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分享职场经验,品味职场乐趣,分享读书心得,促进个人成长!
最近经常心存困扰,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认真通读了《思维改变生活——积极而实用的认知行为疗法》这本书,使得困扰多年的焦虑、急躁、易怒、冲动等难解困惑,得到了有效缓解,很多问题找到了答案。之后,我认真做了读书笔记,并以此基础上形成了读书分享。
上篇分享,说的是关于自尊的问题,或许忘掉自尊,才是维护自尊的最佳方式。
本篇为分享之八,主要内容是:人生快乐与否,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
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至今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佛说“人生是苦”,字面理解就是人生有很多苦,但佛又说“无常故苦,苦故非我”,整个意思就容易理解一些,实际上佛宣扬的绝非简单的人生就是苦的意思。
在我看来,一切都是在变化当中,快乐也好,痛苦也好,都不是永恒的,所以应该要懂得珍惜我们拥有的快乐,然后要行善积德,去积累更大的快乐。如果执着于一时的快乐,总是害怕快乐后的痛苦,那么人生就会处于痛苦之中。
人活着的意义亦是如此,人生说长不长,几十年而已,说短不短,要经历无数快乐和痛苦。
人活着的意义,根本没有标准答案,不必要执着于此,只要是正确的,你认为值得的,就是活着的意义。
我们更应该专注于人生的过程,这个过程就象一张白纸,把人生过得快乐,那么人生就是快乐的,把人生过得痛苦,那么人生就是痛苦的。
一、让人极度痛苦的抑郁症。
人的一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疾病或痛苦,相较而言,精神方面的痛苦比身体方面的痛苦更让人难受。在精神病类里,一种极端的病症就是抑郁症,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问题,发病率和自杀率非常高的精神科疾病,又被称为心理障碍当中的“普遍感冒”,感冒严重了会引发并发症,一样可能致死。
根据资料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在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为6.8%,12个月患病率(12个月内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为3.6%。其中,中国女性抑郁症患病率为4.2%,明显高于男性(3.0%);50-64岁年龄段人群抑郁症患病率最高,为4.1%。
特别是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高收入群体的脑力工作者们,在高压力高竞争的环境下,成为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而且只有不到10%的患者得到过治疗。
在中国,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就是社会和人们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见,使患者不愿与“精神病”有关,从而选择回避或拒绝承认,更别说去精神科就诊了。
在他人眼里,误认为抑郁症患者是情绪化,缺乏理解和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此一来,一些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不断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
二、从情绪低落到抑郁发作。
抑郁症的主要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失望、思维迟缓、自责自罪、睡眠极差、担心忧虑,严重的会有轻生念和自杀行为。
抑郁症的病因大多数是来自于反应性抑郁症,当生活中的某些压力或遭遇,比如婚姻破裂、遭受失业、事业失败、身患重疾、亲人亡故等,引起的反应。一般来说,抑郁从情绪低落到发作,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情绪低落。
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有百无聊赖、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兴趣全无的时候,这种情感状态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持续时间不长,就只是一种情绪低落,通常过一段时间之后消失。比如说,我们有时会想“今天没劲透了、好无聊”,就是一种情绪低落,但过几天就雨过天晴了。
二是心境恶劣障碍。
情绪低落再严重就是心境恶劣障碍,大概有3%〜4%的人患有这种慢性的、轻度的抑郁症。特别是从一时的情绪低落,发展到持续忧伤、悲观或沮丧,会情绪低落几年(两年以上),所以又称为“抑郁性人格”。还经常伴随着自我评价过低、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作出决定、经常自怨自艾等长期低落。想象一下,最近总是感觉糟糕透顶,这种感觉持续好几年,肯定会出问题的。
三是抑郁发作。
这个时期就是临床上的抑郁症了,已经发展到比恶劣心境更严重,更损害患者的能力。典型的抑郁发作包括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兴趣丧失和快感缺乏。抑郁发作的患者至少具有5项下列症状(其中,前两项症状至少有一项;并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两周以上):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情绪低落;对愉快的活动也没什么兴趣;食欲或体重发生变化;睡眠模式发生变化;精力减退;自责,或者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活动迟滞或激越;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者难以下决定;反复想到死亡或自杀。
此外,抑郁症还有个“抑郁旋绕”问题,也就是说抑郁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往往形成旋绕式发展,越来越加重抑郁症状。因此,必须对普遍存在的抑郁问题加以重视,及早得到有效控制,重新恢复我们的快乐。
三、行动是控制抑郁的良药。
