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读书会《 彭兰老师:新媒体研究的进阶》传播——关系——人

一、新媒体中的传播

关键变化1:以往相对分离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在新媒体边界中不再清晰,它们相互连通、甚至融合。

关键变化2: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受到挑战,以人际传播为基础设施、以个人为节点的个人门户模式成为重要的传播模式。提供社交关系支持的平台的权力加大、传统媒体渠道的权力削弱。

关键变化3:传播场景的复杂化、个性化。

关键变化4:机器、数据、算法改变了传播手段与思维,以及人与内容、人与媒介的关系。

共性化场景的构成要素:时间+空间与情境+行为共性; 空间情境+行为惯性+即时需求+社交氛围。

数据与算法是用户媒介化的另一种形式。

新媒体研究,需要考虑:新媒体的复合性(属性的复合性、传播的复合性);新媒体情境的多样性。

Q:如何面对流动的新媒体?

1.在不断流动的新技术、新应用的外壳中寻找其内核,探求变化的内在线索。

2.新媒体研究不仅需要关注当下与未来,也需要时时回望过去。

3.新媒体研究也可以进行”媒介考古“。

二、新媒体中的关系

今天的传播不仅要研究人-内容的关系,还要更多研究人-人、人-媒介、人-物、人-机器、人-环境(空间)等的新关系。

关系是理解社会化媒体的作用机制及社会影响的核心线索之一,是理解”社会化媒体“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的差异的主要线索之一,也是流动的社交产品的”内核“。

社会化媒体是一系列在线媒体的总称,其主要特点是:参与、公开、对话、社区化、连通性。

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

社会化媒体是互联网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将不同年代的社会关系串起来)

互动关系下的三种典型传播机制:

1.社会网络是社交关系的筛选、自然的”鼠标投票“机制;

2.意见领袖是权力关系的作用;

3.自组织是有意识的协同机制;

多元主体间的关系与传播策略:

1.社会化媒体不仅丰富了个体间的关系,也丰富了机构与个体间、机构与机构间的关系;

2.以往一些不存在关系被建立起来,一些隐藏的关系。

三、新媒体中的人

新媒体中人的研究的三种视角:1.节点化(各种关系中的人);2.媒介化(人与媒介的融合);3.赛博格化(人与机器的融合)。

新媒体用户的节点化体现在三重网络中:传播网络、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的节点。





社会化关系涉及的多对关系:强关系与弱关系、社交关系与信息关系、直接关系与间接关系、线上关系与线下关系、现实关系与虚拟关系、实名关系与匿名关系、空间相关与空间无关。

不同的社交产品有不同的关系情境与关系模式:新闻组、论坛、维基、豆瓣、知乎(以内容为纽带的群体互动)—游戏(基于游戏的虚拟情境互动)—聊天室、即时通信(以社交为核心的一对一互动)—blog、直播、短视频(以个体为中心的基于内容的”表演“与”观看“)—SNS、微博、微信(以个体为节点的多链条连接)—服务平台(以产品或服务为中介的”泛连接“)—视频会议(以工作、学习为目标的一对多、多对多互动)

20C20s研究者重点关注的交流的五种意涵:对公共舆论的管理,对语义之雾的消除、从自我城堡中进行的徒劳的突围、对他者特性的揭示、对行动的协调。

新媒体中的媒介化:现实化生存与媒介化生存两者互为映照,相互指涉,相互生成,相互干扰。

赛博格化——智能时代新的数字化生存

1.智能设备促进的赛博格化与人的”虚拟实体“化

2.可分离、重组与永生的人的”数字化元件“:人变成一个个数字化的元件,声音、样貌……人元件化,未来影响会深刻得多,人的意愿将会变成永生,带来伦理上的问题

3.虚拟空间中并没消失的”具身性“:和身体有关的传播,在虚拟传播中你的身体并未缺位,你的身体能力对你的传播有关系;

4.作为数字化表演手段的”数字化身“:VR/AR不再是存在于游戏中

智能时代新的人机关系:

1.人机传播是新的传播形态;

2.人机协同与人机共生;

3.人与机器谁主沉浮

你可能感兴趣的:(☁️云端读书会《 彭兰老师:新媒体研究的进阶》传播——关系——人)