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防沉迷:需技术和教育合力

实名认证存漏洞,游戏防沉迷名存实亡?近日,有网友反映,玩游戏时,经常碰到疑似未成年玩家“听声音就能判断,奶声奶气的。”如今,很多游戏厂商都推出了“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包括实名认证和人脸识别等,但其实际发挥的作用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中国新闻网 2月23日报道)

数据显示,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超5亿。即,每2个人网民中就有1个人玩网络游戏。而在约1.64亿19岁及以下网民中,有多少未成年游戏用户,难以想象。在网游快速发展的背后,防沉迷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和共识。

对于未成年人防沉迷,关键一环是实名认证,但实名信息往往能轻易获取,使得防沉迷系统无法达到效果。目前,如何鉴别游戏玩家是否是未成年用户是防沉迷的难点。相较而言,腾讯的防沉迷可以说是游戏里最严格的了,但也始终有人钻空子。以《王者荣耀》为例,其通过人脸识别功能抽查疑似未成年玩家的手段,实施防沉迷管理。但实际上,许多重度未成年玩家往往通过给实名认证的家长们人脸识别来解除管控。而且人脸识别弹窗被“拒绝验证”几次后就不再抽查了,作用甚微。

游戏防沉迷难有着多方面原因。首先是游戏厂商的推动意愿不强、监管服务不完善。流量为王的时代,市场是不会抵制用户数量的,更不会放弃未成年人流量带来的巨大利益和收入。许多游戏厂商为了增强用户粘性,设计各种权益诱导用户长时间在线。即使启动了一系列防沉迷技术手段,离真正落地也仍有很远的距离。因为大部分强制性措施治标不治本、形同虚设,网络上总有各种花样的破解办法与之博弈,可窥见的是,未成年人正将他们的创造力天赋用在与防沉迷系统的对抗上。

其次就是家长监管不力、管束无能。社会防线是最后一道防线,更多的干预权应该交给家长。游戏本身好玩的属性,对于心智未成熟、缺乏足够自制力的孩子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简单地“堵”不是办法,作为父母,应该主动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游戏教育和网络素养教育,与孩子达成一致的约定,限制其游戏时间。需要明白的是,教育孩子本就是家长的事,家长的监督才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防沉迷系统只是游戏公司推行的一项协助家长引导未成年人的服务而已。家长若单纯地依赖游戏厂商和政策规定,不担起监管守护的责任,任谁都不能防止孩子沉迷。

游戏大行其道,防沉迷是客观存在的必要需求。但是不能厂商唱独角戏,未成年人防沉迷需要全员参与、多方协同。家长、社会都应自律地采取行动,主动承担教育引导或技术监管的责任,共同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合理游戏。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游防沉迷:需技术和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