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谈孝道文化:孔子道德教育的“礼”和“仁”是孝道文化的最好展现

  杨秀和,(笔名:晓阳)号畅春斋主,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教育家。1955年出生于中国北京,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院院士和北京市楹联学会书画院会员。

  畅春斋主杨秀和老师书画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珍藏邮册》发表几十幅作品。

  畅春斋主杨秀和老师曾在《中华志愿者》、《采风中国》、《河北当代书画》、《中国周刊》、《聚焦当代艺术》等杂志发表作品,2021年被录入《中国名人辞典》。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

  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孝道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舜是中国古代守孝的第一位君主。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传说很久以前我国有个君主叫舜。舜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年幼丧母,父亲是瞎子。后来父亲又娶后妻,生一子叫象。从此后母常虐待舜,后来连父亲也讨厌舜。每当父母发狠心要杀死舜时,舜只好逃跑。

  可当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顾时,舜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力服侍父母,还处处让着弟弟。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当舜在历山的农田耕田时,竟有大象跑来帮他犁田,小鸟飞来替他播种。后来,尧帝发现并提拔了舜,让舜协助自己来管理国家大事。

  舜在尧手下干了28年,做过各种各样的官,都很称职。最后,尧把帝位传给了舜。尧之所以选中舜为帝位继承人,就是因为舜不仅有才干,而且是个大孝子。可见,把孝亲敬老视为最崇高的美德,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自远古就沿袭流传下来的,并时代相袭、贯穿百代。

  如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至德(道)、敏德(行)、孝德]“三行”(学孝行,以亲父母;学友行,以尊贤良;学顺行,以事师长)。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作为道德的根本。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孔子思想。

  以“人性善”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亦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孝、悌、忠、信。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有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朱熹是后汉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构成了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哲理化的道德教育思想,他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朱熹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8~15岁)、大学(16岁以后)两个阶段,无论小学大学,都以“明人伦”为目的。

  他主张小学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遵守“孝、悌、忠、信”等道德规范。大学要“明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0世纪初,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一步提出“道德革命”、“家庭革命”口号。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八德目的道德规范,重新解释并赋予其民主主义的新内容。

  综上可见,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为了维护、形成这个孝道传统,在周朝,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乡饮酒礼”活动,旨在敬老尊贤。礼法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有食肉的资格,享受敬神一样的礼遇。春秋战国时,70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的老人免两子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在中国民俗中,还有隆重的老年仪式礼。

  在民间60岁的老人可以接受儿孙的祝寿;在宫廷中,则有皇帝亲自主持尊老的礼仪。东汉时期,皇帝带头倡导养老敬老之礼。清朝年间还举行过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动——千叟宴。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初二,在乾清宫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020人。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皇子皇孙侍立一旁,给老人倒酒。康熙还即兴赋诗,名曰《千叟宴诗》。为保障崇孝风尚固化,历代皇帝采取褒奖孝行、劝民孝行的各种举措。

  汉文帝时,诏令天下郡守,推举孝廉之士,授以官爵;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中,均专门设立孝廉科名。在整个封建时代,《孝经》是国家规定的教材,开科取士的考评依据。小孩子从入学起便从童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中诵读“首孝悌,次见闻”。此外,严惩不孝。隋唐后的刑律皆将不孝列入等同谋反不予宽赦的“十大恶”之中。杀父母者历代皆凌迟处死。

  明律中,凡不顺从父母致使父母生气的事皆视为忤逆,可告于官,要打板子直至判刑。民间流传的“打爹骂娘,天打雷劈”,表明不孝者皆为世人所不齿,天地所不容。

  “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著名书法家、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自幼喜爱书画,坚持50年临池不缀。习遍二王、柳、颜、欧、赵诸家精品,研究历代名家之精髓。能融各家之长,自幼风格,楷、行、隶、篆、草五体皆能,以隶书见长,国画以书入画,也有较高水平,功底比较深厚,属传统功力型书画家。

  著名书法家、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作品汲取二王笔意,颜柳风骨,又有欧体俊秀和赵体灵动之气,楷书疏朗爽健,行书收放有度,隶书古朴大方,小篆俊秀有力,草书妍美多姿,先后在宜昌、武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西安、烟台、香港、澳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地展出。

  著名书法家、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在国内外获得金银铜奖30多次,并传播到日本、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地区,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著名书法家、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出版有《畅春斋主杨秀和先生硬笔书法集》。毛笔和国画作品集正在筹印之中。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中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中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笔墨横姿、笔力劲挺、笔力险劲、笔酣墨饱。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春蚓秋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笔扫千军。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笔老墨秀、一字见心、丁真楷草、丁真永草。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下笔风雷、大气磅礴。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气韵生动、气韵流畅、风格秀媚、风姿多变。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凤泊鸾漂、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平和畅达……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如行云流水,落笔似云烟。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又归于虚旷。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中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运河花谷

