务重就是要分配一定的时间。

我到现在都记得,大二的时候曾经试过一门考试,用尽了自己极限,从晚上十点背英语文章一直背到第二天五六点,然后七点多去考试,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把复习时间用去做“兼职”了,我觉得那个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我觉得自己抽不出身,或者说不允许自己抽出身。虽然最后考试没有影响,但是一考完我感觉自己心律不齐,最难受的一次经历了,感觉气快断了。

但到了大三,当再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2、提前沟通,啥事没有。

有了心底的承认,你会更加理性地看待“有冲突”这件事,那么会思考一个问题:你应该怎么做?

“提前沟通”,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只要有两个人以上的社会工作就是群体性合作,别怕,摊开说,尴尬而不失礼貌地拒绝,是一种基本礼貌。

3、并不是啥事没有。

即使是到了大四,仍然会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会因为没有办法全职而遭到面试拒绝,有的会因为请假一周回学校处理东西而被辞退,有的因为不能长期工作一年以上而故意隐瞒......

这个时候你只能往前走,不然又会回到第一个心理负担——“无可奈何”,以至于一直循环重复。

什么叫往前走?

就是把择业当作一个双方选择的过程,你受不住的机会,注定不是适合你的机会。



文末分享俞飞鸿的一句话——

身为女人,更愿意活得清楚一点:这始终都是一个男权社会。

对我来说,第一次长大是觉得自己有技可用,于是拼尽全力,第二次长大是明白“这始终都是一个男权社会”,职场上也是如此。

认清这个世界,然后热爱它。


城市,抬头还是有绿叶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闲聊| 大学生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