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记忆有方法

用思维导图,将零散信息搭建成知识的大楼

现在,我们玩个游戏,想象自己是一名网店的负责人。双“十一”快到了,领导就下发了各种各样的要求,一会打电话说,大家在卖货时,记得一定要讲解功能,而且要突出卖点;
一会又说,如果客户要求自配送,你们要负责人安装吧;
卸货时,记得把货分到对应的仓库,不要乱七八糟的随便放,到时候就难找到货了;
这样那样的提了8个、10个要求,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呢?脑子里是不是一团乱麻,感觉很崩溃啊。
那我们换一种方式,如果我们用的是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呈现呢?
把它们分成接货、送货、售前和售后,所有的要求是不是一目了然。
那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也就清晰多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效果呢?那是因为我们对信息输入作了不同的处理。

如果你给大脑输入的是零散的信息,你输入得越多,对大脑来说负担越重。

如果我们能将知识组、块化的去记忆,那记忆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而思维导图,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将零散的知识,变成组、块化的学习工具。

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经常有一个场景:

看的时候,感觉很有收获;

合上书后,什么都想不起来。

这时候,大家是否会想,哎呀,是不是我的大脑有问题啊?是不是大脑老化了。

其实,这跟大脑是否老化并没有关系,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向大脑输入的全是零散信息。

换种方法呢?

用导图结成知识网,效果如何?

关键的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去培养这种把知识组块的能力呢?

在这里,我教给大家两招:

分类、归类的思维

精简的思维

为什么学习高手,Ta学习的效果比一般人要好?

比如,这俩人同时在读一篇文章,标题是《刻意练习》。阅读文章之后,俩人进行分享。

那学习高手是怎样分享呢?

Ta说,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我知道了刻意练习和一般练习的不同。

比如刻意练习注意反馈,而一般练习没有。

刻意练习的强度,和一般练习是不一样的。

刻意练习具有目标性,以及它的效果会比一般练习要更好。

那换一下呢?普通人可能会回答:

哎呀,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刻意练习真的很重要。

但是,如果我们再追问一下,刻意练习为什么重要?以及它为什么有效?普通人可能就回答不上来了。

其背后的原因,就是,是否有分类和归类的思维。

这个思维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刚才,如果是这俩人在答题,是不是学习高手能得高分呢?这是我们在考试中的用处。

那如果是在工作上,我们来作一个工作汇报。我们提前把汇报内容总结为,3个点或3个方面。其他人听起来是不是更舒服一些呢?

平时,如果要与他人沟通时,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先总结出来,然后说出,第一是什么,第二是什么……。

是不是要比一团乱麻似的、庞统的去说,别人吸收的效果要好很多呢?

所以你看,分类、归类的意识,真的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

那到底怎样去培养我们的分类与归类意识呢?

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其实这个思维的培养,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就可以做到。

比如,我们正在学习一篇文章或一门课程,就可以问自己类似这样的问题:

这些内容可以分成几大板块?

我看到的这个知识点,与那一些知识点可以分成一组?

当我们多去问这样类似的问题,然后自己尝试着去回答时,我们的大脑关于分类与归类思维的那个脑区,就会开始运作起来,久而久之,我们这个意识和思维就会越来越强。
今后,我们无论是个人的表达、写作、做事和管理,都会清晰很多。
下面谈谈精简思维。
精简思维的作用,可以把一篇近500字的文章,浓缩为48个词的一幅导图。
文章略
大家对比一下,字数虽然减少了,但是我们对于知识的吸收效果,反而是更加提高了。为什么?因为重点更加突出了。
那怎样去培养精简思维呢?

