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动人心魄,终身牵绊,木兰和立夫才是最佳灵魂伴侣

看赵薇版的《京华烟云》,深为木兰和立夫没能终成眷属而遗憾。为了搞清楚两个人的情感发展,我反复看了几遍《京华烟云》的小说,尤其喜欢看木兰和立夫相关的部分。

木兰17岁时遇见了立夫,并深深爱上他,感受到自我解脱。虽然后来她和荪亚结婚了,但立夫的身影始终萦绕在她心间。立夫后来成为木兰的妹夫,两人终身都有牵绊,不仅是世俗生活上的来往,更有精神层面上的碰撞。

怎么描述他们的关系呢?我起先觉得是意中人、暧昧对象,但这样的词显然流于表面,不足以说明他们在精神上的沟通。想来想去,只有soul mate(灵魂伴侣)这个词最为妥帖——不是现在用滥的别有用心的暧昧,而是真正的soul mate。因为彼此的存在,内心感到妥帖和安稳,灵魂不再不孤寂。

实话说,在现实生活中,我很反感已婚人士有soul mate,因为很多人不过是打着soul mate的名义,干着伤害伴侣的事情。他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为自己出轨、乱搞男女关系找借口,很多人控制不好度。但木兰和立夫不同,两个人都是有分寸、理智的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发乎情,止乎礼,真诚又没有伤害他人。

一、初见时互相欣赏,立夫是让木兰心动的人,让她体会到自我的超脱

木兰和立夫在北京西山初相见,那年木兰17岁。木兰的父亲姚思安和傅增湘是朋友,而孔立夫是傅增湘的学生,因为这层关系,两人才得以相遇。其实,严格说来,两人在此之前就见过。正月里在白云观,她和立夫两人打过照面,都投钱中的,木兰曾经狐疑过,这是不是暗含着某种天机?

同游西山的时候,木兰会吹口哨,会唱京戏,让立夫大感意外。立夫觉得残基废址很美,见解不俗,也让木兰大感意外。两个人初次见面,彼此都非常impressive,这其中掺杂着好奇、欣赏,还有点惺惺相惜。

同年中秋节,傅先生和孔家来家里吃螃蟹,木兰在蟹宴上侃侃而谈,有时候说傻话,有时候妙语连珠。她和立夫在酒桌上推杯换盏,心情复杂,既幸福甜蜜,又忧愁伤心。那个时候,她已经爱上立夫。她对立夫有欣赏,书里是这么说的,“木兰心里觉得百思莫解的是,一个男孩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却和富有人家的儿子一样有教养。”

虽然和荪亚订婚了,但木兰在情感上无法割舍立夫,阴雨多云的天气,她会犯罪似的想起立夫。在立夫的面前,木兰能够摆脱礼俗传统的约束,变得活泼愉快,谈笑风生,内心有无法言喻的快乐。——这是爱情的力量。

爱尔兰诗人罗伊·克里夫特(Roy Croft)的《爱》里面说,“我爱你,不仅因为你的样子,更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遇到对的人,能够放下束缚,坦诚做自己,并且变成更好、更生动的自己,这才是爱情最好的模样。木兰是幸运的,她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让自己春心萌动的人。

在遇见立夫之前,除了曾家的三个儿子外,木兰应该很少接触其他同龄男孩。荪亚跟她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的感情少了些惊喜和新奇。而立夫带来的感觉完全不同,他长得英俊,生性风雅,又聪明正直,喜欢残基废址,喜欢读书,木兰出生在书香门第,饱读诗书,又受父亲的特别宠爱,见识各方面都很出挑,两个人真的挺般配。

二、内心洒脱豪迈,立夫是男性化的木兰,是木兰的另一个自我

木兰为何这么中意立夫?除了立夫自身的优秀外,还有个深层次的原因——立夫就像木兰的影子,是木兰自我的投射,立夫是男性化的木兰。人都有自恋情结,正如书中几个年轻人聊《红楼梦》的时候,珊瑚说的那样“每个人都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体仁喜欢贾宝玉,珊瑚喜欢李丸,木兰喜欢林黛玉,莫愁喜欢薛宝钗,他们喜欢的都是跟自己相似的人。

木兰虽然为女儿身,但有着一颗“男儿心”,书中有许多细节透露了这点。木兰10岁的时候走丢,机缘巧合下认识曼娘,两人在说体己话的时候,她就说过,希望自己是个男人,当时曼娘就感到很惊讶,说木兰的想法很奇怪。