  烟柳满岸欲辞春,

  花海遨游情谊真。

  万花丛中一点红,

  不负花谷爱我心。

  2019年4月19日

  生活

  (一)

  城市中心亦有春,

  仿佛西湖沁我心。

  生活不只快节奏,

  水草悠悠小径深。

  (4月22日,春和景明,游览生态绿廊,兼祝明天第23期“千里眼双师”校长研讨会在京圆满成功,有感。)2019年4月22日

  (二)

  暮春百鸟唱晓晨,

  万木垂髫尽青春。

  短衣罗衫人抖擞,

  舞雩台上有曾参。

  (4月23日,清晨,百鸟和鸣,精神抖擞,赴会路上有感。预祝校长研讨会圆满成功!)

  2019年4月23日

  长亭外,古道边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回回首,多留恋,知前路多远。路漫漫,不着急,惜美好童年。草儿长,花儿开,邀蝴蝶为伴。风儿轻,人儿娇,脚印一串串。睹照片,心生怜,才女不多见!小棉袄?小情人?皆前世因缘。抬头看,几千年,巾帼英雄不断。柳成烟,水潺潺,撑起半边天!

  (下班回家,见群里有,女儿照片,触景生情,几多伤感?不想女儿长大,空留老人孤单,拈来几句闲词,聊抒吾怀。)

  2019年4月23日

  注释:

  ①长亭外,古道边:出自近代李叔同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仿五代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反其意作词。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料峭春寒我不寒。梦里山楂花初绽,桃李犹艳。

  独有千里眼,登高望远,风摇树雨打窗寒。花开花落池塘梦,夏绿盎然!

  2019年4月24日

  注释:

  ①五代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栀子花

  桌上一盆栀子花,

  开过红花开白花。

  满屋清香惹人醉,

  常憾主人不在家。

  (4月27日千里眼双师课堂)

  注释:

  ①栀子花(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又名栀子。属茜草科,为常绿灌木,枝叶繁茂,叶色四季常绿,花芳香,为重要的庭院观赏植物。

  圆明园洋槐

  串串银珠垂树梢,

  深藏明圆静悄悄。

  不与百花争鲜艳,

  只有花香暗魂销。

  目送皇家随烟云,

  恭迎众生赏新娇。

  层峦叠翠遮望眼,

  仰首伸颀向我瞧!

  (4月28日上班途经圆明园,见园中洋槐有感。)

  注释:

  ①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拜访槐花

  一片槐林着银装,

  错把他乡作故乡。

  清香万里成追忆,

  不忘爹娘槐花汤。

  2019年5月2日

  “五一”感怀

  (一)

  世人皆知神仙好,

  唯有儿孙忘不了。

  湖光余晖游人醉,

  携家带口做城堡。

  2019年5月2日

  (二)

  五月二号一大早,

  我从哈市回来了。

  鸟语花香春意浓,

  徐剑送我回家中。

  叽叽喳喳百鸟鸣,

  儿孙满堂都来迎。

  儿孙自有儿孙福,

  天马行空度余生。

  长孙宫铭跑如飞,

  害得爷爷紧着追。

  二孙大亨胖乎乎,

  嗓门沙哑好奇心。

  听话最数三佩儒,

  不声不哈挺精神!

  锅碗瓢盆交响曲,

  实实在在享天伦。

  2019年5月3日

  夜游黄台山公园

  轩辕高阁耸云天,

  仙居黄台不见山。

  繁木叠翠水悠悠,

  流光溢彩歌艳艳。

  一把板斧威四方,

  分土画界恩万年。

  高歌一曲祭先祖,

  佑护国泰及民安!

  (2019年5月11号于迁安授课语文特训营,晚宴兴致未尽,游黄台山公园有感。感谢各位领导的盛情!)

  注释:

  ①黄台山公园:唐山市迁安市惠宁大街与阜安大路交汇处附近。黄台山公园占地34.21公顷,内有植物100多种。公园紧邻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黄台湖风景区。

  ②轩辕黄帝:(前2717年-前2599年),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三皇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余闲

  (一)

  送走春华迎夏景,

  万类生生轻纱梦。

  信步小憩闲静坐,

  不负湖光与塔影。

  (燕园信步,诗情画意。)

  (二)

  当初不肯嫁春风,

  开怀拥抱迎夏景,

  老朽款款闲静坐

  万类生生笼轻梦。

  石坊石鱼湖光守,

  古色古香翠鸟鸣。

  陌上花开请慢行,

  偷得余闲赠塔影。

  (燕园信步,好不惬意,偶得。)

  2019年5月14日

  注释:

