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不是监督和张扬

劳碌在学习两端的孩子:朋友的乖女儿在一所很好的私立初中就读,每次都考第一第二名,一直是我们聚在一起感慨学习的目标、典范。但自从孩子升入初三以来,孩子的精神状态越来越让人担心,晚上失眠让孩子的精神压力增大,甚至孩子自己也逐渐要妥协这种折磨,要母亲给她找安眠药帮助睡眠。起初我虽作为朋友但也不想去无端的武断的急着给出建议,等又一个周日碰到这位伤心的妈妈。我狠狠心“骂”了她一顿。你当妈的总是在公众场合隐隐约约却不失骄傲的夸耀自己的孩子以为是鼓励孩子,顺便炫耀一番。哪知道这才是孩子压力的根源。朋友孩子其实一直算比较开朗乐观的学习不算太费力的好学生。这些无名的压力或许真的来自朋友自己,这也是我的猜测。于是在她瞪大眼睛看了我一会儿后,决定和我想一想解决办法。我个人建议她,首先对孩子的压力表现出感同身受,毕竟一张疲惫的担心孩子的脸是现成的,所以就跟孩子说是自己最近贪恋某网站的节目熬夜所致,被打乱的生物钟一时调不过来很痛苦,孩子果断建议妈妈改掉坏习惯。这算第一部最亲的人理解你的痛楚,孩子需要有同理心的人说服。第二,利用周末聚会放松,席间,大家仍若无其事的表现出对学习的关心,只是劝朋友不要在说女儿时有意无意加一句“我女儿又……”,而是换一种说法,人呀,不能太自私,总占着第一第二的位子让别人情何以堪的调侃来回应女儿心中压力的不安,转移情绪生成点……经过我们的努力,朋友女儿失眠的现象慢慢好转。朋友也开始慢慢真正反思教育孩子的后置思想。这也启发我重视班级优等生的内心建设,让孩子不带功力色彩的面对排名。再来说后进生这个话题。我们其实都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但偏偏要以相同的尺度去衡量孩子。一方面确实是社会就业压力以及学校课程不够丰富造成的。孩子未被学校发掘的潜质没有生成正能量让他们的内心变强大,而只是日复一日重复的说着鼓励他们的毫不见起色的话。在孩子们心里,也许认为老师并没有真正关心她,只是每天例行公事似的说着亘古不变的看似鼓励他们其实却是在加强他们缺点不自信的话,长久以来,他们会生出本能的抵触。但是老师也很委屈,学校资源是固定的,老师不能凭空生出一些科目激发孩子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兴趣点和自信心。我觉得随着各类课外辅导班的不断正规化,家长只要有内心去发现去寻找,一定能找到链接孩子大脑真正激发孩子潜能的开关,当这个开关被触醒,其它很多问题就会慢慢好转起来。就像推倒一副多米诺骨牌一样,但是前提是老师和家长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去在寻找拼搏中等待。希望我们真正的成为能走近并走进孩子内心,陪伴他们成长的人,请记住是陪伴不是监督!

你可能感兴趣的:(陪伴不是监督和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