我们学习知识时,只挑最精简的、最需要的知识放入大脑。

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的学习效率不高呢?明明我们与同班同学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一样的。

但是,有些人就能轻轻松松拿高分,而自己的成绩却是不堪入目,真的是智商有区别吗?其实不是,是学习方法的区别。

下面看一篇文章。

长时记忆是我们记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信息可以得到较长时间的保持。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大;信息在其中保持的时间非常长。

事实上,很多理论家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永远不会遗忘,只是我们丧失了记忆中搜寻信息的能力。

因此,一些理论家也将长时记忆称为“永久记忆”。可以说,我们倾其一生也不足以填满长时记忆。

我相信大家从头看到尾,然后把自己认为关键的信息,全部给圈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没有觉得疑惑,如果自己认为长时记忆是关键信息,较长时间的保持也是关键信息,关键词从头到尾圈的密密麻麻。这么一段短短的文章里,我圈了10几个、20几个的关键词,会不会感觉很混乱呀。那如果是一篇文章呢?是不是更多了。

那我们换一种方式,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下,真正高效的提取信息方式是如何做的。

其实,我们要做的第一步不是圈关键词,而是先问自己一个问题:

这段文字,是围绕哪一个中心主题去展开的。

一般中心主题用1个词,或者2个词就可以概括出来。那这一段文字的中心主题是哪一个呢?是的,就是长时记忆。

因为它出现的频率最高。那确定了中心主题之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因为我们把长时记忆这个中心主题确定下来之后,就相当于我们找到了一块磁铁,相关的关键词,就更容易能够找出来。

第二步,就是圈出所有的,跟中心主题相关的关键词。这里给大家一点提示。当我们要去圈关键词的时候,要一个一个的圈。

我圈到的关键词是:

长时记忆

记忆系统

组成部分

容量大

保持时间长

永久记忆

大家是否会疑惑,这个圈法太过于简单了呢?我们来看一下,这段文章里面有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是类似的。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大胆的做删减。只保留其中一项内容就可以了,就是信息保持时间长。

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文章里面的其中3句话,都在讲一个知识点,就是长时记忆的别称——永久记忆。

做到这一步,我们就能顺利的把我们刚才挑出来的关键词,放在这里;一共有6个关键词。

然后我们进入第四步,

根据找出来的关键词尝试着复述其内容。

如果让大家根据这6个关键词,回忆出前面的一段话,是不是逻辑上还有那么一点点不够清晰呢?

那如果我们换个方式呢?我们把中心主题,就是长时记忆给提到最前面呢?我们是不是就更清楚了?

长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长时记忆的保存时间长,而且容量大;长时记忆的另一个称号叫做永久记忆。

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我们能够将这些重要的关键词找出来,其实我们的大脑就已经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把这些内容补充成我们能够理解的话。

这样,是不是也打消了自己的一个顾虑,就是我们平时在记忆的时候,我一定得一段一段的记下来。

我不敢去挑选关键词呀,虽然我知道挑选关键词很重要,但是我害怕呀。我怕挑选完之后,我的大脑并不理解呀。

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

那我们再看一下,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步,还能不能再优化些,当然可以!

回想一下,我们上面讲到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思维,叫分类、归类的思维。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6个关键词,怎么运用分类、归类的思维?让它的逻辑性更强。

我们就把它们分成三个部分:

地位——是记忆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

特点——信息保持的时间长、容量大。

别称——永久记忆。

大家来对比一下,刚才我们在复述的时候,仅仅是把信息提炼出来了吗?

并不是,我们是在提炼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也就是利用分类和归类的思维,把这些内容进行了再一次的加工,让它变得更加的清晰简洁。

我们的大脑是不是也更容易理解知识呢。

我们来归类一下寻找关键信息的原则,也就是一个一个地找,把关键词给找出来。

这是底线,绝不能跨越。尤其是在我们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建议大家严格遵从要求。

那寻找关键词有2个目标,分别是:

不重复

不遗漏

那我们要怎样去检验自己寻找关键词的能力呢?

通过复述核心内容进行检验。

看一下自己是不是找出所有的关键词了,并且没有重复。

现代,我们回想一下刚才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中心主题。

第二步,圈出所有的关键词,并且是一个一个的圈。

第三步,思考能否删减一些内容。

第四步,尝试着复述这一些内容。

总结:

在学习时,我们如果运用1个工具,2种思维的方法,就会提升我们的记忆效果。

1个工具:思维导图。

2种思维:归纳、归类和精简思维。










你可能感兴趣的:(提高记忆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