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中国新锐科幻作家,代表作《北京折叠》斩获第74界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清华大学博士,经济学家,儿童通识教育品牌“童行学院”创始人。
郝景芳的另一个身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今年4岁,小儿子现在半岁。从大女儿出生以来,她就非常关注儿童教育。
最近几年,郝景芳一方面进行了一些儿童心理学的个人公众号写作,与大众分享育儿心得;另一方面,创立了“童行天下”的教育机构,试图通过线上线下的课程实践,探索中国儿童的通识教育之路。
3月15日,郝景芳在“网易蜗牛读书”的童书群里,围绕“独立女性也可以是好妈妈”的主题,和众多读者进行了详细的分享和沟通。
在这次分享中,郝景芳主要为奶爸奶妈们解决了3个方面的困惑,第一,好妈妈的标准是什么?第二,工作和家庭如何平衡?第三,通识教育为什么如此重要?
一、打破完美的执念,做个80分的好妈妈
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在《父母—婴儿关系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good enough mother”的概念。
“good enough”的含义是,七八十分,就已经足够好了。好妈妈的标准是80分,不是100分。
做个80分的妈妈就意味着:你可以犯错,不必追求养育孩子的每一个动作都精确无误;你也可以拒绝,不必苛求自己能够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身为母亲,倘若执着于完美,对自己对孩子,都有诸多的负面影响。
首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可以完美无缺。如果一味苛求完美,就会常常陷入内疚、焦虑的情绪中。
一个人长期心理负担沉重,精神紧张,自己的生活状态肯定不会太好,又如何能好好抚养教育子女呢?
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参加考试,越是在意分数,就越紧张,反而不容易发挥水平,考出好成绩。
其次,追求完美的妈妈,害怕自己犯错,也常常不能容忍孩子犯错。“完美妈妈”会不由自主地替孩子把一切都安排好。
孩子没有机会“犯错”,当然也就没有机会亲自动手。长此以往,孩子就变得,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敢。
最后,追求完美的妈妈,内心其实都有一个隐含的假设——“我都做到了100分,你也应该也是个100分的孩子”。
这种期望,一方面会给孩子带了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完美妈妈”的不自信——“我需要一个完美孩子来证明我作为妈妈的价值”。
孩子只需要成为他自己,不是任何其他人的成绩单。
80分的好妈妈,其实比100分的“完美妈妈”更难。给少了不够好,给多了也不行,所以80分的好妈妈,会努力去做孩子的“脚手架”。
“脚手架”的含义是,在孩子的脚下,为他提供向上攀登的助力,而不是强行推着他往前走。
成为孩子的“脚手架”,就是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孩子是成长的主体,他的成长动力,应该由他自己的内心生发出来,而不是来自父母的拖拽。
比如,孩子想要拿柜子上的书,但是他够不着。你当然可以直接拿给他。更有意义的办法是,教他搭个凳子自己去拿。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孩子就会自行解决了。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探索者,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学会了新知识新本领,都会很有成就感,非常开心。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好这份好奇,让它转化成孩子人生成长持续不断的原动力。
关键时刻,父母“脚手架式”的托举,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我能做到”。这份自信和勇气,足以让孩子直面学业,乃至人生中,所有的困难和挑战。
80分的妈妈更需要厘清主次,集中精力为孩子做好最重要的2件事情:情感连接和通识教育。
二、在有限的时间里,全心全意用爱陪伴
时间严重不够用,恨不得一天能有240个小时,是每个妈妈的切身体会。
职场妈妈更是焦虑,一手工作一手娃,放下工作养不了娃,拿起工作陪不了娃。家庭和事业,要如何同时安放妥帖?
首先,聚焦和转换,可以让我们同时拥有高质量的职场状态和家庭生活,也就不必再纠结于时间精力的平衡分配了。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想要做好更多事情,就要提高效率。我们要学会心智的“聚焦”——在职场,就集中精力工作,在家里,就全情投入地陪伴孩子。
家庭和事业的兼顾平衡,并不是简单的50对50的绝对平均,真正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快速转换能力。
处理工作的时候,就不要想着家长里短,在家里带孩子的时候,也不要“人在曹营心在汉”。
其次,身教大于言传,父母全情投入地工作,追求更好的人生,本身就是在给孩子树立榜样,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如果父母对于生活没有热情,没有追求,没有喜欢的事业,没有努力的方向,当孩子问你,我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努力,你要怎么解释呢?
父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地生活,努力过好自己地人生,孩子就会以同样向上的姿态,面对自己的人生。
最后,重要的不是时刻陪伴,而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意味着,无论何时,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父母都是发自内心地疼爱孩子。——“我爱你,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和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比如,要求孩子听话,要求孩子考到前10名,否则,就不喜欢他,这就是有条件的爱。
父母还要把这份爱表达出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要时刻保持和孩子情感上的连接,真正看到孩子的需要,聆听孩子的心声。
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对孩子最大的价值,不是人生成就,而是人格健全。
如果父母能够发自内心地,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关注,孩子就会拥有最基本地安全感。这一份安全感,就是人格健全最基本的保障。
三、思维能力,是孩子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是对后世几十年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圣经。这个书里面提出了一个人应该具备4种重要的能力——有效思考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决策判断能力、价值辨别能力。
后面三者,相对来讲,偏向于生活场景,而第一个,有效思考能力,是对孩子的学业最有帮助的。
什么是有效思考能力?就是能够从信息中得出合理的结论。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对比、分析,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和猜想,然后去做出合理的论证、推导,再跟证据相对比去验证,和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思考能力体现在学习中,可能是对一份材料的阅读、分析和理解;或者是一个应用题,在已知的条件下,能够推导出结论;又或者是,观察到某种现象,推测出背后的原理。
我们经常会听说,孩子在小学高年级会出现大的分流。很多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成绩非常好,进入四年级后,优势开始不明显。
这是因为低年级的知识都非常基础,可以通过抢跑来获得领先。有的孩子甚至是在三、四岁就开始识字、背英文单词、练习四则运算。
高年级的知识更加复杂,考验的是一个人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也就是有效思考能力。
文科在高年级以后,需有非常强的知识底蕴,这就是一个人视野的广度。你不仅仅要知道语文课本的内容,还要具备一个深厚的知识系统:历史的、文化的、传统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
理科更多的是比拼思维能力。如果一个人有很好的逻辑能力,能够发掘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推理,那么小学高年级也好,到了中学去学习物理、化学、生物也好,都是游刃有余的。
怎样培养孩子的有效思考能力呢?就是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通过不断地提问,引导孩子去发现问题,去观察、思考、对比、分析、猜想、推导、判断。
比如,孩子把颜料往水里滴,父母就可以让他去观察,这个颜料在水里面是怎样渗透的?没有颜色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把油滴在水里面,你再看看会发生什么?那么你觉得为什么,颜料滴在水里就变成了有颜色的水,而油滴在水里就不会跟水融合在一起呢?
抓住一切机会,和孩子对话,就是是启发孩子思考最好的方法。
有效思考力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基础能力,也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既能应对学业的挑战,也能应对人生选择的挑战。
80分妈妈,脚手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郝景芳博士的分享,让我们重新理解了“好妈妈”的含义。
养育孩子就是一场修行。修好自己,才能养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