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记第二十九课——用预习作业串联课堂教学(二)

      2020年11月4日星期三


这节课上《光的反射》。这是一节重点课,是概念、规律、实验交织的光学入门课,上课之前,我在今日头条上观摩了两节《光的反射》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的两节课堂实录,这两节获奖公开课表现不俗,里面的自制教具令人赞不绝口,课中学生小组实验生动活泼,但我不能照搬他们的公开课,既有缺乏自制教具的客观条件限制,又因为学情和教学设计迥然不同。这节课我的设计是:课前项目式学习+亲子活动;课中展示分享+演示实验、作图内化训练+课后作业总结提升。

在课前,我受深大教授的启发,提前一周设计了《周末亲子活动:我教爸妈学光的反射》特色亲子物理作业,要求学生教爸妈用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学会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学会画光路图三项任务。在这节课的初始环节,我表扬了亲子作业完成出色的同学,并给每人加50分积分的奖励,然后把他们的亲子作业展示给同学看,树立榜样。接下来,我以播放两位同学教爸妈探究光的反射实验视频导入新课,两位同学在视频中表现的大方勇敢,思路清晰,在教授爸妈学光的反射知识中,语言讲解通俗易懂,且在爸妈偷懒时表现出做“小老师”的责任心,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在这次特色作业活动中都收获颇多。学生聚精会神地观看着视频分享,不时地捧腹大笑。我则通过他们视频中存在的问题,迅速切入新课。学生的预习作业资源被我成功融入课中,学生积极投入地参与着课堂。

在新授课中,我主要采用演示实验法、启发式教学和学生作图训练、展示板演法,结合“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来开展课堂教学。例如,在讲授反射概念时,我拿出磁吸式激光笔和平面镜,在黑板上演示光的反射现象,结合现象阐释反射的概念,加深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在讲授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等概念时,也依然结合实际光反射现象在“做上教”;在强化作图时,我要求全部学生拿出草稿纸完成课件6个光的反射作图题,并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完成作图,让学生在“做中学”。但从学生作图情况看,明明前几分钟我强调过作图要画法线和垂直符号,但很多学生作图时偏偏不画法线和垂直符号,这是很“神奇”的事情,说明一些学生听课总存在走神现象,昨晚刚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说中学生走神是天性使然,曾有学校应用先进技术给学生头上戴个“金箍”,借此监控学生上课走神,妄图让学生整节课都全神贯注。我认为上课走神这种“天性”的东西,就像物理学中“误差”一样,是不可避免、不可消灭的。某种程度上,走神是“误差”,而不是“错误”,“错误”是可以消灭的,而“误差”不可以消灭。对于走神这样的“误差”,我们一方面只能多重复教学,让学生在重复中克服某次课走神带来的知识遗漏,另一方面,要利用学生注意力规律与特点,让课有起有伏,一张一弛,在学生注意力的高点上抓住机会开展重难点教学,在课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低谷,让学生小组讨论或做巩固训练。

另一方面,这节课我认为我对学生课前作业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还很粗糙,我只是播放了一下学生课前实验作业的视频,分享了一下优秀学生作业的经验,但对于课前作业的共性问题如何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如何让课前的学生带着问题和观点、思考与独创在新授课中展示、对话、碰撞,我还缺乏深入的思考。课前作业不能停留于做、以及简单表扬、简单分享的层次,我理想中的课前作业,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让学生能够在课中深度展示课前作业成果、问题,能够带着课前作业融入教师的课堂教学进程,贯穿课堂教学的始末,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学习一体化深度融合,这是后期努力的方向。

这节课后我继续找昨天没交作业的四位同学谈话,谈话目的主要是帮助他们在态度和习惯上改进和优化自己,以及树立人生的理想和时间管理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日记第二十九课——用预习作业串联课堂教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