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哪吒之魔童降世》已过去一段时间,现在还留在脑海的,说明是真的被吸收消化的小感悟吧。
电影,不管以真实人类还是卡通形象出现,基本都是涉及:自我、友情、爱情、亲情、社会大爱。
《哪吒》关于自我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所有人看完后觉得特别正能量的鸡汤。躲开最大热门,我来聊聊友情,聊聊哪吒和敖丙吧。
印象中,看哪吒,我哭了三回。
第一回,是敖丙和哪吒相遇,一起踢毽子的场景。
第二回,是哪吒知道父亲为了他愿意丧命的场景。
第三回,是敖丙跟哪吒并肩作战,哪吒:“白白搭上一条人命,你傻不傻?”敖丙:“不傻谁和你做朋友!”
哪吒从小到大被认定是魔,没有任何玩伴,他是寂寞的。
哦不,不仅仅是寂寞,更是无可言语的孤独。
小时候,你有被人孤立过吗?如果你有,你应该更能体会那种无可言语的孤独。
然而,熬丙意外地闯入了哪吒的世界
没有打听哪吒的前世今生,没有过问哪吒的家庭背景
只是,看着哪吒在打妖怪救女孩,
就确定这是一个可以交往的朋友。
同理,熬丙亦然。
两颗孤独星球,就此碰撞出火花。
有句土情话这么说:确认过眼神,你是对的人
爱人、朋友,很多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自我介绍,真的只要确认过一个眼神足矣。
哪吒、熬丙,一个眼神、一个毽子,便足以许下一辈子朋友的承诺。
我想,简单的说说,我的那些熬丙们吧~~~
如果你看到,请相信,即使现在我们联系甚微,我依旧心存感恩。
有时,也不见得是人生路不再相同,只是我们害怕地以为已经不同。
在中国式教育里,教了我天文地理数理化,却没教过我朋友的定义。
九年义务教育里,对爱情是懵懂的,对友情也是不知所然。
我们有课间买零食小团伙、有结伴放学小团伙,但那个真正让你有意识叫做“朋友”的究竟是谁呢?
1⃣️、你的那条手织围巾,13年了,还在
有个妹子,称呼她为“晨”吧。她扎着个粗粗的马尾,闯进了我的眼球。
这辈子没留过长发的我,无法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要留那么长的头发,还扎粗辫。感觉这种造型只有电视里才会出现。
我们是隔壁班,忘了是初一还是初二,我们都是班长,周一的晨会都要在大操场领队,傻傻地站在第一排。
但是,我们也从没有说过话。好像是一直到初三,某个出黑板报的夜晚,两个班的同学开始互串起来,才开始说上第一句对话。
忘了谈的是什么,只是记得,有个女生好主动地跟我聊天,声音很温柔,好像还带着一丢丢的小崇拜(我的天,我是不是太自恋)。
然后,我们就真正认识了,但其实平时交流还是很少。初中毕业时,在互相的同学录里写下了祝福。高中是两个学校,因此交集依旧很少,是有用QQ联系过吗?好像是的。
然后,我们上大学了。大学的最开始,每个人应该都是没有主动去交新朋友吧(反正我这个内向的人是没有的),我们反而会更加想念以前的朋友同学。
所以,我们开始联系了,说了说自己的一些小现状。
后来她无意间说,给我织一条围巾吧。围巾寄到后,很漂亮,也很温暖。她说有天晚上熬夜织,甚是感动。
然后,我们开始了自己大学的新生活。
然后,我们毕业了,我们工作了。
她是专科,所以早一年毕业。好像是毕业后就回台州了。但我们一直没有再见过。
有一天,她发来请帖,说要结婚了。真为她感到高兴,因为我知道那个男生很爱她。但是,我没去参加婚礼。
原因,我真的好像、不是很喜欢参加婚礼。而且,我也真的怕尴尬,毕竟真的太多年没见,不知道见面打招呼时会是怎么样的表情,一定是尬到不行。
我们之间没有太多的故事,但可能就是当时第一次说话时的眼神,让我有一种所谓“朋友”的感觉。
2⃣️、原来朋友之间是可以互相倾诉的
如果晨是第一个让我对朋友两个字有所触动的人,那么甜甜一定是那个让我懂得“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倾诉衷肠的”人。
高一那年,我是团支书,她是班长。我是镇上来的,她是就在城里的。
我们之间的交集,起源于某个周三晚上夜自修时的一张小纸条。
那晚,我收到一张小纸条,类似写着“别往心里去,别跟那些男生较真。”
