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华杉儒家思想学习(八)

        上一讲,我讲了八条目的前四条,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一讲我来讲后四条,也是你最熟悉的那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完这一讲你会发现,“修齐治平”实际上是有社会学理论的。

修身养德

“修齐治平”就是说,你只需要修身,管住自己,修养自己,自然就能齐家;一家人都一样好,就能成为一个所有家庭的示范;全国的家庭都跟你家一样好了,那全世界都跟你学,都学好了,这就是平天下。

为什么从修养自己就能一直放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呢?在我看来,现代西方社会学有一个定律,就可以解释“修齐治平”的原理,这个定律就是“模仿律”。

模仿律是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在1890年提出来的,他写了一本书,就叫《模仿律》,也有中文版。模仿律说,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你想想,咱们从一出生学说话就是模仿大人,我们的一切知识和行为都是模仿学习得来的,对不对?

塔尔德的模仿律包含了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总是在下位的人模仿在上位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上行下效。

第二定律,模仿一旦开始,就呈几何级数扩张。所以,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君主,就有什么样的国家,这是呈几何级数放大扩张的。

第三定律,模仿总是由近及远,先模仿近处的、本国的,再模仿远处的、外国的,所以治国之后才能平天下。

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理, 一直都在相互模仿,最终模仿到世界大同。

比如,在企业里,老板有什么习惯,下属也会养成什么习惯,老板爱喝酒,下属们就特别爱组酒局;老板爱迟到,下属们的时间观念也都不强。就像模仿律说的,在下位的模仿在上位的,模仿一旦开始,就呈几何级数扩张。这种带头角色在营销上的说法叫做“意见领袖”,包括现在很多商家为了促销,也是先让一个名人使用自己的产品,然后大家就效仿起来了。

      明白了模仿律,你就明白领导力的核心是什么了,那就是率先垂范。要求别人的,你自己做到了,大家都向你靠拢。自己做不到的也不用要求别人,没用。你说什么不重要,大家都在看你是怎么做的。就像前面提到的给顾客拉车门的老板一样,他率先垂范,才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有一句话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如果行动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或者说,当你想要改变外部的行为,就得从改变自己的行为开始。

我自己也有一个体会,比如华与华公司每周一早上8:30有一个30分钟的全公司集体大扫除,搞了很多年。很多人问我,你一间创意公司让员工做这么琐碎的事儿,万一年轻人不愿意来怎么办?我说我不担心他们不愿意来,我只担心有一天我偷懒不愿意来。只要我来,他们就会来;只要我不来,不用看90后,80后、70后也不会来。

所以,管理就是管住自己,老板把自己管住了,全公司就都管住了。君王把自己管住了,全国就都管住了。《大学》里有一句话叫“一人定国”,也就是说,国君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行为。在企业里面,就是一个老板的行为决定了整个公司的行为。

我举个例子,做生意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甲方拖欠款项对不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还是从自己身上做起,就是我先做到不拖欠我的供应商。我不拖欠别人,别人自然也就不会拖欠我。我不能一边骂甲方拖欠,一边又说:“没办法呀,我的客户不给我付款,那我只能拖欠我的供应商。”

我自己怎么做的呢?二十年来,我没有拖欠过任何一个供应商一分钱,我们公司的广告上也写着“不投标,不行贿,不拖款”,我就直接把这么接地气的口号打在广告上了,这让甲方的人看到后,也可以去跟他们的上级或财务部沟通:“你看华与华就是这样,不投标,不行贿,不拖款。”时间积累下来,拖欠的现象基本就绝迹了。

我们公司每个月的经营会都会制作一张客户的付款图,一共分成三栏:中间一栏代表客户按时付款;左边代表客户提前付款;右边代表客户付款时间在约定时间之后的。现在,左边的客户越来越多,右边的客户越来越少,而且付款周期也越来越短。

我的同事们都很奇怪这是怎么做到的。我说:“有的企业是谁的钱都不欠,另一些企业做不到,他就会评估拖欠谁,不拖欠谁,只不过我通过坚决的态度和率先垂范的执行,让他们把华与华归类到不拖欠的那一类罢了。”

孔子有一句话:“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堆木板的时候,你把直的木板放在弯的木板上面,那弯的也给压直了。你腰板直,就全公司都直,客户、供应商全直。

所以,不管是企业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管理,都是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靠模仿律。家庭里教育孩子也一样,比如咱们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但是如果大人自己成天在家打麻将,然后呵斥孩子说:“娃,你应该读书。”那娃恐怕也很难好好读书。你自己好好读书,孩子自然就读书了。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家里最常见的活动就是读书。听我妈说,在我还不识字的时候,有一天我就在家里大喊:“快给我拿一本书来,我要上厕所。”妈妈说:“你字都不认得,拿书干啥?”我说:“爸爸每次上厕所都拿一本书。”

现在我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上大学了,小儿子11岁,基本上也是手不释卷,看书的时间比打游戏的时间多,而且看得飞快。小儿子8岁的时候,就开始要写书,自己写了之后粘贴起来送给我,说:“爸爸,我写了一本书。”因为他看见爸爸每天早上都早早起床写书,他在模仿。

前一阵子,他又跟我说:“爸爸,我办了一个公司,做老板了。”我问:“你办了一个什么公司?”他说叫comic company,连环漫画公司,几个同学一起构思,写作,绘画,开发了一本叫《酸黄瓜侠》的漫画书,复印装订起来在学校卖。他这是在做什么呢?又是在模仿我,同时也在模仿他二叔,因为他的二叔是做图书公司的。

我知道有的朋友会说,哎呀,我儿子他可不学他爹我。我想,这种情况多半不是他不学,而是他学不着。当爹的老在外面忙工作,不着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对这个问题呢,我都是尽量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增加被他模仿的机会。比如工作上的朋友,有时候要一起吃饭说事,我也把他请到家里来吃。这样,孩子可以听到和参与大人的谈话,早点开阔眼界,以及提前学到社交的方式、方法。

这样,你就理解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带货”。你有什么样的行为,就给周围的人带来了什么货。无论你想要什么,都要率先垂范,换句简单点的话说,就是“从我做起”。听着简单吧?但是要知行合一,就不简单了。只有当你理解到你的一举一动都对周围的人有模仿和放大效应的时候,你就会更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

这一讲,我们学习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修身”,剩余的7个条目就是修身的前因后果。它们是靠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呢?你就记住一个原理——模仿律,你的位置越高,模仿你的人就越多,模仿的速度就越快。所有的管理,都是管住自己,从我做起,率先垂范。我的讲解呢,也主要是讲一些自己的故事和案例,你也可以想一想自己可以怎么做。学习不是为了晓得一些道理,而是落实到行动。如果不落实到行动,晓得的道理再多,也没用。

三纲八目讲完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相当于我们提前学到了儒家思想的最高纲领,也是浓缩后的儒家精髓。在接下来的课程里,你会发现,儒家的很多思想和观念会不断地呼应到三纲八目上,可以帮助我们更具体,也更深入地理解它。

下一讲我们继续往后展开,讲讲孔子和《论语》。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华杉儒家思想学习(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