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最重要的节气之一,藏者为王!

立 冬

2018年11月7日

农历九月三十  星期三

《黄帝内经》:冬天这三个月,是天地万物闭藏的季节---草木凋零,动物入穴,千里冰封,了无生气。人更应该顺应天道,不要随意消耗阳气,早睡晚起,太阳出来才能起床,顺应阳气的升发;人在精神上也不要过喜过悲,应该情志内敛,泰然处之;一定要保暖,不要受寒;更不要搞得大汗淋漓的耗泄阳气。这就是顺应冬气、收藏阳气的法则。冬季阳气不能收藏入肾,春天肝木就会生发无力,还会出现痿症。

中医养生的核心:顺天时!

顺着天地时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来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由此拉开了冬三月的序幕,养生也因此开启了“冬藏”的大戏!

冬藏,藏什么?

当然是收藏“阳气” --- “五脏六腑的阳气”!将阳气收敛入肾。只有积累了足够的阳气,才能抵御外邪---冬季“寒燥之气”的侵扰。

为什么“藏”?

大部分植物花谢叶落,“敛阳归根”就是为了避免受寒邪之气的伤害;也是为明年春天的生发积累能量。藏阳越深,春生夏长越有力量!

“藏阳”是冬天时令养生最重要的核心点!

冬季肾不藏水,春无生计!

也就是说:我们冬季没做好收藏之道,必伤肾!肾为先天之本,根基一动,春季百病立现。

今年立冬之后,2方面问题要警惕:

1,立冬--小雪这15天“冬行夏令”,妨碍心肾收藏,让阳气外泄,一定会受冬季寒邪的侵害,心肾虚弱,怕冷、心衰、心梗人群增多。

2,此时人体仍处于“夏长”的外泄状态,中焦脾胃虚弱,加上今年湿气偏重,所以出现脾胃问题的人群会增多。

立冬之后

顺天时

藏者胜

立冬后,气候非寒即阴,了无生气,对“心、肺、胃、肾”伤害很大。

1,预防心、脑血管病

心火应夏,最怕寒冬。

本来立冬之后就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加之“心气外泄”,心衰患者会增多或者严重;因此中老年艾友做好预防非常有必要。

1,做好保暖,尽量下午出门,出门穿戴好衣帽;

2,药物随身带,随手可取;

3,心脏不好的艾友,多按揉或者艾灸内关穴、劳宫穴;

4,饮食少咸多苦以助心阳;

《黄帝内经》上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5,艾灸关元穴除了敛藏肾精,还护心脏。

6,心脏供血不足,心跳缓慢,血压偏低的艾友,艾灸:内关穴、公孙穴,加强心脏功能。

7,中老年人,每天可以艾灸:足三里、悬钟穴左右各20分钟,预防脑中风。

2,预防上呼吸道问题

肺喜温润而恶寒燥;

冬病夏治,就是以肺经上的问题为主。因此,冬病主要是跟肺有关的病:鼻炎、咽炎、咳嗽、感冒、支气管哮喘。

如果,家里人有这些方面的问题,那么应提早预防和注意。

 

1,熟话说“风从项后入,寒从脚底生”可以用一条干燥柔和的毛巾,放在脖子上搓揉,让脖子发热,这样可以调动肺气。

2,艾友们也可以艾灸大椎穴、合谷穴预防上呼吸道的问题。

3,预防脾胃问题

胃喜温怕寒;

脾胃为后天之本,养脾胃就是保卫“国本”!

养生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法则就是:我们的脏器喜欢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不喜欢什么就不要去做!

胃喜温而恶寒,首先我们就要做到少吃或者不吃寒凉食物,比如冷饮;还有“性寒”的食物,螃蟹属大寒食物,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吃也要配着姜丝吃。

温养脾胃最好的方法还是艾灸,平时多灸:中脘穴、足三里效果非常好。

今天还有一个艾友打电话来说,自己有急性胃炎,昨天晚上艾灸中脘穴、足三里后,胃痛胃胀很好一些了,就吃了2个馒头,2个鸡蛋,结果晚上又痛又胀。

脾胃也怕胀,这些常识应该有!你吃多了,脾胃消化食物是要消耗阳气的。

4,预防肾病

肾应冬,寒气通于肾,如果这时不注意防护,肾功能低的人就容易犯病。就是正常人寒气入肾也伤肾!

不让寒气入肾,我们要护住身体的2个部位:

后腰和双脚!

1,护后腰,每天分早中晚3次,每次双手搓后腰100个以上,搓得发热,不仅护腰还养肾,腰为肾之府,腰强肾不弱。

2,护双脚,“寒从脚底生”;

如果脚踝内侧的肾经受寒了,寒气就会直接入肾伤肾。

同样的脚踝外侧的膀胱经受寒了,寒气同样也会直接入肾伤肾;在伤肾之前会先堆积在承山穴,一部分会通过委中穴直接入肾,一部分上行到臀部堆积在此处,女性就会出现宫寒痛经,还一部分会上行到头部。

泡脚、搓脚、艾灸脚踝部位,应该是暖脚很好的方法。

立冬之后,大家适当多喝温开水,加点蜂蜜柠檬,滋阴润燥;多吃柚子,除了能滋阴,柚子的粗纤维还能帮助通便。

你可能感兴趣的:(立冬:最重要的节气之一,藏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