对世界充满悲观,对自己毫无信心,对未来看不到希望,总要把好的看作坏的,以一种悲观失望的心态看待发生的一切,这些消极的认知是造成抑郁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开始行动,用行为改变认知,用行动控制抑郁。
一是别让自己闲下来,保持充分的活跃度。
抑郁症有一个特点,或者叫问题,那就是只顾想着不好的事,这没有希望,那不好做,没人关心没人帮助,其实就是满心都是想着一切都是不好的事。越想越悲观,越抑郁越乱想,根本没心思做事。
那么,我们的策略就是做一件能保持活跃的活动,至少能让我们的心思摆脱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活跃能促进我们的情绪好转,而且做事能重拾对事情的掌控感,恢复一些信心。
最有针对性的就是,抑郁让你不想做什么,你就偏去做什么,关键就是绝不让抑郁控制你的行动,一定要逼迫自己行动起来,尽可能选择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感和成就感的活动。
很大可能是做事并不会让我们一下子就感到快乐,这很正常,一定要坚持。建议自己设计个每日活动安排表,把每天的事情安排得满满的,确保我们每天都从事一直能改善心情的活动,以此来减少我们悲观想事情的时间。
二是主动承担应担责任,想办法解决问题。
产生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遭遇一些突发的、意外的、特别的事件,比如生意失败、亲人亡故、突然失业等,正是这些问题导致我们的情绪低落,引导抑郁。要知道,这都是你遇到的问题,别人再着急除了安抚别无他法,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来解决。
所以,我们必须告诉自己:一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是我们的事,别指望别人,我们应该,也能够解决面临的问题。我们常说“化悲痛为力量”,其实就是让自己集中精神,把遭遇的问题逐一分出条理,个个击破,掌握局势。
三是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对抗抑郁情绪。
有句古谚说:“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会成为两份快乐;一份忧愁两个人分担,便会成为半份忧愁。”一个人得到的快乐,说给别人听,别人有可能就也会快乐。那么就是两个人的快乐,也就是两份快乐。心理研究也表明,这是非常有效的,调节自己心情最好的方法是找到知心的人倾诉和沟通,你将会感到轻松很多,而且知心的人也会想办法帮你解决,这样别人就帮你分担了一半的忧愁。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对抗抑郁症的最佳防范措施之一,知心的人会为我们提供很多很多重要的东西: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抚、看问题的不同角度、有针对性的相关信息、真诚的解决方案等。
如果实在不想和朋友说,可以找一个素不相识的心理医生,专业的治疗方案,同样会为我们提供一系列有用的治疗方法。甚至可以自己和自己说出来,记录下来,有效的宣泄方法。
四、提前预防永远大于治疗。
不管是什么问题,预防永远大于治疗。既然抑郁如此痛苦,那么,平时我们就要有好的生活方式,帮助我们降低抑郁的可能性。
一是做喜欢做的事。
我们常说:“和爱的人在一起,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福。”我们酷爱一件事情,就会经常去做,当我们沉浸其中的时候,往往达到心无旁骛、酣畅淋漓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就不会再注意周围的一切,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
可能我们暂没有特别酷爱的事,那就自己去尝试、寻找,“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这不能心急,可能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寻找,也可能会几年的时间来培养兴趣。这都不是问题,在寻找当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事情的很多有趣之处,也是件好事。我们可以去尝试各类户外运动、体育活动、休闲娱乐、工艺美术等,也可以专心研究厨艺、参加兴趣小组、电脑游戏比赛、读书观影等。
二是练出健康身体。
我们已经知道,保持活动,参加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有效改善情绪。研究表明,对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来说,经常性的体育锻炼,也是有效对抗抑郁的方式。运动能刺激内啡肽的产生,这种物质能够让我们心情好起来。强身健体还能提高自信,产生控制感,同样能够有效对抗抑郁。
三是提升自己格局。
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好的事情,但同一件事情有人就抑郁,有人就一笑而过,这就是格局的不同。我们的格局局限在方寸之间,那么遇到点小事就可能情绪低落,格局放大到广大社会,就会关注大事件,忽略可能让我们抑郁的小事件。这里给的建议是,切勿小肚鸡肠、家长里短,一定要走出去小天地,多读书,多关注社会,多与高人交往,能够以健康合理的心态思考问题,能够客观评价和有效解决问题。
四是积极开展治疗。
通过若干科学的对比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抑郁症还是很有效果的,很多人通过这样的方式,病情得到了改善和恢复。还有些人通过这种方式效果不明显,就需要抛却羞怯之心,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特别是对重度抑郁症患者,长期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的,一定要配合专业医生,行为治疗和专业治疗相结合,及时治疗,早日康复。
《思维改变生活》是一本实用书,可以帮助你征服那些挫败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教会你更理性地处理愤怒、抑郁、焦虑和挫折感等情绪。还包括了大量的合理化建议,让沟通更有效,并帮助找到自己的幸福。
这是关于这本书的第8篇分享,下一篇分享,说的是掌握一套和谐沟通公式,与他人共享美好生活。
如果觉得读后有所帮助、有所感悟,敬请关注,参阅其他分享。您的关注和点赞,将是作者的无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