  ①燕园:北京大学校园又称燕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镇东北部,与圆明园、颐和园毗邻。由于这里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外有西山可借,内有泉水可引,早在金代就成了京郊著名的风景区,同时又是明清两代封建帝王的“赐园”。北京大学于一九五二年迁于此园,营建了园林化校园环境。北大校园既有北方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园林的秀丽特色,可谓集江南山水园林精神之大成而自成一格。

  夜雨惊梦

  风驱急雨夜袭城,

  窗外炸雷殷地声。

  电闪方知龙欲至,

  霹雳惊醒万家梦。

  (6月3日凌晨半点惊梦听雨)

  未名晨曲

  静静地欣赏未名湖的静美

  我仿佛湖面上泛起的波浪

  屏住呼吸蹲坐在优美诗行

  我是诗行中最普通的意象

  矗立的是百年沧桑的明证

  平铺的是韬光养晦的涵养

  垂挂的是丰富多彩的联想

  听到的是百鸟朝凤的鸣唱

  石鱼守望凝重深沉的石舫

  野鸭羡慕成对成双的鸳鸯

  轻轻吹拂的是我无限情思

  心中的未名湖已潮水荡漾

  古圣先贤的智慧化作空气

  吸一口顿觉无悔人生一场

  (6月11日清晨歌唱于未名湖畔)

  注释:

  ①韬光养晦tāo guāng yǎng huì:意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不同于含而不露。

  题小妮涂鸦

  小妮喜涂鸦,宣纸绘萱花!

  人称忘忧草,我曰金喇叭。

  终日笑微微,处处美咂咂。

  纸薄意蕴厚,朴素亦典雅!

  (午后,见女儿画画,有感。)

  2019年6月28日

  注释:

  ①涂鸦:指绘画。

  ②萱花:一种草本植物,传说可以使人忘忧,也就是现代的黄花菜。

  ③意蕴:内在的意义。

  探海

  一年难得一周末,

  龙王邀我把酒喝。

  自幼梦想海为家

  赶海归来螃蟹多!

  2019年6月29日

  游园

  万园之园碧连天,

  波光粼粼有睡莲。

  鱼翔浅底惹人羡,

  好鸟和鸣绿柳间!

  2019年7月1日

  注释:

  ①万园之园:即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

  晚饭后,慢慢欣赏自己的办公室,好有生命力呀于是感怀!

  小书斋

  向晚一杯茶,

  独坐小书房。

  绿植入眼帘,

  生机增轩昂。

  诗书养我心,

  莲荷溢方塘。

  愿为小翠鸟,

  栖息博雅上。

  (2019年7月3日,忙碌一天,忽闻新书即到,喜出望外,办公室喝茶,静待新书光临,欣赏美景偶得。)

  注释:

  ①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②博雅: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旁的博雅塔

  听雨

  夜雨声声伴茶香,

  石榴树树陪海棠。

  世间万事皆有缘,

  难得知己话情长。

  2019年7月5日

  夏乐

  夜雨袭城万象新,

  夏蝉鸣林鼓噪音。

  南湖水上乐声起,

  晚风秀水骆驼颦。

  (晚风拂面,空气新鲜,驱车南湖,歌以言志。)2019年8月2日

  注释:

  ①颦:皱眉:颦眉。一颦一笑。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

  校园漫步

  学府深深深无穷,

  上接宇宙摘星星。

  一匾高悬学子梦,

  几多红楼读书声。

  茂林碧芳思先贤,

  依山傍水念古圣。

  一届栋梁辞博雅,

  又有才俊立未名!

  (作于8月5号,北京大学高分语文特训营开营前夕)

  立秋

  依稀池塘春草绿,

  阶前梧桐又秋声。

  开轩喜迎场圃满,

  把酒还是桑麻盅。

  几度春来几度秋,

  绿色梦吹金色风。

  天高云淡清气爽,

  落木萧萧步入冬。

  (2019年立秋日,作于北京大学特训营进行中。)

  注释:

  ①场圃:场地和园圃;庭院

  秋晨荷韵

  皆赞小荷才露美,

  婷婷婀娜豆蔻身。

  曾记玉碧铺清池,

  不忘芙蓉笑岸人。

  擎残举蓬静一生,

  冰清玉洁到秋分。

  当年不肯嫁春风,

  留待为谁成大婚?

  (2019年9月26日于燕园漫步)

  注释:

  ①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岁时。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秋晨

  晨风鼓管爽到心,

  顿觉秋凉似池温。

  欲扶金柳碧发丝,

  恐惊清湖淑女真。

  浓妆淡抹如西子,

  诗情画意比道蕴。

  莫道墙外尘世嚣,

  水面飘来鸳鸯亲!

  (2019年9月27日漫步未名湖畔)

  注释:

  ①浓妆淡抹如西子:该句话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你可能感兴趣的:(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谈孝道文化:孔子道德教育的“礼”和“仁”是孝道文化的最好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