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我是谁?”写下这个问题时,我脑海中浮现《武林外传》中吕秀才和姬无命的对话,吕:“这得从人和宇宙的关系开始讲起了,在你身上一直以来就有一个问题缠绕着你。”姬:“什么意思?”吕:“我是谁?”。姬:“我知道了”。吕:“不,你不知道,你知道吗,你是谁?姬无命吗?不,这只是一个名字一个代号,你可以叫姬无命,我也可以叫姬无命,他们都可以。但把代号拿掉呢?你是谁?”。

我是谁?除去我的名字,职位,家庭等背景,我是谁?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呢,处于生理期的我焦虑症状变得明显,荷尔蒙的作用下,情绪变得很不稳定,暴躁、爱生气等,坏脾气的直接“受害者”就是我爱人,于是我俩长谈了一番。我的性格属于敏感又好强的类型,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摩羯座属性明显(虽不信星座),这样的性格特点,有好有坏,坏处就是当某人的行为不属于自己的预期,或是自己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时,我会生闷气并自我消极联想,进而责怪对方或自我。却又认为自己了解自己,但其实更多是从外部获得了解自己的信息,如果一直向外索要这样信息,也是没有办法直接了解自己,我想大多数人都同意这样的说法,但大多数人都经常希望从外部直接获得这样的讯息,这没有什么不对,但有时就是会忽略掉自我本身的感受。

如若,对方是你的知己、爱人,或许他们给的意见或建议能接近与你的实际情况,若不是,那对方所说的评价或意见是否贴合实际?这就有待商榷。可我常常是把这两者毫无区分的一股脑全收,这也致使我会无意识的进行自我否定。

“你自己的优点及缺点,应当是由你自己认清自己后做出的评价,而非由他人来定义,遇到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时,不能全盘否定自我能力,而是要去分析这件事情,不能解决的原因是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再正确认识世界”。我爱人的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启示,遇事时,第一反应是停留在自我否定下,又怎么可能冷静的去思考问题的本身呢?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太多的信息刺激下,没有独立思考、辩证太容易被别人的想法左右,进而失去本我。曾有人问岩井俊二,很多导演成名之后,拍片非常谨慎,但您不仅自己制作动画,甚至还帮其他导演做电影剪辑预告片,为什么?他回答,学生时期我会为一些事情耿耿于怀,但20岁之后,我不想再让这些事情左右我的情绪,那好,我就不管它们...,有一个作品我给自己打了75分,就算别人说我做得非常好,我也会保持原有的想法。

保持本我,我之所以是我,而不是你也不是他,就在于拥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清晰评价,才最为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