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蹉跎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人选择舒适的生活,有人选择苦行僧般的生活,至于那一种生活是好的生活,我们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是却有一个自己的评判标准。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呢?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或许是每一个人的评判标准吧。

当人们看到那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的事迹时,会为他们的大公无私而感到敬佩,从内心深处生出一种敬重之情也就实属正常。看到那些利己主义者的行径,不管他们已经拥有了多少的财富,都会对他们报以嗤之以鼻甚至会嘲讽。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寓言故事中智慧的拥有者都会与善良结合,缺乏了善良的智慧,常常会成为人们嘲弄的对象,那些行动也常会被用来当作反面教材。教育人们向善是为人之本,去恶向善也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出现那些恶人行径能大行其道,善良也常常被人们视为懦弱的表现。于是也就有了睚眦必报的行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也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于人生的态度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从少不更事到老成持重,再到随心所欲不逾规的坦荡。那些用冷眼旁观对人间世态炎凉的看淡,是否能为今天的平淡寻找到些许的平衡。

倘若今天还心存有曾经的雄心壮志,回首看时,会不会为那些被自己荒废了的岁月感到莫名的悲哀。为什么别人能做的比自己要好,难道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什么是轻闲吗?为什么总是会有虎头蛇尾的结局,难道不愿有一个风光无限好的人生吗?

蹉跎岁月的流逝,让人觉得是那么的无奈,纵然是有聪敏过人的智慧,也改变不了身处在人情世故之间去权衡利弊得失。有利就有弊,有得就会有失,如果不能够从那些利弊得失中跳出来,又怎么能够轻装上阵,为实现个人的理想,心无旁骛地贯彻执行那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

我想没有人愿意食苦果,都希望尝遍天下美食,对苦涩的记忆让人们忌惮失去所拥有的一切,害怕从零开始的那份坚辛。两全其美总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但是却又总是让这些愿望成为一种羁绊,限制了那双想要张开的臂膀,失去了拥抱未知的勇气。

蹉跎总是会给人以消极的影响,这些影响让人感到无力去抗拒,由此带来更为消极的情绪。保守的安全感让人不敢再去冲击对未知的探索,那些曾经的激情也在蹉跎中消耗的缺乏新的动力。

100减1等于零,不管曾经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在放弃的一刹那,就等于否定了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为什么要用百分之一百二的决心,去完成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因为在前行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那些困难的时候,会消耗掉部分当初的决心与意志。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偿所愿,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有人把手中的珍宝变成了黄土,有人则把黄土变成了珍宝。面对蹉跎,不被它的平淡稀释,内心中永褒一种青春的昂扬斗争,不断为那扬起的风帆吹风助力,用积极阳光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朝霞。

不怕困难,才不会被困难吓倒,不畏坚难,才不会被坚难所阻到,只要内心始终充满阳光,那怕身处在阴雨绵绵之中,内心那颗希望的火苗,也不会被浇灭。蹉跎的岁月,只会把我们磨砺的更有棱角,在平凡之路上走出不平凡的人生,才是一个人要完成的人生使命。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对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