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祖所属·平燕使者·广侯·骑将召欧

召姓,自古及今都很少见,所以,在历史上,召姓的来源一直都很单一。

根据《通志·氏族略》中的记载,召姓子弟本为姬姓,是燕国的王族。后在公元前222年,燕国被灭,其子孙为避难,遂取先祖召公之名号为姓氏,由此遂有召姓的出现。

如此,汉初功侯召欧,不言而喻,自然是曾经的燕国王族之后。

以下内容,便为召欧曾经所经历的一生:

以中涓从起沛,至霸上,为连敖,入汉,以骑将定燕、赵,得将军,侯,二千二百户。《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中涓,依然还是按照颜师古的记录来解释:

颜师古注:“中涓,亲近之臣,若谒者、舍人之类。

所以,我们只能说,召欧也是刘邦曾经的熟人,可能不是亲近之人,但一定是认识的。而召欧也就是凭着这个身份才加入到刘邦的麾下。

后在刘邦军成功攻入关中抵达霸上之时,召欧官任连敖。

连敖,应该是楚国的一种官职。

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内容: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大将军韩信从西楚逃到汉王刘邦麾下时,因为不知底细,所以刘邦便任其为连敖,故而,从这里可以看出连敖这个官职并不是很高。

同时根据这处后人的注释:

【集解】:徐广曰:“典客也。”

【索隐】:李奇云:“楚官名。”张晏云:“司马也。”

如此,根据这两处的记载,笔者勉强把连敖作为汉军中专门负责接待外宾的武官。毕竟典客有接待外宾的意思,而司马则肯定是武官,故而,这两处合起来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

总之,连敖这种职务说白了,就是刘邦身边的警卫员,一方面负责刘邦的安全护卫,一方面也间接代替刘邦去处理一些特殊事情和接见一些特殊人物。

所以,综上所述,召欧当时从沛县一路跟随刘邦到关中,事实上并未受到重用,反而是一直在干些不要紧的事情。虽然也算是亲卫,但如当时同在沛县以中涓而加入刘邦麾下的曹参,此时却已经是军中一员虎将了,如此,召欧的存在就显得很突出了。

由此,笔者就要提出一些假设了。

而按照韩信是因为不知道刘邦底细所以才任命为连敖一职,以放在自己身边慢慢考核,那么此时的召欧,既然已经跟随刘邦那么久了,却依然还是干这些事,那就只能说明两种情况:

其一,对于召欧此人,刘邦还无法完全信任,甚至还不知道他的底细,所以不敢用,也不能弃,由此只能是以连敖的官职留在身边以观后效。

其二,召欧此人的底细刘邦都很清楚,是燕国的王族之后,所以必须要善待,故而只能以连敖的身份将其留在身边,以待之后重用。

其实笔者还是更倾向于第二种假设的,毕竟,之后的召欧能够封侯也和燕国是有关系的。当然,至少在这里,无论是哪一种,意义都不大,反正召欧在前期不受重用是肯定的。

那么,召欧是如何封侯的呢?

在这里,笔者想强调一点,太史公写史书,绝不会多一字,也绝不会少一字,必然是字字珠玑,故而,就需要我们仔细考量那段记载了:

为连敖,入汉,以骑将定燕、赵,得将军,侯,二千二百户。

这段话中,我们能摘取出和召欧封侯的信息有三点:

第一,入汉。

的确,如果是其他沛县将领,入汉并无不妥,可是召欧不一样,他可是燕国王族之后,他是有身份的人。并且,既然史书在这里明确的记录了出来,那就说明召欧的入汉是有功绩的,而且,再结合其燕国王族之后的背景,那么可以说,在刘邦面对最为危机之时,也就是被项羽压制赶到巴蜀地时,而召欧在这里却毅然选择了支持刘邦,无疑对于刘邦而言,这是很有价值的。

第二,骑将。

汉三年,因为彭城之战的惨败,刘邦遂大力改革汉军军制,并以灌婴为首,其他两位故秦骑士为辅,组建了全新的汉军骑兵军团。而召欧在此时,便是作为骑将加入到了灌婴所属骑兵军团中。

第三,定燕、赵。

可以说,前两点都是铺垫,只有第三点才是关键。正是因为召欧选择了继续支持刘邦入汉,所以才换来了成为灌婴麾下骑将的身份,由此,才让其能在平定燕赵时立功。

而定赵国之事,自然不必说,一切都是大将军韩信指挥,召欧只需要跟着灌婴一直打就可以了,所以,平赵之功事实上也并不是召欧能够封侯的根本。另外,既然史书中在这里把召欧定赵之功放到定燕之后,那么自然也从侧面印证出了这点,即定赵之功是比不得定燕之功的。

同时,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在历史上,大将军韩信是先定赵,而后平燕的。所以,如果说召欧只是单纯的作为骑将的话,史书在这里压根就不会出现燕国的,为何?

因为在历史上大将军韩信根本就没有讨伐燕国,而且汉军也从未真正大举进攻过燕国,事实上燕国是不战而降的,如此,哪来的定燕之功?

韩信曰:“善。”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史记·淮阴侯列传》

如上内容,大将军韩信听从广武君李左车的建议,以大军威慑为主,而后派遣一使者前去出使燕国,才让燕国得以归降的。

其实一直以来,没有人知道大将军韩信究竟派出了谁,才迫使燕国投降的,但是到如今,这就是很明了的事了。

因为整篇《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就只有召欧一个人有明确记载定燕的功绩,而其他人虽然也有攻击燕的记录,但大都是以燕、代二地连用的,并且也都是在击败项羽后才出现的。何况我们也都知道,事实上汉军也不是在燕地击败燕王臧荼的,而是直接在代地就活捉了臧荼,至于去燕地的,直接就是刘邦封赐自己的兄弟卢绾为燕王,让其迅速接收燕国的。

如此,到头来,事实上就很明白了。

那就是大将军韩信当年正是派出了燕国王族之后的召欧为汉使,让其去说服燕王臧荼归降。虽然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召欧当年是靠着什么说服了臧荼,但毕竟臧荼是投降了,所以,召欧定燕的功绩便是谁都无法掩盖和抹去的。

如此,也正是因为这份功绩,才能让召欧迅速升迁为将军,而其之后的封侯,自然也是因为这份功劳了:

六年十二月甲申,召欧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高皇帝六年十二月甲申日,召欧以定燕的功绩被封赐为侯,号为广侯,食邑二千二百户。

其后,到高祖病逝,再历经惠帝及两位少帝将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召欧便再没有任何历史记录了,直到:

二年戴侯胜元年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孝文帝二年,召欧病逝,汉帝国因其功绩遂为其谥号,严侯。

以上,便是广侯召欧的一生。


下图,为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汉书》中关于召欧的记录(影印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篇·高祖所属·平燕使者·广侯·骑将召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