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前传2-伊斯兰教建立之前的一百年


伊斯兰教建立之前的一百年


以上我很粗疏地介绍了阿拉伯世界的古代史,作为我们了解阿拉伯人的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下面,我们再来探究一下先知穆罕穆德创立伊斯兰之前100年左右时间里的阿拉伯的具体状况。这段时间也是后世的阿拉伯历史学家们自称的所谓狭义的“蒙昧时代”。广义的“蒙昧时代”是指伊斯兰教建立之前的所有阿拉伯人的历史,穆斯林们更喜欢用“光阴”这样的词汇来进行关于时间的描述。这100年左右的“光阴”对我们去理解穆罕穆德这个人的出现,以及为什么他会,并且能创立伊斯兰教显然具有无比的重要性。

我们就从一个叫“希贾兹”的地理名词开始说起吧!希贾兹,英译“ Hejaz”,汉译又名“汉志”。还是希贾兹听上去更有阿拉伯风味一点,“汉志”这个叫法容易让我们中国人产生误解,我刚开始查这个名词的时候还以为这是大汉王朝治下的一个地区呢,本书以后将都采用希贾兹的说法,希贾兹无论对阿拉伯人还是后来的遍布世界的穆斯林教徒都有无比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希贾兹,位于现在的沙特阿拉伯王国西部沿海地带。因其辖区有伊斯兰发祥地麦加和麦地那而闻名于世,是沙特阿拉伯王国西部沿海地区三个行省(塔布克省、麦地那省和麦加省)的合称。因境内有希贾兹山脉而得名。所辖区域北至约旦王国西部边境,南至亚西尔地区沿海地带。地形呈南北狭长、东西窄扁状。境内有希贾兹山脉纵贯南北。东北部多沙漠,西南部有绿洲点缀其间。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东面是广袤的无法通过的沙漠,西面是当时遍布暗礁,难于航行的红海,希贾兹就像一条滨海走廊一样串联起了阿拉伯半岛的南北交通。尽管这条走廊远远谈不上是舒适的通衢大道,但依然成为了自古以来半岛的南北贸易的生命线,也自然地就成为了阿拉伯人活动的最主要的地域。在这条交通线上,逐步地形成了一些贸易集市和中转站,最终发展为较大规模的城市,比如现在为我们所熟知的麦加,麦地那等。先知穆罕穆德的一生的绝大多数时光就是在这样的城市周围和连接这些城市的道路中度过的。

在穆罕默德诞生之前约五十年,阿比西尼亚人在也门建立了他们的统治权,这是通过与信奉祆教的波斯的争夺而取得的。在他诞生的那一年,他们进兵麦加郊外,以捣毁珍贵的克而白(即后来的伊斯兰天房)相威胁。阿比西尼亚人是红海西南岸上的闪族居民。他们是从阿拉比亚的西南地区逐渐地迁移过去的。后来他们被称为阿比西尼亚人,他们曾构成庞大的国际贸易“托拉斯”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赛伯伊—希木叶尔的领导之下,垄断了古代的香料贸易,这种贸易的主要路线是通过希贾兹的。

研究阿拉伯历史的著名学者希提在其作品【阿拉伯通史】中对这一情形有一段比较完整的结论性描述,我本人非常认同他的基本观点。以下全文引用希提先生的判断。

  “总之,我们这样说大概是不错的:在穆罕默德的使命之前一百年的期间,希贾兹在文化上、宗教上、物质上曾受过许多影响,那些影响,是从拜占廷、叙利亚(阿拉马)、波斯、阿比西尼亚等国,通过加萨尼、莱赫米、也门三个途径而传入的;但我们不能断言希贾兹与北方更高的文明有十分密切的接触,以致改变其本地的文化面貌。基督教虽在纳季兰找到一个立足点,犹太教虽在也门和希贾兹有相当的势力,但这两个宗教对于北部阿拉比亚人的意识似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然而,阿拉伯半岛上陈腐的拜物教,似乎已不能满足人民精神上的要求,当时有些人自称哈尼夫派(意思是真诚者),他们唾弃了拜物教,发展了模糊的一神论观念。穆罕默德的从表兄伍麦叶(公元624年卒)和赫底澈的堂兄韦赖盖就是哈尼夫派的代表人物。据某些资料的记载,后来,韦赖盖信奉了基督教。从政治方面说,在古代的南部阿拉比亚发展起来的有组织的国家生活,现在已全然瓦解了。无政府状态,在政治领域和宗教领域中都占了上风。历史舞台已经搭好,一位伟大的宗教领袖兼民族领袖上台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阿拉伯人的语言能力和诗歌

