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臣
记得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了一个点赞量超过150万的片段,说的是《人世间》这部剧中周秉昆对着他父亲哭诉自己内心伤痛的内容。
周家有三个孩子,周秉昆是男孩,也是老幺,理论上应该很受宠才对。
但现实并非如此。
周家的大哥周秉义和姐姐周蓉都考上了好学校,变成了隔壁邻居嘴里那些“有出息的孩子”,而周秉昆则守在家里变成了“能陪伴的孩子”。
叶秋臣有一场印象非常深刻的戏,就是老大老二考上了名牌大学,周志刚带着一家人去串门拜年。
夸奖和赞美全都给了其余两个孩子,周秉昆则是灰溜溜跟在后面。
那一刻,我突然很想聊一聊《人世间》抛出来的终极讨论,也是过去很多父母都会面临的一种选择。
有出息or能陪伴,哪个更重要?
这个问题本身没有答案,每个人都有主观思维,判断的倾向性也不同。
当你心里有答案的时候,面对另一种情况,也未必能做到不改变主意。
贪心地说,肯定是都重要。
我不是没见过那种家里巨有钱,孩子既有时间陪伴,也能开公司搞事业赚钱的类型。
但那毕竟是极少数。
其他的家庭,情感上或多或少都会有倾斜。
理智上谈,周父明白世事两难全。
周父是一个典型,他演的不只是周家父亲,还是很多人父亲的某个影子。
他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但在成长过程中,他几乎是缺席的。
需要外出工作,陪伴的时间有限,经常顾不上家里。
性格很硬,典型的一家之主形象,他定下的规矩不容反驳,在为父的尊严之下不懂得如何与孩子们愉快相处。
一方面,他非常骄傲自己的大儿子和女儿考取名牌大学,因为周父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另一方面,他觉得小儿子不如兄姐有出息,但却能陪伴在老人身侧,照顾日常起居。
这是他嘴上曾明确和周秉昆表达过的观点。
他知道没办法要求孩子们都成为既能考学出息,又能常伴父母左右的人。
但道理归道理,行为上他却没有去肯定小儿子的牺牲和付出。
甚至,他会下意识去否定小儿子的拼搏和努力。
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完全是两套东西。
大儿子和女儿很久见不了一面,他们在周家父母的嘴里是值得向外人夸耀的对象。
缺点和不足,都被距离弱化了。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不是空谈。
周秉昆是三个孩子里唯一留在老家照顾母亲的,他没考大学,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
因为哥哥姐姐的优秀,父母的潜移默化,周秉昆的自卑牢牢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尽管他很努力地生活,孝顺父母出力干活儿,但得到的表扬从来都没有兄姐多。
于是他会下意识否定自己,甚至父母夸耀“孩子们都有出息”的时候,他都会说一句“我差点儿”。
但周秉昆才是那种最难得的孩子。
谁不想追求自己的价值?
周秉义和周蓉都考上了想去的学校,都有一个自由恋爱而组建的小家庭。
周蓉甚至把女儿直接送到周秉昆这里养,考上大学才和丈夫把孩子接走。
这个期间,周母病倒在床,一躺就是两年。
没有周秉昆的牺牲,周秉义和周蓉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
不能。
周秉昆一直想做那种可以被肯定价值的事情,这也间接影响了他的人生和命运。
对于周父来说,其实他很幸运。
有三个孩子,两个“有出息”,一个“能陪伴”。
但对于周秉昆来说,他过得很憋屈。
至少在父母这里,他付出最多,却收获最少。
心理严重失衡。
为什么说周父幸运?
毕竟他还有三个孩子可以分配这些“需求”。
还有一个周秉昆可以牺牲,满足两个孩子去追求价值,追求他们的个人价值,追求为人父母炫耀的价值。
放到现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要怎么平衡这种需求?
走出去的会没时间陪伴家人,没走出去的会被念叨没出息。
两难全,但却并非无法解决。
之前叶秋臣写过一篇剧评,表达的观点是“人世间之苦,本质在欲”。
客观无法改变,关键在于改变想法。
只要懂得满足,不论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子女,找到一种双方都能愉快接受的平衡即可。
一味要求孩子能够顾全所有,是不现实的。
一味要求父母不要总是叨扰,也是不合理。
在“双向要求”之下,彼此之间过得都不开心,心里都藏着芥蒂,心结也无法打开。
唯有“双向体谅”,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