20岁出嫁的时候,木兰眼中噙着泪,对弟弟阿非说,“你姐姐就要到别人家里去了。你已经11岁了,要立志做好人,不要像大哥体仁那样。姚家将来的希望,就全在你身上。我们姐妹是女孩子,没有用。”——即便木兰如此优秀,但在那个时代,她是女儿身,终究是要出嫁的,对命运有很多不能自主的地方。这也从侧面说明她内心里羡慕男人,希望自己是男人。

木兰的洒脱豪迈,不拘礼法,心志坚韧,都是比较男性化的特征。在木兰接触的那些男人中,立夫最为优秀,和木兰心意相通。西山初次相见时,大家谈论起乾隆的字来,木兰心里想,乾隆的字不好,还喜欢四处留下笔迹,未免显得不值钱,而立夫也是这么看的。

因为住的房子坏了,立夫曾经应姚先生之约,暂住在姚家,和木兰有过短暂的相处。木兰带他在父亲的书斋里看珍奇古玩,以及字画墨宝,还有父亲搜集的甲骨,立夫对这些非常着迷。那个时候,立夫对于男女之事,还没有开窍,但是他喜欢木兰。因为木兰有学问,智慧高,精神好,他可以跟木兰长谈忘倦。

种种迹象表明,立夫和木兰在精神上能够共鸣。年纪越长,越发现能够找个旗鼓相当,情投意合,长谈忘倦的人是何等难得。记得王志文40岁未婚,在接受采访时候,曾说过这样的观点:找个聊得来的人并不容易。比如,你半夜的时候想聊天,你的另一半可能会不耐烦地说,“都几点了?还不赶紧睡觉!”你聊天的兴趣马上就萎缩了。能够聊得来,不仅要求两人学识、境界相当,还要有默契,能够互相理解、包容和迁就。

三、落难时互相扶持,立夫是木兰的精神支柱,给予困境中的木兰以慰藉

人生实苦,即便林语堂偏爱木兰,赋予她各种美好的特质:富有的家庭,良好的教养,让人心惊的美貌,等等,但木兰的生活,并非就是完美无缺。如果说丈夫荪亚中年出轨,是恼人伤神的虱子,那么,女儿阿满被乱枪打死,儿子阿通最后坚持参军,则是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女儿阿满因为参加学生游行活动,被乱枪打死。木兰伤心欲绝,元气大伤,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茶饭不思。半夜都会哭出声,在梦里喃喃自语。在如此消沉绝望的时候,她想起了很多过往的时光,其中就有和立夫登泰山的情景。当时,两人在泰山顶上日落的时刻,并排站在无字碑前,谈论永生不朽,谈论生命长在。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瞬间,其实意义深刻。这让木兰悲痛的心情得以缓解,精神也振作起来。司马迁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人在潦倒失意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的父母,木兰在遭受重大挫折的时候,不仅会想起父亲,还会想到立夫,可见,立夫在她心里的地位。某种程度上来说,立夫是木兰的精神寄托。伤心失意的时候,只要想起他,心里便会觉得熨帖,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

正因为木兰如此看重立夫,在孔立夫写政论文章,得罪了牛家,最后横遭拘禁时,木兰才会冒险去司令府,求得一张免死金牌,让立夫得以释放。木兰无法承受立夫会死这样的事情,她的精神世界会因此坍塌。

在小说的最后,木兰和荪亚带着家人入蜀,汇入了全国人民抗日的洪流中。中国军队经过,高举着手向难民们欢呼,唱着嘹亮的抗日歌曲,“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木兰被这样的抗日热情深深感动,内心突然感到解脱,这种感觉无法用言语表达。她不禁又想起立夫,在三十多年前的中秋节,她发现自己爱上立夫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感觉。那个时候,她发现了自我,而这次逃难途中,她丧失了自我,融入到抗日洪流中。

彼时,木兰已经是个50多岁的老妇人,在滚滚的时代洪流面前,她依然无法忘怀立夫,想起他们年少时候的相遇,想起他们相处时的点滴。立夫是她此生最重要的人之一。这不禁让我想到《芈月传》,经历大半辈子腥风血雨后的芈月,老年后,看到模样酷似初恋黄子歇的人,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四、写在最后

曾经深深遗憾,木兰和立夫没有在一起,后来想想,立夫性格刚烈正直,嫉恶如仇,而且不善料理生活琐事。如果两个人终成眷属,真的就会生活得很美满吗?也未必。灵魂伴侣侧重的是灵魂上的共振、交流和共鸣,聊聊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彼此的精神追求,人生感悟等等,真的结为夫妻生活在一起,说不定木兰事事要操心,灵气会被消磨没了。这样想来,好像不那么遗憾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京华烟云》:动人心魄,终身牵绊,木兰和立夫才是最佳灵魂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