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红楼梦》的不解之缘

从小就听说《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听说这个层面,从来就没有看过。童年时期,跟很多在农村长大的小朋友一样,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去玩,至于阅读和写作,我在很长一段岁月里都是没怎么重视的,甚至是没有放在眼里,一直到27岁左右,我才意识到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意识到读写能力是终身受益的东西,我得想方设法尽早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和语言能力。

高中阶段,我是一名理科生,语文成绩是经常拖我后腿的,一语双关的句子几乎都是我跨不过的坎,屡屡跌倒,屡试不爽,至于古文、古诗词,更是一窍不通,从那以后,我对语文恨之入骨,陷入了恶性循环。到了而立之年我才明白过来,那是阅读量少的原因,我读过的文史哲类书籍太少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语文成绩。

直到而立之年,我依然不喜欢《红楼梦》、《瓦尔登湖》这种很难啃的书,那简直比啃下一个血馒头还难(PS:这玩意我连见都没见过,更别说是啃了哈哈哈),但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了文史哲,爱上了阅读和写作,这种热爱的程度不亚于你遇到一个愿意终生厮守的人。与其说这种热爱是突然间降临的,不如说那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我的潜意识深处,文学早已经是美的,哲学也是美的,当我把这种潜意识挖掘出来,才发现文史哲才是我深爱的东西,我开始不断在上面花时间,看书、看书、看书,看得一发不可收拾,就像那该死的流感病毒一样,一本传一本,终于有一天,《红楼梦》、《瓦尔登湖》这种很难啃的书也被病毒“染”上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难啃的书,放弃了血馒头。

在看《红楼梦》之前我就已经看到过一些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几乎全是好评,其中有句话印象深刻: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我知道很多文学爱好者都会读红楼,而且一读再读,耳濡目染之下,我也抱着一份好奇心,想看看《红楼梦》到底写的是什么东西。

红楼一世界,那真的是一世界啊。书中的大观园,让我联想到现在的很多大公司,老太太就是公司的最高领导人,下面的大太太、二太太、大奶奶、二奶奶啊什么的,都围着她开会、议事、团建,遗憾的是,大观园里的人大多都在寻欢作乐中度日,成天玩乐、挥霍无度,犹如草原上的马,易放难收,日子久了,便把“量入为出”抛之脑后,直到有一天,家族遇到了困境,就再也没有一根足够强度的顶梁柱来支撑他们,整个大家族也就因此由盛而衰了。

读完《红楼梦》,我联想到吴晓波老师写的一本书:《大败局》,这是一本关于21世纪的一些企业失败案例,无独有偶,《红楼梦》里四大家族的兴与衰,跟现代企业有诸多相似之处,很多企业的衰败,也是因为挥霍无度、使用高杠杆、资不抵债,凡事没有作最坏打算,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哄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类似的这些场景都可以在《红楼梦》中找到,我想啊,不同的读者看同一本书,应该是有不同的启发和体会的,可谓境由心生,我作为一名理工男,站在企业打工者的视角来读《红楼梦》,得到的启发就是这些,它不仅仅是一部批判封建社会的古典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让世人警惕由盛而衰的经典著作,这种兴衰更替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家族,也存在于企业,存在于政府,存在于国家,因此有人说,世界一红楼。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越是兴盛的家族,越要读一读《红楼梦》,读一读《大败局》,成功难以复制,但衰败可以避免。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红楼梦》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