阿拉伯人在其古代史中,几乎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艺术成就,除了一样,那就是诗歌。这个结果当然不算稀奇,你想啊,一个绝大多数人都在骆驼背上,再不就是马背上讨生活的民族,用什么来发展艺术呢?我们说,艺术活动哪怕再是情感的创造物,但总还是需要一定的形式吧,也就是所谓的艺术的物质基础。比如音乐舞蹈,绘画,雕塑,铸造,书写等等,哪一样能缺的了必要的物质储备呢?贫瘠,困苦,还不得不在不断地迁徙当中讨生活的阿拉伯人被老天不幸地剥夺了发展这一切的可能性。

俗话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整日与浩瀚的星空和苍凉的大漠黄沙为伴的阿拉伯本人天性纯良,情感质朴真挚。总得有个方式来表达他们那激烈,纯粹的感情吧!上帝给他们开通了一条成本低廉,基本无需花费,但同时又深邃磅礴,几乎无限丰富的艺术道路,这就是诗歌。

阿拉伯人的口才极好。好到什么程度呢?没听过,我也不懂阿拉伯语,所以无法有直接的感受。但我想,既然公认地这么好,把死人说活这好像有点有违常理,但说的让听众群情激奋,潸然泪下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我们不妨揣测一下,这种本事可能是长期的生活方式训练出来的结果。人类的生活总是需要感情,和基于这种感情之上的表达。荒野中的阿拉伯人闲着的时间估计也不少,怎么打发这无比漫长的时光呢?

聊天呗,这个省事,简洁,最主要的是便宜。个别人喜欢聊天就是个个人爱好罢了,当一个民族都沉浸在聊天当中的时候,那真的就是一种巨大的潮流了,假以时日,这种潮流,或者说这种活动很可能也就真的变成一种带有艺术性的行为了。一个口才极为优秀的民族就这样地被训练出来了。

阿拉伯人也对自己的这一特长极为自豪。在未来数百年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的历史中,涌现出了很多擅长演说的知名人物,据说比古代世界里人类其他族群中的同类人物要多出不少。就拿我们中华帝国来说,以口若悬河名动天下的好像除了战国时代的苏秦和张仪外,后世几乎再也寻不到这样的人物了。当然,这主要恐怕是背后的文化心理习惯在起作用,倒不是说我们中国人就一定不擅长宣讲,公开演说之类的活动,只是我们更看重“君子讷言”这样的教诲罢了。你看,在今天新世界里长大的我们的孩子们就很能“滔滔不绝”。

当时阿拉伯人中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显示了他们的这种自豪感:“人的优美,在他的口才之中。”还有时代较晚的阿拉伯谚语说:“智慧寓于三件事物之中:佛兰克人的头,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舌头。”感谢阿拉伯兄弟提名我们,看来阿拉伯兄弟早就预见到了今天中国在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巨大建设成就。

只是具备这么杰出的口才,阿拉伯人并不满意,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诗人,只有诗人,才能引导阿拉伯人进入艺术的殿堂。

说到诗歌,我们中国被认为是“诗的国度”。那么阿拉伯人的诗和我们中国的诗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群根究底的话,这是个艺术美学的问题,显然在本书里谈这些有点不伦不类,再说,我也没这个本事去谈这么巨大的命题。我只是就最为表面的现象谈谈个人看法,对本书的内容应该就足够了。

中国诗歌是内容和形式完全成熟的艺术品。

而阿拉伯诗歌是形式华丽,引人入胜,让人沉醉,甚至迷醉的作品,是不是完全成熟的艺术品不好说。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只需要简单回顾一下阿拉伯人的文学历史就足够了。

其实,都不应该说是“文学”的历史,“文字”就够了。要知道,早期的阿拉伯人说着类似,但有区别的各地自己的方言,互相之间基本上也是鸡同鸭讲,不知所云的状态,尤其是南方和北方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相差很大,更是如此。要完全地理解这种状况需要非常精深,专业的语言学,历史学的造诣,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能力和需要。

