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讨:学习于老师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之精妙!

      《月光曲》课例研读

话题:你从于老师读写结合的做法中受到哪些启发?

于永正老师教学《月光曲》,两个课时教学重点明确,在第一课时中,着重是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在反复的朗读中,读懂文中的主要内容。这也为第二课时的读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于老师的教学重点是读写结合,让学生仿写课文中联想手法的巧妙。于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示:

一、品悟比喻手法,了解联想手法之妙。

于老师从重点句子“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学生们从这个句子中明白,屋子里不是真的披上了银纱,是把月光比喻成银纱,这是由月光引起的联想。并告诉学生们运用联想手法的好处: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再加上适当的联想,文章的内容会更充实,更深刻,更感动人。

然后,学生们从文中第九段画出联想部分的句子,慢慢升起的月亮,月光下涛起伏的大海大海,波涛发出的阵阵涛声,这些联想都是有贝多芬弹的月光曲引起的。学生们学会了怎样找出联想的句子,以及运用联想句子的妙用。

二、在对比中体会出联想之美,感情之深刻。

于老师又让学生对比这一段,如果去掉那些联想的句子,只剩下写实句子,会有什么效果?

学生们通过对比,加上恰当的联想,能够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感情更深刻。如果在阅读其他文章时,分辨出写实的句子和联想的句子,能帮助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要表达的情感。

于老师巧妙指导,通过比较、分析、运用,一步步训练学生们对联想手法的理解。

三、学习例文,巩固训练之联想手法。

于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自己创作运用联想手法,而是出示一篇文章,让学生自己找出文中运用联想的句子,一点点降低难度,学生们容易接受。学生们找到联想手法的句子:“大公鸡的头通红通红的,就像醉汉的脸。”“走起路来像个威武的将军。”并通过比较,能够分析出运用联想手法的好处。

于老师让学生从课文中的联想句子,然后再能够做到找出课外短文的联想句子,一点点地增加对联想手法的运用,然后再让学生们仿写联想句子,就会水到渠成。

四、仿写联想句子,做到灵活运用。

于老师读写结合,不是让学生们自己写片段,写联想手法的句子,而是在短文中适当添加联想手法的句子,难度系数降低,学生们前面已经训练过,容易找到联想手法的句子,他们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于老师指导有方,启发得当,在充分的知识积累和语言表达的积累中,联想手法运用精妙,想象丰富。

于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读到说、从仿写到创作,逐步深入,层层推进,使学生们在课堂上,理解了联想手法的精妙,并做到灵活掌握运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例研讨:学习于老师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之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