真是没想到,就这么一张小纸条,可以让我们之间拥有一辈子的友情。那好像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被关心。
事情的起因,是周三下午的班会上,因为某一个话题,有个男生在下面唱反调,我直接在台上发飙,对着干。嗯,我是真的会做这种事的人,以前的好胜那是特别真的。不过,班会上吵完后,我倒是还好的,因为真的没有把他放心上。倒是因为这个事情,收获了一份真友情,想想也是可以感谢下那个男生。
我和甜甜之间,有很多相同处,也有很多不同处。
一个班长,一个团支书,或多或少就证明了我们的属性基本一致吧。
好强、好胜、有主见、“外向”、努力。。。
但其实,她比我聪明、比我热爱生活、比我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比我更会表达自己。
大学她选了法律,印象中是她坚持选的法律,她母亲好像还不怎么同意的。
而我当时,是想要学心理学的,可是被父母一票否定,自己也就没太多坚持。由此可以看出,我以前的自我主见绝对没她强。
有几次去大学看她,刚好碰上她司法考试,让我见识到了原来有人上大学依旧很拼。每天大清早的起床看书,每晚自习到深夜才睡下。她说,这是法律人的常态。还有同学比她更拼。让我一个在大学放养、只有考试前抱佛讲的人,真是自惭形秽。
毕业后,我们进入了两个不同的工作环境。她进了事业单位,我在压榨劳动力的世界500强上班。
体制内的人,快节奏企业的人,我们的价值观开始有些不同起来。我们也很少聊彼此的工作。哦,跟高中的生活比起来,我们现在应该是基本不怎么聊天了吧。生活,各自不同处境的生活,让我们可以聊的越来越少。
但是,我记得去年你说,你们家邻居的某人,有一定的职级,但依然在不断报班学习、考证,这让你有危机感、让你也不安分起来。
我当时没有做太多评价,但我心里想,你依然是好强、有追求的甜甜呀。
3⃣️、谢谢你,看透我,也让我看清自己
可能,我20岁前的人生,都活在一种侥幸里。直到遇见婕。
在她面前,我永远觉得自己渺小、无知。
我们之间有种特别的化学反应,偶尔会相吸、偶尔会相斥、偶尔还会爆炸。
曾经网络上流行的“谢谢室友当年不杀之恩”,在我们之间用的恰到好处吧。
我们之间的故事,如果拍成电视剧,一定是狗血的不敢置信。
可能是我们太年轻气盛,是我们不会换位思考,是我们不会自我表达…?
青春岁月里,欠下的表达课程,让大学生活里多了一番无可伦比的酸爽味。
我们的成长环境太不同,所以对你而言,我是异类;对我而言,你也是异类。
我不明白,一个那么优秀的你,为什么还需要那么的拼搏努力,甚至看轻自己。
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我见过最缜密的;你的英语表达能力,是我见过最好的;
你的皮肤,是我见过最白最嫩的;你的爱情,是我见过最勇敢的。
有很多你以前说的东西,我在毕业几年后才开始慢慢领悟到。比如,你说女孩应该少吃冰的。
现在,我可能懂了,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很渺小。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优秀的人真的太多了,唯有不断自我提升,才能追赶上那个你倾慕的人的步伐。
你是一个特别坚定的人,对爱人、对生活,都是。
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太多的能量,可惜,我的持续力还是太弱。
而你,基本上把我身上的优点、弱点通通看透,还可以给我鼓励、给予信心。当我对一个改变或决定拿不定主意时,还是会想来问问你,而你永远可以一语道破我内心最真实的那份顾虑。
相隔最远,期待你我都越来越好。
写到这里,已经用了6个番茄钟的时间。先止于此吧。
感谢生命中出现的朋友们,熬丙们。不管我们现在身在何处,曾经的那些回忆,都是份宝贵的财富。
有人说,人离开的时候,回忆最多的是小时候。我想,也许还有我们经历的学生时代吧,毕竟那时的友情有着单纯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