好在我们并不需要知道那么多,只需要了解几个简单的事实,就能对我们感兴趣的问题具备必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经典【古兰经】是阿拉伯人的第一本书,也是第一本阿拉伯本土的文学作品。用来书写【古兰经】的,现在通行全世界的阿拉伯语只是当时阿拉伯北方部族,阿拉比亚人的语言,这种语言此前只有口语,还没有来得及建立起书写体系,也就是说,没有文字。

但是,就是在这种连文字都还没有产生的语言环境中,阿拉伯人的世界里却涌现出众多的杰出诗人,和令人陶醉沉迷的诗篇,而且往往还是篇幅巨大的长诗,所有这一切,靠的都是一代代阿拉伯人之间的口耳相传,你能想象吗?阿拉伯人该是有多么地热爱他们的诗歌啊!更令人惊异的是,如果要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一个几乎全民都是文盲的社会却充满着诗歌,充满着诗人,想想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这种情形的出现有很大一部分功劳要直接地归功于阿拉伯语。据说,只能据说啊,实在是不懂,阿拉伯语是世界上语音,语调最为丰富,或者说语言的音韵特征,甚至音乐表现力最强的语言,没有之一。就别说写诗了,即便是普通的说话,都很容易让人着迷。我曾经在网络上听过一些阿拉伯语的念白,祷告,好像是有这种效果。

在荒漠中长久生活的阿拉伯人也许天生就是个对声音异常敏感的民族,因为眼睛里看到的世界过于单调无趣,只有声音里的世界才充满无限的可能。由此,他们甚至不经意间发展出了极富声音效果的阿拉伯语来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灵上的需求。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通过聊天,讲话,论辩,甚至争吵,咒骂等等形式发展了他们赖以自豪的语言能力和基本技术,口才,最终,不负众望地,他们将这一切发展成了令人无比震撼的,在形式上几乎无懈可击的古典阿拉伯诗歌。

不比不知道,生活真奇妙。生活在不同环境,不同自然禀赋,不同境遇中的人居然会有这么巨大的差异。想想我们自己,尤其是我们的祖先,中国古人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少说话,多做事,少生事端,少惹是非。我们的圣人说,“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如此巨大的差别,你说这到哪说理去。

这样,我们就相对比较好理解一些,阿拉伯人何以在这种环境中能将诗歌发展到如此高度了。其他民族,包括我们中国,好的诗歌从来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和调和。而当时的阿拉伯人,由于上天赐予了他们无与伦比的创作工具,音乐化的阿拉伯语,使得他们在诗歌创作上获得了远比其他人丰富地多的技术手段。加上长期训练出来的绝不吝惜自己口才的民族习惯,以及热烈澎湃的激情迸发,共同的造就了这一文化结果。就是阿拉伯人自己也承认,随着阿拉伯语书写体系,文字的完善和逐步正规化,阿拉伯人的诗歌创作能力却严重衰退,后世的作品已经根本无法和穆罕穆德时代以及更早的阿拉伯诗歌进行比较了。

这个历史事实似乎昭示我们,这个时代的阿拉伯诗歌其实更像是阿拉伯的民歌。它们远比我们正统理解的诗歌更富有音乐性,因而也就更多地包含着各种激烈的感情。而这种朴素的感情随着时间,随着生活境遇的改变,逐渐地流失。历史学家和艺术史家们几乎一致地认定,回历二,三世纪以后就几乎再也看不到这样令人动容的诗篇了。

有很多人把阿拉伯人的成功,不光是诗歌,主要还是伊斯兰的建立,都归结于阿拉伯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用阿拉伯语写就的【古兰经】的很多篇章都是富于诗歌性的,这使得以【古兰经】为根本经典的伊斯兰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了无与伦比的特殊力量。

且不用管这种说法中有多少的合理性,我想,一个结论应该是明确的,阿拉伯语,阿拉伯人,甚至还要加上他们赖以为生的骆驼和椰枣,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已结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现在,他们要从沙漠出发,去征服世界了。

他们的领袖,穆罕穆德,已经从沉思中醒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拉伯帝国前传2-伊斯兰教建立之前的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