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解,方能与世界和解(李克富视角训练营42/90)

李克富||挖掘感恩之心 构造幸福生活



作业:(1)您觉得哪位领导所做的哪件事情最让您感激?单位的哪些做法最让您认同并让义无反顾地您为之付出、努力?(2)请思考并回答为什么有人会记住别人对自己的伤害继而反复自我伤害?有人却记住了别人对自己的好而心存感恩?——李克富


图片发自App


“为什么有人会记住别人对自己的伤害继而反复自我伤害?”

沉浸于“伤害”中,一次次受伤害,如同祥林嫂式的重复咀嚼痛苦。说的残酷一些,是“对痛苦上瘾”,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说的是同一类人。

先从人格上看。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人格是特质的组合,特质发源于气质。心理学家把气质定义为在儿童早期就显现出来的、建立人格与个人生活方式基础的遗传性人格倾向。

一次伤害,反复自我伤害,是因为心理能量弱,可以理解成遗传因素中对伤害的“生物易感性”,决定于其本身的人格特质。

具有这种特性的人的能量只能够用来来应付痛苦,消耗自己。不能够使用建设性的方法帮自己度过心理危机,如此反复超过一定时间就会形成病态心理,会出现心理功能受损,社会功能减弱。这部分人是心理咨询的对象。

精神分析视角下,“沉浸于痛苦”中是一种“退行”的防御机制。退行--退行到心理发育的较早阶段之生活态度、人际关系模式等,以回避现阶段所面临的心理困境。(退行可以是适应性的,如作为住院病人一切依赖医生护士,放弃独立性,是为了治疗;少年儿童患身体疾病时会出现各种退行问题。)

其本人可以通过“记住伤害”而逃避责任,为自己不努力找借口。你看,不是我不行,都是别人对我不好,我今天的处境是被人“设计”了,错不在我。免除主观努力不足在意识层面给自己造成的痛苦。

对痛苦上隐的人性格里还会有敏感、多疑、不自信成分,表现在对周围所发生的事过度解释。倾向于把周围所有对你不利的事看成“世界在与你作对”,罗马哲人塞内加有句话,他说,你之所以“总是预料到要受辱,其背后实际上是担心自己有理由收到嘲弄”。那怎么摆脱这种困境呢?塞内加给予我们的劝解是,要学会成为“我自己的朋友”,只有成为我自己的朋友,才能成为全人类的朋友,只有先与自己和解,才能与世界和解。这听起来有些心灵鸡汤,咨询师就是将这些鸡汤里的成分,拆分还原成有机成分,变成能够被当事人能够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等,强劲坚骨,能够抵抗风雨。



“为什么有人却记住了别人对自己的好而心存感恩?”

图片发自App


记住好,心存感恩,首先是内心富足之人,“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是可信的,我是可爱的。“这类人,生活是幸福的,将自己内心的美好投射到外界。

“投射可以看做是跟反映(reflection)正好相反的过程。客观世界通过感官在我们大脑形成知觉、表象、观念、情感等的过程叫做反映。但人的心理跟镜子和照相机不同,它不仅能反映客观存在,它还把情感、观念和价值观投射到客观事物上。”---许又新

健康的投射具有建设性甚至创造性,例如,它创造了美,增添了生活乐趣,或者,促进了人际关系和谐。

因此,记住别人好,心存感恩,是将健康投射投注到了外界,是只有心理健康之人才具备的心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自己和解,方能与世界和解(李克富视角训练营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